眼看著後世人都能將裡麵的彎彎繞繞掰扯明白,劉備實在無法理解自己的兒子會寵信宦官。
你相父都告訴你了“親賢臣遠小人”了!
“唉!”劉備最終還是假裝遺忘自己有這麼個兒子,走向諸葛亮抓起他的雙手真摯道:
“我當時就說了,我得孔明如魚得水也!”
“孔明之才,十倍勝於蕭何張良也!”
讚言聞到孔明耳裡,他倒是很謙虛的掙開後擺了擺手:“亮之才比之留侯酂侯,弗如遠甚!”
「時至現代,談起《出師表》就不得不談諸葛亮。
該表樸實卻又將蜀漢國內狀況細數牛毛。
不過,由於《出師表》的教育在義務階段,屬於初中必讀科目,因此有不少人否定武侯,常見的觀點大概是這樣的:
孔明身懷帷幄天地之才為何不投靠曹操?
曹操占據諸夏菁華之地,隨便許諾都是一個大官。不好嗎?
遵循劉備的遺囑,把阿鬥這個不成器的取代了不行嗎?
隻需精銳兩萬便可死守漢中當個小國之主,逍遙快活,不比愚忠一個扶不起的阿鬥舒坦?
蜀漢完全沒有實力和曹丕上位後轉變國策的曹魏對抗,為什麼一定要北伐?這不是給自己找罪受嗎?」
無需孔明開口,張飛都看不下去這種言論了,咧嘴道:
“空口大話,也不嫌腰疼!”
孔明聽到張飛開口,隻是搖著腦袋笑了笑,明顯不屑於對這種問題進行回答。
他也相信,這種論題肯定不是後世人的主流觀點。
隻有選擇暫時遺忘自己有個兒子的劉備,儘管努力地去假裝自己沒有兒子了,可還是被“不成器的阿鬥”、“扶不起的阿鬥”這種字眼給刺到了。
痛!太痛啦!
「現代人總是習以為常的站在自己的角度去解讀古代世界觀,有錯也有對的,我們不能全盤去否定。
但主播可以說,如果諸葛亮選擇了這些看似輕鬆,實則一點也不難的選項,他就不是那個我們尊崇的武侯了。
投降曹操做一個大官,不過又一個荀彧郭嘉之流的謀士,運氣好點成為賈詡那樣的國士罷了。
取代劉禪封國自守,無異於又一位懷有賊心的司馬懿而已。
至於說安樂享受,等到耗空國力後被北方收編,在此期間對北方的一切威脅視而不見。不過一眾井底之蛙的自娛自樂而已。」
「諸葛亮是我們尊敬的丞相,他不會去選擇看似光明的康莊大道。
他是黑暗動亂裡的一盞燭光,在“白骨露於野”的亂世裡照耀人心的火炬!
他披荊斬棘開創一條有光的路,宛如茫茫大海上一盞永不熄滅的燈塔。
他是傳承煌煌四百年大漢的忠臣良臣!
他是諸夏美好品德、千萬年諸夏人所求所為的象征。
他,從來不是一個隻會愚蠢效忠於劉禪或劉備的人。
鞠躬儘瘁,死而後已。
他隻是在忠誠於每一個懷有理想主義花火的漢臣開創出的季漢集團大事業!
他是普普通通的漢臣一份子,也是不普通的人傑。」
......
“諸葛亮工於治國啊!”曹操嘖嘖稱歎,他就不想要天下人傑儘入帳內嗎?
不過......
“仲達啊,這裡麵是不是還有你什麼事兒?”
曹操懷揣著意味深長的目光擠出一抹微笑,上下打量著末席的一個小文士。
話語一落,殿中眾人紛紛打量過去。
侍立曹操身旁隱藏自己的許褚嘿然一笑,手默默的放在了腰間的刀柄上。
此時的司馬懿哪見過這等場麵,古井無波的表麵下實則內心慌得一批。
“你這虎癡兒,嚇壞了孤的大賢怎麼辦?”曹操蹙眉作嗔怪狀,給了許褚一腳:
“去,讓仲達坐前來!”
司馬懿連忙擺手拒絕,可耐不住許褚的蠻力將他強行拖到了曹操下首。
“你彆抖啊仲達,孤是個好人來著。”
“你這個位置,多少人想做孤還不準呢!”
曹操擠出了一抹自以為和善的微笑,上前一屁股坐在了司馬懿身旁,“如何?坐在這裡,一覽眾人小的滋味如何?”
“懿惶恐......”
曹操見司馬懿畏縮的模樣不禁嗤笑一聲,好多年了,這副場景上次是誰演給孤看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