雖然...但是....
孔明的一番話落在龐統耳裡讓人心窩怪暖和的。
龐統笑道:
“那當然,我龐士元可不是會輕易服輸的人,肯定會好好活著和你這個武侯比比功績!”
嗯...最起碼我龐統也要有一個自己的廟!
「第四次北伐因為李嚴搞出來的破事,讓丞相不得不從漢中歸來和劉禪當麵講清楚情況。
這也使得常年忙碌的丞相有了片刻的私情可以回家看一看年幼的兒子諸葛瞻,以及一向無言在背後默默支持的夫人。」
「他是一個季漢的好丞相,卻不是一個好父親。」
「對於諸葛瞻而言,父親的印象永遠存在於彆人的隻言片語中。
他知道父親很優秀,想要去努力追趕,也因此顯得早熟。
當時丞相回家匆匆見了一麵老婆孩子後,憂心忡忡的給哥哥諸葛瑾寫了一封信:
我兒子很聰明很伶俐,但是早熟的孩子難成大器啊!
丞相一語中的!
多年之後,劉禪無人可用的情況下,選擇相信父親的老兄弟留下的二代們!
昭烈嚴選,準沒問題。
如張飛、關羽等人兒孫皆受到重用。
諸葛瞻也因此被委以重任去綿陽阻擊鄧艾。
結果我們都知道:
諸葛瞻父子、張飛之孫張遵以及兩萬大軍覆沒於鄧艾數千人,成都明麵上的防禦力量損失殆儘,劉禪舉城投降。
“父子荷恩,不早斬黃皓,以致敗國殄民,用生何為!”
諸葛瞻雖無丞相之才,卻有其父之誌,以死殉國,不失義也。」
又一個滿門忠烈啊!
眾人心中哀慟,我季漢怎麼儘出忠烈!
諸葛亮抄錄的筆也因此停頓,握著筆的那隻手無意識的進行發力,直至指甲紮入到了血肉裡。
堂中的眾人也一時無言,說諸葛瞻沒有其父之能嗎?
可丞相傾注在阿鬥身上的“父愛”都要比在親兒子身上多。
而且,諸葛瞻再不才,也比阿鬥更有骨氣,為國殉忠!!
“孔明......”
眾人擔心軍師的狀態,上前關心道。
“亮無礙。”
諸葛亮調整好情緒後,麵向眾人笑了笑:“主公之前都說過天幕之事未曾發生,無需在意。”
“亮還不信,這一輩子我等還能再輸給天命嗎?”
......
公事堂裡,眾人互相鼓氣後又將注意力放在了天幕中。
一旁的張飛在天幕裡又看到了自己那個還未出世的孫兒,麵容也浮現一絲溫和。
忽略了阿鬥的情況下,劉備儘量讓自己去想:
“我有個好孫子!我有個好孫子!”
成功騙過自己後,劉備再看到季漢的這種“結局”時,心情不由得好多了。
「公元234年,漢建興十二年,魏青龍二年。
丞相組織了一次史無前例的大會戰,他傾儘了心力想要為季漢搏一個未來。
臨行前,還專門給孫權寫了一封信:
哥們,求你了,做個人吧!」
江東
孫吳:???
魏蜀大戰扯上我乾嘛?
我在建鄴吃瓜看戲不香嗎?
孫吳傑瑞蹙眉。
孫吳俊傑不解。
「孫吳響應了丞相的號召,孫權親率十萬大軍表示:哥們我要——權禦天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