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好了孩子們,記得老師帶你們來之前領讀的內容嗎?”女老師溫和的笑笑,也沒太在意孩子們的吵鬨:
“讓我們大家一起朗讀一遍《出師表》,好不好?”
伴隨著女教師的話音落下,碑刻前響起了師生的朗朗誦讀聲。
“先帝創業未半而中道崩殂......”
與此同時各朝各代的先輩們,跟著女教師溫和的領讀聲,不由得也開口誦讀。
東漢末年
南郡
“今天下三分,益州疲弊,此誠危急存亡之秋也。”
“然侍衛之臣不懈於內,忠誌之士忘身於外者,蓋追先帝之殊遇,欲報之於陛下也。”
簡雍仰著頭怔怔的凝望著天幕上的文字。
堂中的其他人,像是劉備、張飛、馬良等也加入了這場吟讀中。
天幕裡孩子們的誦讀聲帶著童真的美好,明明是人類最幸福的年紀,可孩童們的聲音卻將觀眾們的情緒再次帶到了那個戰火紛紛的年代。
眼前迷霧疊障,遮蔽了人們的雙眼,堵塞了腦海的思緒。
直至一道昏暗的燭光,擠開了黑夜的迷霧,揮散了人們眼前的迷茫,一個不約而同的景象浮現了。
深夜的書房裡,麵帶和藹的丞相一字一句認真的下筆:
“誠宜開張聖聽,以光先帝遺德,恢弘誌士之氣,不宜妄自菲薄,引喻失義,以塞忠諫之路也。”
天幕裡的燭光昏暗,卻掩蓋不住老者熾熱的舐犢之心。
伴隨著鏡頭的拉近,燭火跳躍,又一場回憶的大夢將觀眾拉到了另一場大戲裡。
黑夜的迷霧仍然籠罩在四方,唯有那一盞燭火仍在閃爍著,可是這一次它的距離變得好遠。
人們忽然發現,畫麵中的視角變成了第一人稱,主角看到的人物都顯得身材十分高大。
“料是一小兒視角。”
孩子被人領著往燭光的方向走去,沿途的人們見到他微微側身,麵帶和藹的笑容。
剛剛女老師帶著學生吟誦的聲音如旁白一樣再度傳來:
“侍中、侍郎郭攸之、費禕、董允等,此皆良實,誌慮忠純......”
“......將軍向寵,性行淑均,曉暢軍事......”
人們的視角隻能跟隨孩子的行為。
孩童默默停腳,向著身前這些對他充滿了善意的人們拱手作揖,人群不敢托大,還禮讓行,作勢請之。
他的腳步在向前移動,身後的迷霧緊緊跟隨,那些和善的人們也漸漸消失在了迷霧裡,被黑暗吞噬。
黑暗步步緊逼,幾欲想將幼童吞噬,就像吞掉那些人群一樣。
“來了。”
一道溫和的聲音傳來,伴隨著剛剛就一直出現在前方明暗閃爍的燭火一起出現在視線裡。
高大的人影擋在了燭火前,那團黑暗竊喜就要上前繼續吞噬,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