龍馭多年的朱棣再次提起這段過往,整個人的氣勢猛然一頹。
他不由得一聲哀歎。
“聚九州之鐵,難鑄此大錯啊。”
“我真希望,能當麵彌補。”
他對朱瞻基說道:“爺爺不能停啊,這仗是打不完的。”
“北方是大明的頭等大患,這一仗能為後世子孫打出來至少五十年的太平。”
“該打的仗就在我這一代打完吧,讓大明後世承享太平。”
背景的音樂聲逐漸提高,悲傷遺憾的《牽絲戲》純音樂將氛圍再次烘托,冥冥之中似有著吟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燈火葳蕤......”
天幕又切換畫麵,朱棣一個人靜靜的跪在太祖畫像前。
“爹啊,兒子不忠不孝啊。”
“兒子是史書上的賊啊!”
朱棣朝著朱元璋的畫像對著地麵猛磕頭。
“我到底怎麼做,才能抹除靖難的罪孽啊!”
朱棣的背影被逐漸拉遠虛化,他的心聲再次響起:
「永樂一生,犯過大錯,也立過大功。」
「幾十年戰戰兢兢,沒過過一天舒心日子」
「有人罵他“竊國賊”」
「有人罵他“窮兵黷武,花錢如流水,從不愛惜國力民生...”」朱棣的聲音逐漸拔高,高潮的音樂聲響起。
「後人不知道我宵衣旰食,在戰場上爬冰臥雪!」
畫麵再次浮現出來,老邁的朱棣精神矍鑠,絲毫沒有彌留的衰敗氣象。
“撤退的時候,我連殺兩陣。”
“馬哈木,像條老狗一樣,夾著尾巴逃了。”
“我死事小,誤國事大。”
“大明國運正隆,如人方到少年。羽翼伸展,橫絕4萬裡,不能因我挫敗有絲毫影響。”
“馬上天子死社稷,理所應當。”
「朱棣,有情有義的硬漢。」
「唯一的“過”被彆有用心之人無限的放大,但仍改變不了他是曆史上罕有的極優秀皇帝。」
【“朱棣是唯一一個步子邁的大且不會扯著蛋的人。”
追評:“楊廣:你直接點我名得了。”
“我也喜歡朱棣,能騎馬打天下的皇帝著實不多,而且能做到如此功績的皇帝也不多,除了李世民就是朱棣了。
很多人都抓著朱棣的過失來批評他,但殊不知他以皇帝身份做到了古代將軍的最高榮耀封狼居胥啊!
如果說朱元璋給明朝打下了結實的基礎,那麼朱棣就是給明朝開疆擴土做出最大貢獻的皇帝。”
“李世民:風裡雨裡,我在玄武門等你。
朱棣:風裡雨裡,我在順天府等你。”
“朱元璋偶像是李世民,朱棣偶像也是李世民,但朱棣做到了朱元璋無法模仿偶像的一點狗頭滑稽.ej。”
“奉天靖難,朱棣用了一生來彌補自己的過錯,但我認為他根本就沒有錯。朱允炆一個開曆史倒車的昏君憑什麼和朱棣比較?”
“開創了大明王朝天子守國門,君王死社稷的人,豈能不讓人尊敬!”】
天幕下的觀眾們,被朱棣這段真情流露的戲感動。
尤其對於百姓來說,皇帝這種至尊本就有一層神秘的麵紗,可朱棣讓他們感到了皇帝也是人,他也有感情。
永樂年間的百姓們,哭的落花流水,真誠的呼道:“永樂爺,您的努力我們都看在眼裡。”
成吉思汗望著自己強大的鐵騎軍團,不屑一笑:“就以南方孱弱的漢人,也妄想踏平我草原諸部?”
唐朝
同樣是沒有繼承權,隻要自己創造繼承條件的李世民,是所有先輩裡最受朱棣戲份打動的人。
感同身受的他和永樂帝一樣,一輩子都好像是在贖自己的罪,為天下人證明,他這個皇帝不差,隻會更好。
平定草原十八部是起點,天可汗同樣是起點,他李世民胸懷壯誌,要向世人和後人證明,誰才是大唐最好的皇帝。
這個位置必須是李世民來坐才行!
李二輕輕低語:“人的一生犯過的錯,真的不能在史書上洗掉嗎?”
永樂皇帝啊,你的一生我看了,封狼居胥,治國安民,是條漢子啊,朕很欽佩。
哪有什麼榜樣的力量,這都是你自己的努力。
你這皇帝當的不錯,朕認可了,你想得到的正名,朕會在大唐為你做到!
永樂年間
朱瞻基心中一鬆,他就怕後人拿著老爺子的錯一直揪著不放。
“爺爺,您看到了吧?”
“您的努力,後世人都看在眼裡。天下人的眼睛是雪亮的,遠邁漢唐就是對您最好的評價!”
朱棣看著天幕,心中的情緒不斷起伏,尤其是後人雖然紛雜的言論,但都心向著他這位大帝能夠多寬解一下自己。
可他自己很明白,自己的這塊心病從來不是怕青史唾棄。
他的偶像是李世民,但他不會像李世民一樣,鬼鬼祟祟的有想法,想要去修改曆史。
他讀過很多的書,走過很長的路。
可人生恍如白駒過隙,人這輩子走得再遠,還是要回到故鄉的黃土裡。
應天府的鐘山上,埋葬著他的爹娘,他的大哥,也埋葬了年少的燕王和死去的思念。
他是多想得到一句,爹的話啊...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