「“二郎!”
“我賜你為
天策上將!”
“位在親王公爵之上!”
“酒莫絕,歌莫卻,待到長安百鳳闕,朝天再奏破陣樂!”」
伴奏的音樂忽然變低,鼓點聲低沉而又急促,昭示著接下來的畫麵並不一般。
太極宮中,花白頭發的李淵誌得意滿,笑的很開心,麵容都像年輕了不少。
李淵的聲音充斥在朝堂上的每個角落,朗朗的話語進入了每個新生帝國的眾臣的耳中。
“秦王的功勞還是太大!”
“我封什麼都顯不出他的功勞。”
“我要賜秦王三個鑄錢爐,隨他的意,鑄多少都可以。”
“我還要賜給秦王貴,我賜你為~天策上將!位在親王公爵之上!”
“我允你開府建牙設置天策府,允你招募文武!”
“賜你三公之二的司徒,增邑到兩萬戶!”
“我再賜你為陝東道大行台尚書令!”
隨著李淵聲音的拔高,畫麵轉給太極宮中諸臣的臉色。
一身絳紫官袍的李世民緩緩出列,他向王座上的父親低下頭顱,波瀾不驚道:“臣,謝陛下賞賜。”
“咚!”
熱烈的鼓點聲忽然炸起,一行字幕浮現而出,將李世民最後低頭下,掩飾著的王者之相定格:
「封無可封,天策上將」
大秦
“這是什麼朝代?是漢朝還是唐朝?”嬴政不敢相信,皇帝到底是多麼極致的自信,在什麼樣的情況下,才會給同一個人天大的封賞。
“封無可封,天策上將!此人能耐定是國家天柱級彆。”
當初第一次發動滅楚戰爭的時候,嬴政沒有選擇大秦的第一將王翦掛帥出征,就是考慮到了老王已經滅了數國。
如果再滅楚這樣的大國,就不好給他封賞了。
老王自己也很清楚這一點,選擇明哲保身,沒有提要求讓自己出征。
後來,李信征楚失敗,大秦耗不起第二次失敗的代價,隻能讓王翦臨危受命了。
後來的封賞問題,更讓他和自己的一幫心腹大臣,頭疼了許久。
幸虧王翦是個聰明人,主動要求退出朝堂恩養晚年。
“天幕之人究竟立下了何等功勳,讓皇帝能一臉得意的給他這樣大的封賞。”
“陛下!”李斯輕聲喚道,“之前天幕上隻提點了兩人,一個是陛下您,一個就是漢朝的皇帝。”
“這次天幕的主角,想必也是一位皇帝。”
“有道理!”嬴政思索番李斯的話,說道:“天幕剛才說了四個朝代,想必這次的主角就是唐朝的皇帝嗎?”
有意思,封無可封的人,還不是太子。
嬴政開始期待接下來的天幕能給他帶來多少樂子了。
大唐大安宮。
“逆子啊!這個逆子朕當年就不該給他封賞天策上將!”
已經成為了大唐第一位,諸夏第二位太上皇的李淵,看見天幕上演繹的橋段,氣的吹胡子瞪眼。
當天幕上的李淵說出“二郎”和“天策上將”時,他就明白這是在說他和李世民的事。
從太極宮被迫搬到了大安宮的李淵本就不爽,現在看著天幕上演繹的李世民英姿勃發的模樣,更是臉黑,“好啊!這個逆子乾的混賬事都已經傳遍天下了。”
“所有人都將嘲笑我李唐的家事!”
“臉都丟儘,丟完了!”
「“二郎!
你到底還要什麼啊!”
“今天,隻有一個太子!”
“我,要節製~天下兵馬!”
公元626年,武德九年,李淵禪位於嫡次子秦王李世民。
大唐迎來了第二位皇帝,華夏大地迎來了她真正的主人——唐太宗文皇帝·李世民。」
唐朝武德年間
太子李建成看到天幕上老二最後登基,猛然擲出正把玩的瓷器。
“諸位,你們今天都看見了,秦王狼子野心,暗地裡謀劃叛逆,他篡了孤的皇位!”
李建成惡狠狠的說道:“孤不能坐以待斃,孤要先發製人!”
“大唐的太子隻能是孤,大唐的皇帝也必須是孤!”
太子府的幕僚同仇敵愾,他們與太子一榮俱榮,一損俱損。
將來若是李世民登基為帝,朝中也不會有他們的位置。
秦王府還有一大幫子人要養,朝中的好位置秦王肯定會先考慮自己人的。
“太子爺!動手吧,我們都支持你!”
“對啊,太子爺,秦王本就功勞甚大,又掌握兵權,我們不先發製人,最後還是為他做嫁衣啊!”
角落裡的魏征靜靜的看著眾人勸解李建成,開口道:“太子,當今皇上依然大權在握,為何不先進宮找皇上解決呢?”
現在您要動手,可是謀殺親弟弟啊!
李建成也冷靜了下來,擔任罵名這事可乾不得啊!
原本吵吵鬨鬨要先發製人的太子府,此時冷靜的可怕,似乎打定了主意後發製人了......
「“大唐一統四海,天下響動,震鑠古今
我們高昌、於闐、疏勒、康國等二十九國商定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願為大唐皇帝陛下上尊號
名曰:
天可汗!!”」
「“希望天地四方,天下萬國萬民
接受天可汗的庇護!”」
天幕上,幾十位身著異域民族服飾的使臣們,莊重的朝著宮殿中最尊貴的人跪下。
為華夏的皇帝上可汗的名號,聞所未聞!
這樣的一幕畫麵,震撼到了各朝無數觀看天幕的先輩們!
我漢人也能成為異族的可汗嗎?
“天可汗萬歲!天可汗萬歲!”
異族的使臣們壓根就沒考慮李世民是否接受,一個個自顧的朝著皇帝磕頭。
天幕上,宏大威嚴的太極宮大殿上。
老邁的李淵呆呆的看著殿中發生的這一幕,萬族的使者居然歡聚在一堂,共同的為大唐的皇帝歡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