東漢末年
“宋人前有靖康恥,後又添上風波冤案一恥。”孔明失笑道:“如今僅是宋世祖一人,足以洗刷宋之恥辱啊!”
龐統也是點頭肯定,朗道:“我兩漢開國自從世宗皇帝起便尊儒為國術。”
“雖然如此,但天下常笑魯地儒生多酸腐,天下人更尊崇輕生死尚仁義的儒術儒生!”
“宋世祖和他的臣子,才有了我大漢的風骨啊!”
方才嶽飛的遭遇讓季漢的一群人沉默,他們甚至不知道能開口說什麼。
法正忽然開口道:“宋人仁義之士如此之多,朝廷卻總是奸惡充盈,莫非是宋之製度的問題?”
劉備蹙眉思考,孔明搖了搖頭,歎息道:“我大漢天下的仁人誌士可曾少了?我大漢的製度可曾差了?”
“不過桓靈也!”
“呸!這狗遭的世道都是這群昏君奸臣弄醃臢的!”張飛聲音洪大,咧咧罵道:“宋朝那些皇帝,俺養隻狗都比他會叫喚!”
「“良臣,朕來了!”」
「“勿要再言!”
“韓世忠是朕的腰膽,朕亦信韓世忠必不負朕。”
“良臣,你平叛有功,本該重賞,奈何行在空虛,此腰帶萬不可推辭。”
“以後見了我也不要彎腰了,因為我能直起腰來,向來是良臣一直為我扶腰做膽!”
“若將來事成,難道朕還不如唐朝天子對郭子儀,舍出個郡王給良臣做做?”」
韓世忠眼熱的看著天幕上的趙官家,心中無數的暖流激蕩,這才是我韓良臣該效忠的君主啊!
他半輩子飄零,因為出身,因為武夫,不知道遭了多少白眼。
甚至蹉跎了半生,隻能空守著大江天塹,眼看著故土淪陷無可奈何!
天幕上的官家啊,居然真的能對我這樣的武夫說這種話嗎?
他緊握著手中的兵器,官家啊官家,您現在究竟在哪啊!
不止是韓世忠心神難寧,各時空的宋朝武將們,俱是怔怔的望著天幕演繹的畫麵。
他韓世忠,憑什麼能獲得官家這樣的榮譽啊!
明朝
朱元璋更懵了,他兩眼撐得極大,死死的看著天幕裡的畫麵,搜刮儘了腦海裡的知識也不知這到底是宋朝的哪位官家。
彆說他了,奉天殿裡的群臣也一臉的懵,他們和皇帝一樣難以置信。
“大,大宋......趙宋有這樣的官家嗎?”作為大明行走的鴻儒,宋濂結結巴巴的問道。
老夫活了七十多歲,整個天下都沒老夫讀的書多,學問做得高。
可老夫怎麼不記得趙宋有這般英豪如李世民的官家?
朱標猛然搖頭,“不!前宋絕沒有這樣的官家!”
“趙宋若能有這樣一位官家,何至於靖康恥?也不會隻給後人留下弱宋的形象了。”
龍纛前壓這種事絕不會出現在趙宋身上,拋出宋朝太祖太宗,其他的皇帝壓根都沒上過前線。
哦,對了,除了被寇準綁架去前線的那位。
朱棣也附和道:“這肯定是後人杜撰的,真是的,杜撰李世民也比杜撰個宋帝強啊!”
“漢有漢的風骨,唐有唐的榮耀,可是宋有什麼呢?”
朱標自顧的說著,仿佛懂了後人的行為,不禁歎息道:“趙宋的行事荒唐讓世人憎恨,可趙宋的結局缺憾也常常讓我等扼腕啊!”
“後人扼腕趙宋,自然想著能有更好的趙宋出現。”
“就如同應天府裡,那些話本演義一樣,遺憾以另一種方式得到了圓滿!”
朱標的一席話,讓群臣紛紛點頭,太子明君也!
在偷偷瞥一眼上首的朱元璋,唉!啥時候太子爺來一個大明玄武門啊,老臣誓死相隨啊!
朱元璋也聽明白了過來,興致盎然,群臣其實也一樣,彌補曆史的遺憾,太吸引人了。
一時間,殿內文武還真就著倘若大宋真有這樣的官家,他們怎麼打才能驅除胡虜而議論起來。
永樂時期
朱棣慨然道:“宋可亡,天下不可亡!”
天下,自古以來隻有一個,無數仁人誌士前仆後繼的也隻有一個。
天下,漢家天下也!
金人,就是侵略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