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元228年,諸葛亮第一次北伐。
北伐開始之前,丞相發表戰前動員:
北麵的漢賊,你們給我聽好了!我諸葛亮要走斜穀道北伐取郿地了!
實則走斜穀道的是趙雲為主將、鄧芝為副將的疑軍。
主力由丞相親自率領,攻祁山、取隴右、占雍涼!
更更更天時地利人和的是,雍涼當時的主帥曹真正在洛陽接著奏樂接著舞呢!
曹真和曹丕的關係極好,所以曹丕一上位就將曹真任為鎮西大將軍,也就是總管雍涼大小事務的最高長官。
夷陵之戰後孫權光速變臉的行為,變相的打了曹丕的臉。
這讓曹丕氣急敗壞啊,於是他召曹真進京,加封大將軍隨他南下,狠狠的扇了孫權幾個大逼兜解氣後。
曹真這個西部軍區總司令就一直沒回去過長安。
北伐了,疑兵有了,敵方的最高長官也不在,所以:
這一戰注定是秦始皇吃花椒——贏麻了!」
鄴城
魏王府
曹真:...
爹,我覺得這個事應該不能怪我吧?
“砰!”
曹操猛然一桌案,天幕上信息氣得他吹胡子瞪眼的,“咦啊!!!荒唐!”
“堂堂的鎮西將軍不在西邊的長安,反而在洛陽!這像什麼話!”
“咚!”
是曹真光速滑跪的聲音,他在曹操動怒的下一刻就秒跪在地板上,額頭碰地:
“父親,千錯萬錯都是孩兒的錯!”
“是我被洛陽的富貴迷了眼!”
“您千萬......”
曹真連忙打斷,差點情急之下說出“您可彆計較二哥”的話。
曹操看著跪在地上的曹子丹那一身的膘,不氣反笑:“你說說,孤該怎麼罰你?”
“孩兒願聽父親一切責罰......”
曹真額頭貼地,老老實實的回答道。
“行....”曹操摸了摸下巴,看了一眼內侍,道:
“去曹丕公子府上,讓他抄一百遍《孫子兵法》!”
魏王府的文武啞然,二公子這輩子抄的書都沒有天幕出現後抄的多吧?
他的《孝經》這會估計還沒抄完呢!
又給他抄上新的了。
......
“子龍將軍才是老當益壯啊!”黃忠撫著胡須,感慨道:“年近七十還在為國領兵出征。”
“用丞相的話來說,這叫鞠躬儘瘁!”
黃忠想起了自己蹉跎的大半輩子,到了一把年紀的歲月才有奮起一功的定軍山。
成功之後草草病逝。
人家趙子龍將軍跟隨主公征戰了半生,年近了七十還能作疑兵出征。
疑兵能有何大功建樹?
不過為漢室的一腔熱血,為主公的一世忠義罷了。
他這個老頭子遠遠不如人家啊:
“一身赤膽定江山,天幕之言不虛也!”
......
「當漢軍到祁山後,隴西上下震動,曹魏高層更是人都傻了:
你不是說攻郿嗎?我特麼人都到了,諸葛村夫你人呢!?」
曹操無語了,他已經沒有臉去看天幕的畫麵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