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這...這這,還有老夫的戲份啊?
“官家。”
趙普朝著趙匡胤的方向拱了下手,還沒待他再開口,趙匡胤便擺了擺手,一副渾不在意的樣子。
趙普臉色雖然一喜,還是分出了一部分注意力去偷偷觀察著趙大的神態。
永樂年間
“你們皇爺爺時期的建國元勳韓國公李善長,最後落了個家破人亡的下場,也是如這趙普一樣咎由自取。”朱棣回憶起前朝舊事,頗有感慨的歎然道:
“趙普雖遭到趙大的貶斥,可人家認真的進行了反思,改過了錯誤,在太宗時期得到了相召。”
“曆史就擺在眼前,李善長卻不知道悔改。”
“猜妒擅權、包庇親信、枉法橫行,東甌王得知情報後私下勸阻他多次都未能做出改變。”
“最後事情被揭露大白,就怪不得你們皇爺爺手下無情了。”
朱高熾他們連連點頭,給足了情緒價值。
“爹,趙二召喚趙普不是因為他需要趙普這個太祖心腹幫他圓謊嗎?”漢王朱高煦一臉的鄙夷神色,“您老兒還是皇帝呢。”
“怎麼看史書還沒我這個兒子讀得明白。”
“喲,漢王爺,長大咯,會讀書了?”
朱棣皮笑肉不笑的說道。
「開寶六年,除了趙普失勢外,趙德昭也被加封了檢校太傅,首次官職大小超過了趙光美,並另加了興元尹、山南西道節度使、同中書門下平章事。
著趙德昭前往地方。
這也是宋代出閣皇子的必經之路,實務磨練。
再者說,宋朝從開朝起,趙匡胤的幾個弟弟和他的兒子們的官職一直是以年齡大小,依次來授予的。
也就是在這一年,傳統的規矩被打破了。
此外,依照開宋以來的傳統,接待受降國的國主都是由晉王趙光義來負責的。
開寶六年,吳越國主錢俶納土歸宋,趙匡胤一反常態的額外下達旨意:著皇長子德昭督辦此事。
足以可見,在開寶年間,趙匡胤對培養兒子當繼承人有很明顯的傾向。
也可能正是趙大開始培養兒子當接班人起,趙二才有了大肆培植親信,勾連黨羽的後續動作。
太宗登基後,趙普雖然得以重返開封,但屢屢遭受排擠和打壓。
子任先生評價趙光義是小人心思還挺恰當的。
當年趙普打殺了趙光義的人,在晉王登基後便將趙普的妹夫給冤殺了。
接二連三的打擊,讓趙普清晰的認知到了自己的情況,這才有了他後來為趙二獻上《金匱之盟》的事兒,目的就是借此翻身。
總結一下,趙大暴斃後的大宋朝:
順位繼承的嫡長子趙德昭渾然不知父皇的駕崩。
想要近水樓台先得水月的宋皇後,屬意和自己關係好的小兒子趙德芳上位。
很早之前便布局深廣的趙炅,在太祖駕崩後臨危不亂的入宮摘桃子,塵埃落定。
史書自然不會去記載各種波詭雲譎的計謀。
所以,
在我們後世人看來再怎麼行為、動機可疑且充足,
充滿了詭異的宋初傳位之迷
這些都隻能說趙炅具有弑兄的嫌疑
曆史早已塵埃落定,無論我們再怎樣的進行推測和議論,勝利者是改變不了的
大宋還是迎來了它新的皇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