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軾的水調歌頭你們都說是在寫月亮,可我讀完後翻來覆去睡不著覺,隻因為通篇就看見了四個大字:
弟弟救我!”】
蘇軾的性格天生豪邁不羈,注定了他在官場上會得罪很多人。
有的人說他愣頭青,明知道新黨當權還要去觸黴頭。
在所有人都恭維王安石的時候,蘇軾卻上書說:
王安石的變法缺陷太大了,不能用!
當他被貶黜外地,四處為官後,蘇軾看到了底層百姓的生活。
他為百姓做了很多實事,從士大夫歌頌的“蘇大才子”變成了百姓們愛戴的“蘇大善人”,也更理解了為什麼王安石要變法。
後來,王安石變法失敗,神宗病逝,年幼的哲宗無力親政的時候,太後帶著舊黨再次殺了回去。
蘇軾毫無疑問的被啟複了,就憑著他當年敢斥王安石的勁頭,舊黨就不會忘記他。
太神勇了,如同當年的曹孟德刺董一般。
然而,蘇軾卻給舊黨“拉了個大的”!
重回東京的他,公然支持王安石的變法!
這下好了,舊黨也容不下他了,甚至幾要殺人!
奈何天下愛戴蘇軾的人太多了,就連舊黨裡也有不少蘇軾的粉絲。
而他的親弟弟蘇轍,因為手段出眾,做事又本分中含有章法早被提拔到了高處。
蘇轍:“哥哥彆慌,我來救你!”
蘇軾:“怎麼又貶我!算了,先玩累了再說,反正有弟弟撈我!”
【“冷知識:當年要出使遼國的本來是蘇軾,但是他不想去,他弟弟隻好代他去了。”
“蘇轍:有你是我的福氣!”】
“蘇子瞻,丟不丟人,哈哈哈哈哈!”
張懷民放聲大笑,一點都不在乎蘇軾的臉色。
讓你剛剛得瑟!
蘇軾瞪大了眼睛,看著天幕上的過度解釋,心中不服:這怎麼能算拖累自己弟弟呢?
沒有我的遭遇,蘇轍能埋頭苦乾升大官嗎?
隻有我,才給了老弟一股動力啊!
這叫鞭笞,懂不懂!
“張懷民你懂個屁啊!”蘇軾反駁:
“我和子由這叫兄弟情深!”
【“蘇軾的水調歌頭隻能說是中秋詞絕唱,隻有辛棄疾的那首才寫到了我心坎裡!”
“喚起一天明月,照我滿懷冰雪,浩蕩百川流。鯨飲未吞海,劍氣已橫秋。”】
各朝的古人們看到這裡,有些無奈的搖了搖頭。
他們承認蘇軾的水調歌頭,是中秋相思題材的封神之作。
但還有高手存在。
辛棄疾的一首水調歌頭,字字充滿了狂意,卻讓人讀完心胸開暢,生不出一絲討厭情緒。
“真豪邁啊!”
曹操嘖嘖讚歎:“讀來有一股氣吞萬裡如虎的豪放之氣在心中盤旋!”
“對酒當歌,人生幾何?”
“孤真想與這種騷客一起把酒談歡啊!”
「第三首」
「鵲橋仙」
「蘇門大弟子·秦觀」
世人常言寫情話還得看柳永。
他卻用二十八字,壟斷七夕。
師出蘇門,然以寫兒女情長見著。
現代情話,全是盜版。
連憂鬱,都是這首詞的周邊。
「纖雲弄巧,飛星傳恨,銀漢迢迢暗度。金風玉露一相逢,便勝卻人間無數。
柔情似水,佳期如夢,忍顧鵲橋歸路!兩情若是久長時,又豈在朝朝暮暮。」
“全是名句啊!本公子一定抄下來死記硬背,下次就給小青姑娘讀!”
“兒女情長也能寫得這麼高級嗎?”
“三百六十行,行行出狀元。兄台何故以為寫愛情就要低人一等呢?”
天幕下,許多時空裡閨閣中的女子們聽得如癡如醉,她們仿佛看到了話本裡的故事。
寫得太好了!
秦郎定是一個翩翩玉公子!
恨不得與君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