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2章 劉邦:淵老弟,鬨麻了!_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 > 第232章 劉邦:淵老弟,鬨麻了!

第232章 劉邦:淵老弟,鬨麻了!(1 / 2)

“倒也不必,大雅的作品也是他的心血啊!”

李世民起身在殿中走動,麵對溫彥博的話一笑揭過,不再談之。

觀天幕,知後世。

既然後人看他比他還要明白,李世民心中對過去的那點芥蒂早已在無形中消弭了。

「也有很多人說,李世民打仗能打得那麼舒服,全是李淵在後勤保障上的功勞。」

「這話說的,大概是不知道李淵這後勤做的到底咋樣!」

“時河東州縣,俘掠之餘,未有倉稟,人情恇憂,聚入城堡,征斂無所得,軍中乏食。世民發教諭民,民聞世民為帥而來,莫不歸附,自近及遠,至者日多,然後漸收其糧,軍食以足。”

史書有好幾次的記載,李世民在前線打著打著,後麵就缺糧了。

最後逼得李世民沒招了,隻好自己想辦法就地籌糧。

而且,唐初的時候,唐軍的後勤保障除了來自李淵的大後方外,還有一部分來自於李世民親自掌握的陝東道行台。

所以在這裡就牽扯到了兩個問題:

第一,你李淵這個後勤大總管做的並不漂亮,起碼是遠不如蕭何、諸葛亮、李善長這些人的。

第二,後勤也不止你一個人在做,陝東道行台也在做,所以這個後勤的功勞在前線的李世民照樣得分你一半。

就是李淵的這個後勤之功,咱們也不是不承認,但是為了貶李世民而故意誇大那就沒意思了。

除非你李淵在後勤上能夠做到諸葛亮那樣,讓劉備帶著人馬在漢中隻管乾仗就行。

真做到這種地步,李淵也不會讓搞出兒子們玄武門之變了。

曆史上,李淵還和彆人說過這樣的話:“你看那劉邦、蕭何一幫泥腿子,還得親自上馬去打天下,不像我身為貴族,隻需要振臂一呼,自有他人替我上戰場賣命。”

《新唐書·高祖本紀》:“前王多興細微,間關行陣而後成功。我家隴西舊族,世姻婭帝室,一呼倡義,不三月有天下,公複華胄,職宦光顯,非劉季亭長、蕭曹刀筆吏比也。我與公無愧焉!”

隻能說,當時的和劉文靜吹噓的淵子還年輕,不知道命運的一切饋贈,早已在暗中標好了價碼。

他後來之所以被兒子推翻,最本質的原因,就是他沒搞清楚權力的邏輯。

在治世裡,權力是自上而下的。

因為你是大領導,所以大家都聽你的。

可在亂世,權力卻是自下而上的。

隻有大家聽你的,你才是領導。

尤其是在亂世,你的一張臉,往往要比所謂的兵符更加有分量。

而李淵就不明白這個道理,還在做著“千金之子,坐不垂堂”的美夢,讓李世民去替他打天下。

結果就是李世民在前線各種刷威望,三軍將士隻認秦王,不認你皇上。

於是在玄武門之變後,天下幾乎是傳檄而定。

但凡你是個親力親為有聲望的皇帝,李世民要是玄武門之變架空了你,天下豈能沒有勤王之人?

事實上,就是官員各司其職絲毫未動,駐軍們一聽消息,默默點了點頭:俺早就說了,皇上就得秦王來坐。

老百姓也是該怎麼過日子,還怎麼過日子。

為什麼?

因為這江山本就是人家秦王打下來的,你李淵傳位給秦王,不過是物歸原主而已。

「而這一切的一切,從他當年嘲諷劉邦居然要親自上戰場的時候,就已然埋下了伏筆。」

「所以總的來講,李淵本人能從隋末亂世中脫穎而出。」

「尤其是太原起兵,後發製人,攻下關中,直接搶占了爭霸天下的主動權,的確是有兩把刷子的,說他是一位梟雄,也沒有任何問題。」

「可說他能統一天下,就比較懸了。」


最新小说: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