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朝
“四千人打四萬人,怕不是剛出門這第二路部隊就讓人給吃掉了吧?”
扶蘇驚訝的看著天幕上漢軍和匈奴人的對峙,忍不住為這位倒黴的將軍感到可憐。
漢帝讓他去阻擊匈奴人的支援,這怎麼就給了四千人。
人家支援的主力有四萬。
這不是把人往死裡整嗎?
扶蘇有些疑惑,“莫不是漢帝不喜歡這位將軍嗎?”
王翦擰眉說道:“目前不知道李廣該怎麼贏。”
「被譽為飛將軍的李廣,能力自然不是司馬遷吹出來的。
麵對匈奴四萬主力大軍,漢軍軍心渙散人人自危的情況下
李廣沉著應對,讓自己的兒子李敢率數十騎貫穿敵陣,以示匈奴軍易破,穩定住軍心。
然後將四千騎布成圓陣,外向應戰,用弓矢與匈奴軍對射。
箭下如雨。
漢兵死亡的超過了一半,漢軍的箭也快用完了,眼見著軍心再次渙散。
李廣便命令士兵把弓拉開不要放,隨後他親自用大黃弩弓射敵人的副將,射死了幾個,匈奴人漸漸鬆懈。
恰巧天色黑了下來,軍官士兵都麵無人色,可是李廣的神氣同平常一樣,更加精神振奮地指揮軍隊。
因此漢軍士氣再次大漲。
如此堅守了兩日,張騫的軍隊也終於支援到了,匈奴人眼見著包圍無果,便撤軍去追霍去病了。」
「由此,足以可見李廣統軍幾十年的軍事能力如何。
不是隨便來一個人都可以率領四千人力抗匈奴四萬主力的。
還是在野外,一望無際的平原上。」
「匈奴人退去後,此部漢軍也沒有了追擊匈奴人的能力,漢武帝交代李廣的任務,牽製匈奴人也算是完成了。
隨後,此路漢軍退守了右北平郡。」
清朝道光年間繪製的李廣像,越看越抽象
武帝朝
張騫摸著後腦勺,嘿嘿一笑。
啊,原來我沒有迷路啊。
還好,還好。
不過,讓四千人在野外對抗四萬人兩天。
我的鍋好像也不是很小欸。
李廣此時已經淚流滿麵,多少年了,終於聽到了一句公道話了。
我李廣是名將,不弱於人啊!
陛下,您看見了嗎?
我真有功勞的!
請蒼天辨忠奸!
漢武帝微微點了點頭,算是認可了天幕上對李廣這次用兵的功績。
他這次出征本來就是求功戴罪。
況且,李廣當年得罪了他的父皇,他怎麼好給他封侯呢?
縱然劉徹心胸寬廣,可以不計較李廣的過去,問題是哥們你在為這一朝也沒有立夠能封侯的功勞啊。
哪一次不是前腳立完功,後腳就倒黴催的給將功抵過了。
當年七國之亂時,父皇是真想給你封侯來著。
可惜,你自己沒把握住,蹉跎了半生。
說白了,還是有點缺心眼。
明朝
“唐宋文人多以李廣的故事來比喻自己鬱鬱不得誌。”朱標溫和的開口說道,“他們稱頌李廣,其實也是在悲哀自己。”
“但這並不對。”
朱元璋聽聞太子的話後,也明白什麼事兒。
他自己就最討厭這種人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