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調整了一下更新時間,爭取一次性更三章,讓書友們能一次性爽看,一天都保持乾燥!)
......
貞觀年間的君臣是這樣認為的。
開元年間的君臣也是這樣認為的。
「在二人的帶領下,叛軍數次進攻潼關攻不破,就退兵了。」
西漢時期
劉徹也忍不住感慨:“這大唐還是底蘊深厚啊!”
剛才天幕裡的那十五萬大軍,他是真看見了身上的裝備和士兵的素質,一個個膀大腰圓渾身殺氣,那副驍勇模樣絕不是什麼草包兵,都是實打實的精銳。
就這,聽天幕的意思還不是唐軍最強的。
最厲害的是駐守西域的安西軍,聽起來隻會更強更多。
一想起自己幾代人摳摳搜搜才弄出來了十萬精銳,劉徹就想哭,這人與人之間的差距咋就那麼大!
李唐家的皇帝好爽啊!
“十五萬精銳叛軍啊,你李唐能不能分我點!”
朕能把匈奴大單於的頭給擰下來!
「由於封常清在中原兵敗,李隆基便剝奪了他一切功名,讓他以平民之身繼續效力以功代罪,並指派了一名監軍宦官。」
「由於監軍邊令誠每次都會乾預高仙芝的軍令,高仙芝很多都沒有聽從,這讓邊令誠懷恨在心。
在二人決定守潼關等援軍後,邊令誠入朝奏事,構陷二人貪生怕死才導致的敗退,並且如今守關是有二心想坐地起價,私下早就秘密聯係了叛軍。
李隆基大怒,處死高仙芝與封常清。」
潼關驛南西街
雪夜
邊令誠尖細著嗓門宣完了聖旨後,一副小人得意的模樣居高臨下的看著封常清:
“你可知罪?”
被力士壓在地上跪著的封常清頭發散亂,雪落滿頭,自嘲的苦笑了一聲:
“常清是山西人,自幼無父無母跟著外祖父生活。從小就聽著太原公子的故事長大,後來外祖父帶我去安西謀事,給我講淩煙閣二十四功臣的故事,告訴我當年的陳國公侯君集、涼國公契苾何力、英國公李??的故事。”
“我從小聽著先輩們的故事長大,在外祖父去世後孤苦伶仃,是朝廷救濟了我,供我讀書,讓我得以成年成才,所以常清義無反顧的加入了安西軍,直到被高節帥賞識做了他的副官,一路平步青雲。”
邊令誠隻是冷笑,反是拿捏著態度質問道:“你也知道沒有大唐就沒有今日的你,你食君之祿,卻做了此等背棄國家之事,你眼裡還有大唐,心裡還有聖人嗎?”
冷冽的寒風吹拂過封常清的臉龐,發絲夾雜進了嘴裡,心灰意冷:
“我在中原沒有拚殺死在戰場上,是因為我怕自己被叛軍俘虜,辱沒了自己的官職,辱沒了大唐、辱沒了安西軍的榮耀和曆代安西軍的先輩們。”
“現在,我死得心甘情願。”
“行刑!”
“等等。”
邊令誠扭頭回看,嘴角掛起了一抹嘲諷,原以為你是多厲害的人物,沒想到也會怕死,說到底跟雜家還不是一樣的陰溝裡的老鼠?
“封常清,你想求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