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花秋月何時了,往事知多少?小樓昨夜又東風,故國不堪回首月明中。
雕欄玉砌應猶在,隻是朱顏改。問君能有幾多愁?恰似一江春水向東流。」
李煜,他用自己的生命鎖死了這個詞牌名。
後世連寫亡國,都要交版權費。
彆人寫“虞美人”這個詞牌名,都是丟了娘們在哭唧唧的。
隻有李煜的作品能讓聞者觸及悲傷,隻因他丟了國。
李煜:雅嗎?江山換的!??????
當“虞美人”的第一句被誦讀後,天幕前就已經有無數的人沉默了。
通篇下來沒有一句話直接去寫物是人非,卻又處處充滿了物是人非的惆悵感。
東漢末年
曹植:“這寫的什麼玩意?”
好奇怪的對仗,好蹩腳的韻律。
這就是後世的文體嗎?
“雖然讀著蹩腳,韻律也不好,但是這首詞之間充滿的意境卻如此強烈!”
“好詩句!”
縱然隔著時代的差距,藝術欣賞的角度和音韻也發生了變化,但文字卻是相同的,是不變的。
無數的古人們從此作裡讀到李煜亡國的傷悲,物是人非的惆悵!
南北朝時期
一些文人騷客驚呆了,就連手中的酒盅落在了地上也沒有在意。
“這麼淺顯的用詞,也能寫出絕世作品嗎?”
難道他們追求的華麗詞藻、晦澀典故堆砌的作品才能是好作品的理念是錯誤的?
“我笑那謝靈運狂妄!”
“當年他妄言自己獨占天下一鬥之才,殊不知長江後浪推前浪!”
“僅僅是天幕盤點的第一個人,就能壓得謝狂生抬不起頭!”
......
【“南唐後主李煜,就是老婆被趙二牛的那個,他在生日當天飲酒後寫下了這部作品,隨後猝死。有人言他的死是趙光義的妒賢嫉能,是被毒酒賜死的。
也正是因為李煜亡國之君的身份,也因為他寫完就死的結局,這首詞成為了千古絕筆!”】
【“蔣捷的虞美人寫得也很好,被譽為聽雨作第一人,可惜在這首詞牌名下隻能淪為李煜的背景板。”
追評:“蔣捷寫得是普通人的極致,然而李煜寫得卻是亡國之君的極致!”】
【“人家寫詩詞可能是無病呻吟,李煜是真沒招了!”】
隨後鋪滿畫麵上的彈幕又讓古人們的眼球被吸引了。
“李煜,南唐後主!”
這時候人們才驚覺作者的身份,他居然是一個皇帝!
“這個名字好耳熟啊?”
“李煜不就是天幕之前講過的,皇後被驢車皇帝給睡了!”
“噢~!”
“怪不得人家能寫出這樣的作品!我是真一點不羨慕啊!”
哥們,你說你鎖死了“虞美人”,我是真的服!
既亡國又被牛走了老婆,自古情緒下的作品最是驚人,你這要是都寫不出驚天之作,白受屈了。
宋朝
一些文人們在見到李後主的作品時瞬間啞然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