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世民看見一連串的“漢室”眼睛也進了兩顆大檸檬,“不知道我李氏子孫可以興複唐室的呢?”
天幕也誇過他大唐是盛世王朝,與漢並列者。
總不能沒有人心懷大唐吧?
大唐皇帝開始思緒飄遠,幻想起有朝一日在天幕看到興唐故事應該怎麼給眾愛卿表現。
杜如晦倒是對其中魏晉南北朝的那些故事挺感興趣:
“玄齡兄,天幕所講晉史可是你修的啊!”
房玄齡聞言苦笑,剛才天幕講的時候他就覺得熟悉,直到講起了司馬炎後,他就反應過來了:
這不是我寫的嗎?
“晉史確實如此。”
杜如晦有些不信:“真沒黑?!”
“克明,你若不信來我集賢殿看一看就知,那魏晉史錄就是如此。”房玄齡信誓旦旦道:
“魏晉文風本就浮誇,各種詔書、戰書、筆記、實錄等等也保持這種文風。”
“你知道我修史的時候有多痛苦嗎?”
用現代話來講,房玄齡修的《晉史》、《南北朝史》就是魔法紀元實錄,各種千奇百怪的事情都有。
這也不能怪房玄齡,現代成語和典故大多來源於當時那個時期,就知道當時的文人多能造梗了。
一場大戰的官方記述,甚至能寫出天人神魔共助之的話出來。
很難想象,當年房玄齡作為一個主官修史時,麵對繁雜且魔幻的資料時到底有多崩潰。
如實抄錄,那就是在寫誌異小說了。
他不得不從中精簡出事件原貌,用樸實的話語還原後再編篡。
文風浮誇且有玄幻之風,無怪唐朝以來,古文複興運動興起了。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韓愈更是喊道:“打倒駢文!”
杜如晦思考了下自己讀過的魏晉書籍,寬慰道:
“沒事,雖然我這個副官不常在集賢殿,但你的辛苦我能明白。”
“太好了,克明!”
“你終於想起來要來集賢殿幫我分擔一部分工作了。”
“玄齡,修史可是大功勞,我怎麼能分你的呢?”
“那你...?”
“我精神鼓勵你。”
......
一則則金刀故事被天幕講述著,卻是讓各朝時空裡的皇帝們蹙起了眉頭。
金刀之讖不得不防啊!
他們是真不想在自己的王朝出現一個姓劉的斬大蛇起義!
講真的,漢朝故事實在是太過於深入人心了。
後漢以來,漢太宗的地位又被儒家無限拔高,實質性成為了皇帝製度下的明君模板。
要不是他們有族譜,祖上不是姓劉的話,還真想往上麵湊一湊。
認祖宗,不丟人。
李唐都能自認李耳後人哩!
「要說魏晉以來漢室子孫裡最出名的,當屬劉繼業了。」
「劉繼業這個外號是現代人給他起的,如果按照他自己做過的事情來論,劉必烈這個名字才最合適。」
元朝
大都宮城
忽必烈:?
劉必烈?沒聽說過啊?
後來人也不太會取一個和他名字一樣的。
所以,這該不會是說俺吧?
喜歡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請大家收藏:()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