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8章 接班人_天幕:對!我爹洪武三十五年傳位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258章 接班人(1 / 2)

再一次看見自己死亡的日期時,李世民心境平和,竟有心思去點評天幕上的葬禮規格是否用度太過,有些奢侈?

到了後麵時,談論至突厥族將領契苾何力,堂中的李世積臉色一喜。

滅國高句麗,這個功勞含金量足不足?

那可是讓隋煬帝折戟三次,讓大唐的天可汗都未能滅國的國家,讓他李世積給端了。

這個功勞在身,陛下應該不會在想著他明哲保身的事兒了吧?

老夫的明哲保身,都是在為將來做鋪墊啊!滅高句麗,舍我其誰!

望著李世積的喜意,貞觀上將還是送上了自己的讚可:

“懋功有帥才啊!”

殿中同僚也緊接著恭喜誇讚,一陣互捧互吹後,李懋功就像喝多了一樣暈乎乎的。

早年不怎麼顯山露水、打多了敗仗的他,是真沒想到自己也有這樣的高光時刻。

甘露殿上的群臣對李世民駕崩時候的長安城萬象是很驚訝的,要知道他們可是有不少人是在前朝出仕入將的,當年的聖人可汗在駕崩時都沒有李世民這樣的壯觀。

“契苾何力,阿史那社爾......”李世民還是對這倆人給予了肯定:

“胡漢一家,這兩人不是什麼胡人,是我大唐人啊!”

房玄齡眯著眼笑道:“陛下有生之年未竟之事,倒是讓高宗皇帝做到了。”

李世民哼唧唧的,淡淡開口:“算那小子沒給他爹丟臉。”

......

唐朝之前的古人們看到了這裡,才終於明白被後世人一直誇讚的“天可汗”這個名號到底包含了多大的意義。

它不是帝王將相的青史自誇,不是一個朝代的虛偽自吹。

“天可汗”的意義從來不是簡單的三個字可以言說。

它樹立起的是唐朝無數百姓最直白的自信啊!

唐朝之後的人們完全沒有那麼多的懷疑心思,由衷的對唐太宗表示敬佩。

開什麼玩笑,那可是天可汗啊!

要知道竇建德的水平放在任何朝代都會成事坐帝王,唯獨到了隋末,他麵對的是李世民......

昭陵六駿知道吧?

那是李世民的愛馬!

全部戰死在沙場衝鋒上,鬼知道李世民身上有過多少傷,酷愛打獵的李世民也之後卻再也沒有打獵過。

一人打了半個天下,可不是說著玩的!

你要知道,為什麼有那麼多人說李世民的私德?

因為其他地方是真找不到好挑刺的了,就這李世民還遠超同行們不知多少身位。

至於說唐朝的人們這會兒在天幕裡再次見到自家的太宗陛下時,忍不住庫庫地掉眼淚。

他們對太宗皇帝的崇拜已經到了深入骨髓的地步了。

自太宗之後,但凡李唐皇室出個賢明一點的皇帝,他們都覺得“有貞觀之風”,可稱“小太宗”!

南梁

田間耕作的老漢抬頭仰望著天幕上那個幾百年後的盛世大唐,傷感自己所處的這個亂世,眼含熱淚道,“寧做太平犬啊!”

“爺爺,你為什麼哭了?”老漢的小孫子在一旁天真的問道。

老漢哀歎道:“可憐我家孩兒,隻能在這亂世裡苟活,不得盛世皇帝相看啊!”

那老漢擦拭掉眼淚,摸著乖巧孫兒的頭發,喃喃道:“孩子,若有來生就投胎去那天可汗的時代吧!”

......

天幕畫麵悠悠轉換。

「貞觀十八年,因諸子諸弟爭位一事導致李世民情緒崩潰,在兩儀殿遣散重臣欲拔劍自殺......」

“為什麼!為什麼啊!”

“為什麼都要背叛朕啊!”

兩儀殿裡的李世民狀若癲狂,情緒崩潰,他不能理解親人為什麼要背叛,心腹為什麼要造反。

他不想學漢皇們刻薄寡恩,已經嚴令自己做到了極致,可為什麼改不了現實呢?

“陛下!”門外闖進來的長孫無忌一聲驚呼,趁著皇帝發愣的時機趕忙上前抓住握劍的手,身後跟隨來的幾位重臣也有樣學樣的上前抱住情緒失控的皇帝。

“晉王!傳晉王伺候著!”

長孫無忌雷厲風行,一邊按著暴躁的皇帝,一邊趕緊對著門外大聲喊人。

身形削瘦看起來有點弱不禁風的晉王李治接到傳喚,快步到殿內直接跪下。

他來得時候太過匆忙,這會喘著氣環顧殿內,搞明白了發生了什麼後,立馬鎮定下來站起了身。

而此時趁長孫無忌安撫皇帝時,褚遂良一把搶過了李世民手中的長劍扔在了地上,往他處一踢。

“咣當!”

長劍不偏不倚的落在了李治的腳下,晉王順勢彎腰撿了起來,輕聲道:

“父皇,我不放心您,我幫您拿著。”


最新小说: 仙指問心 小家奴鹹魚翻身記 娶媳防老 京市歸來,掌權人的羈絆 饑荒年代種田忙 雙星奪權 涅盤遊戲:開局覺醒唯一真瞳 故鄉故事 末世農家樂:退休刺客的仙府莊園 千金的救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