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特麼的你們四萬人不要亂動,你們已經被我們一萬人包圍了!j
「對於大漢而言,光榮的元狩二年結束了」
【“對於匈奴而言,原以為最慘的一年結束了,殊不知...”
“如果兩晉的亂世中,也有冠軍侯這樣的將軍就好了,或許曆史就不會有那麼多的遺憾了。”
追評:“其實本應該有,理應該有。但可能因為沒門楣沒門第,沒背景沒勢力早就沒在了亂世中。”
“曆史上的名將有很多,但霍去病是最不可複製的那一個。”
“其實當時不讓衛青去,也是正常的。衛青已經到了封無可封的地步了,而且霍去病再怎麼說也是姓霍,武帝也是為了平衡的。
而且衛青也很知足,霍去病也很懂事很有出息。
要是真的,衛青在立功的話,而且還能一直活下去,恐怕武帝臨終前得像李世民一樣,將李績這個托孤大臣一擼到底,貶到邊境,等新皇登基再提拔。
雖然太子是姐姐的孩子。”】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天幕下
各朝的觀眾們看著密密麻麻的誇讚聲,嘴巴有點乾澀。
以往的天幕上後人的言論多是促狹和尖酸刻薄,每個人都有認為誰誰不好的。
但他們在這密密麻麻的彈幕中,竟找不到一條挑剔的評論。
後人對霍去病居然偏愛至此。
他就像一個大明星一樣,不但在漢朝光芒萬丈,還在諸夏的曆史長河裡一直熠熠生輝。
不是說人無完人嗎?
怎麼霍去病跟白月光一樣受歡迎捏。
文景二帝,看著天幕對霍去病的各種溢美之詞,心中的情緒也是高漲。
能如此頗受讚譽之人,必然能力出眾,又飽受帝王信賴,還人品貴重。
他們絲毫不擔心劉徹將來會有對霍去病做出抹滅功臣的舉動。
他的親表弟是太子,他的親姨媽是皇後,他自己更是被皇帝一手教養視若親子。
要是這都養不熟的話,也不會成就這樣的功名,也不會被後人這般鐘愛。
漢武帝時期
劉徹的嘴角高高揚起,兩眼更是放著光,天幕上明明是在對霍去病各種的溢美,落到這兒就好像在誇他一樣。
嘻嘻,這就是朕的將軍!
“冠軍侯,朕一手帶出來的將軍!”
“你們得跟人霍去病好好學學,知道不?”
群臣沉默,腦袋好像在冒泡泡:學?學什麼?一學一個不吱聲,這是人能學的?
武帝還在大口的讚賞著霍去病,群臣無語,全當沒看見,他們眼底已經沒有了羨慕和酸澀了。
霍去病的功績可能會有皇帝偏愛的原因,但更多的源於成就自我。
衛青側過頭望向了自己的外甥,眼中也滿是寵溺之色,這就是流淌著他衛家血脈的孩子啊!
優秀!太優秀了!
這樣優秀的人是我的外甥!
至於天幕上的言論,他並未在意。
他現在已經官至大司馬大將軍了,這是大漢軍方最高的官職。
外甥劉據的太子的位置做的很穩,皇帝對他們一家偏愛至此,有什麼可爭的?
唐朝
甘露殿
貞觀群臣們先是愣了一下,他們沒有料想到如今有些小透明的李世績居然未來成為了貞觀陛下定的托孤大臣。
隨後,不少人也恍然過來,他們雖然都是秦王府的老人,跟隨李世民打天下出來的。
可不少人的年齡都比李世民大很多。
李世績不一樣,他很年輕,還很有潛力。
恐怕到那時候,不是李世民不想選他們這些知根知底的老臣,最有可能的是他們一個個早就不在了。
殿中
李世民也有些尷尬,未來的自己擺弄的帝王權術,居然被光明正大的講了出來。
而且現在的他還正年輕著,壓根沒考慮過後事。
皇帝在尷尬,殿中的李績更是尷尬,怎麼辦,我要不要說兩句緩解一下氛圍啊?
倆人麵麵相覷,又在對視時眼神閃躲。
完了,陛下看我了,我是不是該說點什麼。
就在這時,大舅哥出來救場了。
長孫無忌一個大禮滑跪下去,“恭喜大家,再得一位名臣名將也!”
“李績將軍必能成就一番大業,為李績將軍賀,為貞觀賀,為陛下賀!”
呼!
李績忙跟著出列,臉依舊漲的通紅,“這都是陛下看重臣,臣才能在以後做出點事情。”
趙國公,你真是個好人,以後俺不跟著彆人一起罵你是諂臣了。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