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隆基可是號稱半個聖人,從這裡你就能聽出開元盛世有多盛了。”】
【“唐詩三百首,兩百首都在回憶開元之盛,剩下一百首在乾嘛你彆管!”】
【“小邑猶藏萬家糧是什麼概念呢?根據考證統計,開元時期,一個普通的五口之家,除去每年上交的必要賦稅外,再扣去口糧,僅通過糧食出售可結餘兩三千文。
按照古代華夏男耕女織的社會分工,家中女主人可能還存在副業的情況下,一個普通的農耕家庭,一年結餘能達三千多文。
那麼購買力有多強呢?
根據舊唐書中食貨誌記載,開元年間一鬥米十五錢,粟僅三錢。
豬肉是從北宋之後,人們發現閹割後豬肉就不騷了才開始吃的,所以當時唐代的主流肉食還是羊肉。
拋去豬肉雖然便宜但不是主食的因素後,羊肉的市場價在三十錢。
也就是說,普通家庭不但能住上房、吃飽飯,還能隔三差五的改善條件吃上一頓肉。
更有條件的,也能去首都長安、洛陽旅旅遊,長長見識。
開元盛世,在一定程度上的的確確做到了儒家王道治世追求的理想盛世。”】
【“你當千古半帝李隆基,是跟你鬨呢?”】
描寫的很好,記載的也很詳實。
貞觀君臣是聽爽了。
“自己闖下了偌大的廣闊天地,也得靠子孫來守啊!”
朕能有這樣的好孫子,到了地底下也比其他皇帝臉上有光。
李世民為後來的大唐欣慰過後,就感到了一絲不對勁。
“這個千古半帝什麼意思?還是半個聖人?”
群臣也犯了迷糊了,總有一股不好的預感出現。
房玄齡張了張口,想要說話但覺得自己這話有點不合時宜。
最後還是默默道:“陛下,這詩裡的憶,很耐人尋味啊......”
......
大秦
嬴政和一群文武大臣早已經被天幕上大唐各種繁華的氣象整懵了。
扶蘇喉結滾動,“父皇,休養生息吧!”
“之前隻是停下大工程好像還是不夠......”
李斯抓了抓腦袋,這位法家的忠實信徒也不由得對自己的理念產生了懷疑,結巴道:“陛下.......長公子說的,也許是對的。”
嬴政:?
好話你們都說完了,整個朕是反派頭子一樣。
是朕在壓迫你們,壓迫百姓嗎?
鬨麻了!
上首的秦始皇抿了抿嘴,終究還是沉吟道:“諸位臣工拿個章程出來,我們是需要給百姓減負了。”
“朕的大秦作為王朝之始,不能比唐朝差了!”
大唐的繁盛從唐太宗開始,那麼大秦的繁盛就從他開始吧!
群臣應喏,丞相馮去疾走出來拱了拱手:“陛下,咱們就算減負,好像也趕不上人家唐朝的標準啊!”
至於天幕上說的隔三差五改善下夥食,讓老百姓都能吃上肉。
這個對於大秦而言,還是太難了。
就連那種“小邑能藏萬糧”的程度,他們都做不到,彆說米了,粟都不夠天下人吃飽。
嬴政擺了擺手,他是知道大秦現在就趕超唐朝的水平是不現實的。
之前天幕出現後,搞明白了上麵都在講什麼東西,當時嬴政就明白了,這對大秦而言是一個絕佳的契機。
大秦開創製度,說得好聽,但每一步都是摸著石頭過河啊!
諸夏人向來有記史的習慣,站在前人的肩膀上才能看得更高更遠。
可誰說隻能後世以前人為鑒了?
老祖宗就不能抄抄子孫的作業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