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昭帝元平年間
皇帝的身體越來越差了。
身為托孤忠臣的大將軍身上的擔子也越來越重了。
霍光從案牘中抬起頭來望著天幕,眼眶泛紅。
“兄長...”
他的人生從兄長帶他去長安那一刻開始改變,而他又有多久沒有見過兄長了?
兄長的樣貌已經模糊了,可天幕上貴不可言,英姿勃發的年輕人就是他印象裡兄長的模樣。
如果不是兄長,他現在還隻是平陽郡的一個農夫罷了。
霍光閉上了眼睛,心中的計劃也越來堅定了。
新的畫麵放映。
天幕上,武帝時期的長安城儘顯治世氣象。
一個鮮衣怒馬的少年郎策馬馳過長安城的街道上。
自古以來,城中都是禁止策馬疾馳的,天幕下的古人們蹙著眉,想著這又是誰家的紈絝子弟啊。
真是個坑爹的孩子。
英氣逼人的少年郎瀟灑的模樣自然吸引了街道上的百姓。
不少人為之側目。
“這是誰家的小夥子啊?生得好俊朗。”
“他啊,是衛青的外甥,聽說皇上很喜歡他,說他馬騎的特彆好,一直把他帶在身邊教導,不知道的,還以為他是陛下的兒子呢。”
“他你都不知道?這位可是長安城裡鼎鼎有名的霍太子爺呢!”
“哎呀,霍去病真是看著俊朗啊!不知道他有沒有婚配呢?我家女兒也生的俊俏,倆人在一起肯定很般配。”
“嗬?不是我看不起你,霍去病的婚事,除了皇上誰說的都不算。咱們的陛下啊,看他看得比自己的兒子都寶貴呢!”
“臭外地的!長安城裡誰不知道霍去病是皇上的心頭肉。”
天幕下的古人心態又變化了。
原來是霍去病啊,那很正常了。
剛才“裙子底下出來的將軍”剛剛給各朝的人們上了一課,現在人家的親外甥鮮衣怒馬張揚了一些也很正常。
先秦
“漢帝待士的態度這一方麵沒有話講。”
許多求職中的士子們眼露希冀。
可歎我等為何沒有生在漢朝。
「“誰讓朕看上的將軍隻有十七歲?”
霍去病的姨父是當朝皇帝,舅舅是大司馬大將軍。
他就是長安城裡最大的紈絝,真正的天生貴胄。
由於霍去病從小就表達出了對沙場軍略的天賦,
並且很擅長“騎射”。
於是便被漢武帝劉徹親自帶到身邊調養,
悉心教導讀書、兵略等。
從這之後,長安城裡的達官貴人和平民百姓,時常可以看見威武的皇帝身旁跟著一個年輕人。
武帝想要教他孫子和吳起的兵法的時候,霍去病回答:顧方略何如耳,不至學古兵法。
這時的人們對於霍去病的印象多是天生富貴、皇帝喜愛這樣的字眼。
關於霍去病名字的由來,有兩個說法。
由於霍去病是私生子,衛少兒為了祈求孩子的健康成長,便為他起了這麼個名字。
還有說,霍去病幼年時,經常被母親衛少兒帶去宮中看望姨母。
有一次武帝躺在床上生了很久的病了,這時候幼年的霍去病一聲啼哭,直接將武帝驚嚇出一身汗,他的病也逐漸好轉。
武帝欣喜之下,為他賜名為“去病”。」
漢景帝時期
劉啟擰著眉睨了一眼自己的皮兒子,這小子從小身體就倍好,什麼病能讓他躺這麼久?
又是什麼疑難雜症太醫都治不好,小孩子哭一聲就好了?
“彘兒啊,天幕上的你這都當了很久的皇帝了吧?”劉啟搖了搖頭。
“手段太粗糙了!”
劉徹的眼睛咕嚕嚕的轉了轉,“父皇,你彆管那麼多,你就說世人們是不是更願意相信第二種呢?”
君臣相宜,恩寵有至的佳話自然更能得世人鐘愛。
誰不幻想自己是那一個被君父欣賞的人呢。
漢武帝時期
劉徹哈哈大笑,“這就是朕看上的將軍啊,有性格!朕很喜歡。”
殿中的霍去病相反有些不好意思了,他撓了撓頭,“姨夫,其實兵法還是得看看的。”
“你們看見了沒有?”
劉徹指著霍去病,臉上的笑意洋溢,“也就你,才能這樣和朕說話。”
未央宮裡的許多大臣也跟著發笑,不過他們的臉上更多的是苦笑。
衛霍家族你可以說是憑衛子夫的光上的位,可人家也不是純吃軟飯的,是真有本事。
如果衛霍是像竇氏、田氏、薄氏一樣的家族,他們還能比較一下。
可這怎麼比啊?
天幕上畫麵閃轉,來到了漢帝的書房中。
漢武帝正在軟榻上拿著一本書翻看著,殿中的不遠處霍去病正舞著劍練習。
遠景拉近,鏡頭落在劉徹的臉上,此時的漢帝就像慈愛的長輩一樣,帶著欣賞看著霍去病在練武。
“等有那麼一天,你打了勝仗。”
“朕就給你擬一道詔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