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唐太宗李世民大家知道吧?」
「自古以來對於李世民的各種溢美之詞數不勝數,完全可以說他就是諸夏文化的優秀帝王代表,文治武功盛隆、謙虛待下、心係臣民、英明神武。」
「人們常說做李世民的臣子可以得到善終,因為自信的唐太宗認為天下沒有任何人能有自己的功勞大,能有他更神武。」
「李靖就是一個例外。」
五十歲的李藥師,李世民認為他有古之神將風範。
六十歲的李衛公,李世民覺得此人乃大唐定國之柱也。
七十歲的老李頭,落在李世民眼中怎麼看都是鷹視狼顧!
貞觀十八年,李世民禦駕親征高句麗,當時的李靖已經重病纏身,可李世民親自到衛國公府上拜訪探望。
李靖心生感動,一個勁的祝福陛下旗開得勝。
哪知道走到門口的李世民來了一句:
“衛國公定然能好起來的,司馬宣王也是七十歲高齡再立新功嘛!”
“朕可是很期待能和老將軍再出征一次的。”
當司馬懿的名字落在李靖的耳中,他怎麼還不明白皇上的意思?
這比任何神醫靈藥都管用!
李靖的病也沒有那麼痛苦了,腿也不疼了,腰也能挺直了,麵色都紅潤了不少。
硬生生從床上爬起來抱著李世民的腳,“陛下,老臣要和您一起去高句麗!”
「李世民晚年深受病痛折磨,儘管政務已經交給了太子處理,但依然強撐著身子遲遲沒有咽氣。」
「直到貞觀二十三年六月底,李靖病情急劇惡化,於七月初二病逝。」
「李世民才緩了一口氣,對太子說:厚賞李靖家人,且將李靖厚封!」
「七月十日,李世民駕崩於含風殿。」
「為什麼李靖死了八天李世民才去世呢?
網友們是這樣回答的:李二怕李靖頭七回魂了!」
......
大唐甘露殿
貞觀群臣們麵麵相覷,每個人的臉上都掛著想笑又不敢第一個當出頭鳥的表情。
後人對陛下和李靖將軍的調侃,很難評.....
李靖:“......”
司馬懿,你好歹毒啊!
當年在洛水射出的箭,時隔四百年正中老夫的眉心!
上首的李世民複習著三國的曆史,被天幕的有趣講解逗得樂不可支,忽聞天幕將他比作了猜忌臣下的人,更是調侃他會把李靖視作司馬懿,李世民當場破防:
“胡鬨!”
“這定不知是哪傳來的汙蔑謠言!”
“但凡看史就知,司馬懿這人先忠後叛,欺詐狡瞞亂朝賊人也!”
“此人如何能和朕的藥師將軍相比?”
甘露殿裡的群臣也是紛紛點頭,很是認同李世民的話:
李藥師吃飽了撐的去造反?
李世民可不是曹魏的皇帝能比的,沒看見此前一連串的讚美嗎?
而且司馬懿造反也不是一蹴而就的,他先前蟄伏多年準備了很多手的工作才有了高平陵之變。
試問李藥師怎麼在李世民眼皮底下做這種工作?當羽林衛是擺設還是當李君羨是瞎子啊!
“我是知道藥師將軍用兵如神的,但比之陛下好像還差些意思......”
李靖猛然回首看去發聲的人,居然是長孫無忌!
嗚嗚嗚,輔機你是個好人。
李靖感激的衝著他點頭示意。
杜如晦搖了搖頭,笑道:“許是如趙宋一般的野聞,被民間聽風是雨的記錄在冊,經過潤色和傳播後成了誣言。”
群臣連連頷首,全當個笑話不去表達自己的意見。
事情揭過去後,李靖倒是表現的極為灑脫:
“老臣戎馬一生,為大唐建功立業,死後還得到了陛下與太子的追封,這是我的榮譽啊!”
“況且,與陛下同休,這更是榮耀也!”
李世民:......
你說的是人話嗎?
李靖很灑脫,滿麵的有榮與共,李世民就不嘻嘻了:
“藥師將軍,你長我二十八歲......”
“朕不覺得有什麼可榮的...”
無語,回去後就下令全國名醫進京。
「高平陵之變後,曹魏的政治生態是什麼樣的呢?」
「權臣當世,幼主在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