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朝
“可惜了!英雄壯誌難酬。”劉邦搖晃著酒盞。
一旁的呂雉也難以置信,宋朝朝廷的迷之操作。
若是說功高震主,擔心嶽飛噬主,或者其他什麼亂七八糟的問題。
也可等到收複舊都之後啊。
“舊都就在眼前,宋朝選擇了班師回朝,莫非另有深意?”呂雉眯縫著眼睛,費儘腦汁尋思著能當上皇帝的一定不是蠢貨,宋朝皇帝這麼做,一定有他的深意。
本宮再繼續看看到底什麼個情況。
劉徹眼巴巴著看著嶽飛第四次北伐巨大的戰功,“好!這嶽飛是個絕世猛將啊!”
他忍不住為宋朝的百姓慶幸,在國朝傾覆之時,有嶽飛這樣的人存在。
緊接著,天幕中宋廷的禦令讓原本大好的形勢極速扭轉,劉徹目睹了全程,看得目瞪口呆。
“將在外,軍令有所不受,宋朝皇帝豈不知自己是在乾涉軍國大事?”
一個不好,王朝傾覆也是有可能的。
衛青也是看的迷糊,秦始皇當年給王翦八十萬大軍,出征在外一年,一點進展都沒有乾預過王翦。
嶽飛不過帶兵十萬,連戰連捷的情況下,居然被中樞乾涉了?
“宋人此次北伐就沒有確定的目標嗎?”衛青思忖著說道。
劉徹想了想,覺得也是,雖然嶽飛第四次北伐戰果巨大,但宋朝剛經曆喪亂不久,也可能國力尚未恢複。
臨危受命的皇帝,肯定有點本事的。
“應是考慮到沒有充足國力接收失地,可能第五次北伐就是全麵光複了。”劉徹自信說道。
天幕中百姓哭著不讓走的場景,讓未央宮中的漢朝君臣十分動容。
可為了大局,暫時苦一苦百姓,也是能忍的。
「回到臨安之後
我主動辭官回鄉,想要和家人安度晚年
皇帝安慰說:未有息戈之期
次年正月,金人見我軍真的走了,於是卷土重來
在臨安賦閒的我再次臨危受命
我以為,這是第五次北伐的開始
殊不知,這將是我最後一次帶兵」
天幕中
臨安的繁華與高官貴族的奢靡生活一一展現,好一副江南才子佳人,秀麗山河的畫麵。
另一處,中原土地上,被金人鞭撻的百姓流離失所,生不如死。
戰場上,將士們拚力廝殺,血撒大地。
「三月,金人眼見無力滅宋,選擇再次議和
四月,我和韓世忠、張俊被調離軍隊
五月,張俊向來與我有隙,但家國仇恨麵前,我從未計較過他
可他卻讓我幫忙分散韓世忠的軍隊,並且密奏朝廷陷害韓世忠
我斷然拒絕了他
並向朝廷上書解釋韓世忠的無辜
韓世忠乃是西軍嫡統出生,為國戍邊幾十年
種家捐軀獻國後,韓世忠就是西軍的代表
他性子潑辣凶悍,向來惹文官不喜
可我知道,他是和我一樣人」
「八月,張俊和他背後的人忍不住對我動手了
我被解除了樞密院官職
我再次要求回鄉頤養晚年,被拒絕
九月,我被捕下獄,受誣告謀反
十月,我被誣告私蓄兵力,暗逆朝廷
十月下旬,我已接連被多批人審訊
直到天子近臣親自逼供
我知道,這就是我的結局
“對天盟誓,吾無負於國家。
汝等既掌正法,且不可損陷忠臣。
吾到冥府,與汝等麵對不休!”
對麵的中書舍人動容了,他還是說道:
“此乃上意,君之罪,莫須有!”」
“噗!”趙匡胤一口老血噴出,整個人踉蹌著倒在了地上。
一旁正紮著針的太醫:????
皇上,官家,聖人,你彆演我啊?
延慶宮又亂成了一團......
片刻後,再次醒來的趙匡胤有氣無力,他指著天幕,對天長歎。
“有此子孫,我趙匡胤愧為宋祖啊!”
十二道金牌急召嶽飛回京,大宋救金國於水火之中,差點以為這漢人的朝廷是給金人開著的。
雖然很離譜,但現實告訴趙匡胤,天幕中的一切都是真的。
他心中不止是充斥著可惜,還有為大宋唾手可得,即將可得,馬上完成的千秋大業就此消散的悲歎!
「韓世忠來看我了
也就隻有他能來看我了
我勸他走
不想最後一個為民為天下的將帥也搭進去
我聽聞他在外麵咆哮了樞相
大宋文比武高,他韓潑皮向來膽大,也就他能做出這種事兒了
“相公,莫須有何以服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