洪武二十九年
朱元璋的眼底閃過一絲的狠辣,隨即又自個釋然了。
人都讓他攆到宗人府了,後來發生什麼事情也不是他能管到的了。
醃臢的陰暗事兒,錦衣衛會幫他處理好的。
老四啊,爹以後指望你了啊。
北宋初年
趙匡胤一時愕然,大宋的文官很猖獗嗎?
俺不就收了個兵權嗎?
天下向來就是武士衛國,文官治國,權力通歸皇帝的道理,
又沒有以文壓武,怎麼會有一派人馬十分囂張呢?
趙大心中有些委屈,大宋的製度其實是很完善的,文官權力可以極大,主要是為了壓製武官,但是文官之間也有權責和職責的互相製衡。
多方關係之下,大宋的文官體係很難出現說一不二的權臣,就算真出現了,也是、隻能是皇帝扶持的。
“這是大明朝自己的事兒吧?還能怪到俺大宋頭上?”
紹聖年間
宋哲宗趙煦看得直搖頭,他心底很清楚大宋曆經太宗、真宗兩朝的對製度進行優化完整,大宋的文官壓製武官是國策。
但文官作為治國根本,越是品階高的相公手裡的權力越小。
大宋的實權隻有差遣。
三品以上的,入不了公閣。
奸臣把持朝政的局麵基本不會出現,因為大宋的製度將最終的決策權都指向了皇帝。
你就算團結了公閣、內閣、中書三部所有官員,也不過皇帝一句話便能撤掉你的差遣。
再說了,你一個三品官員,哪來的本事團結三省?
所以說,寇準很勇,也很莽,大宋官員誰提起他的名字,不得心底豎個大拇指。
趙煦想到這裡,不由得輕笑一聲,“明朝厲害的皇帝是有的,就連漢唐那樣的盛世王朝也是有敗家子的。”
兒孫自有兒孫福,虎父犬子的例子向來是有的。
“自己的本事不濟,玩不過手下人,就要怪我大宋頭上了?”
【“明朝時期社會生產力的發展,已經讓封建製度不再適應華夏的社會體係了,清朝時期社會生產力更進一步發展了。
隻是明朝用內閣製度來輔佐皇帝處理朝政,後期內閣更是成為了各集團的利益代表,鄉黨紮堆。
清朝時期,各種政策和製度壓迫下,也隻是從議政王大臣會議、上書房、軍機處、總理府等各種製度進行優化。
秦朝之所以贏了六國,便是最早進行徹底改革,完成了奴隸製到封建製的轉變,明朝中後期,封建製度已經落後了,江南地方已經和歐洲一樣出現了大量的手工作坊。
改稻為桑,家家戶戶不事農事,就是最早的資產階級工業苗頭。”】
明朝
“農民不種地了,這國家不亡了嗎?”朱標蹙眉,有些不解。
秦朝能夠戰勝六國,不是因為大秦六代賢君的緣故嗎?自古以來,儒教禮法製度下,便強調了君賢則臣賢則天下海晏河清的道理。
“真是一個個有本事的,咱一個糟老頭子,管不住那麼多事兒啊。”
朱元璋心底強壓著一股怒火,完全不似麵上的風淡雲輕。
他給了臣子們的吃的穿的,也讓他們享受了權力的滋味,為什麼就不能替咱大明朝老老實實治國呢!
老朱想著,君君臣臣就應該按照自己的階層等級老老實實的,按部就班的做好自己的事兒便好,其他產生的一切僭越之舉都是大不逆。
那這時候老鐵就問了,哥們哥們,我能當上官難道不是靠自己寒窗苦讀博來的功名嗎?
家族供我讀書,還家族一個朗朗青空,這也很合理啊。
“上位!”勳貴文官之首的韓國公李善長主動請罪:“都怪臣等不力,上不能為君父解憂,下不能治國定邦。”
奉天殿上的文官們眼皮子直跳,一個個都跪了下來請罪。
天老爺啊,還要不要人活了。
本來上朝都要寫遺書了,現在又整這些幺蛾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