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0章 北疆鐵路開工_在造大明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曆史軍事 > 在造大明 > 第350章 北疆鐵路開工

第350章 北疆鐵路開工(1 / 1)

,萬民協力

臘月二十六,歲末的寒風卷著細碎的冰晶,呼嘯著掠過燕山餘脈,撲向京師西北郊外的曠野。天地間一片蒼茫肅殺,嗬氣成霜。然而,就在這片被嚴寒凍結的土地上,一場注定要載入史冊的宏大工程,正伴隨著初升的、蒼白無力的冬日,拉開了它艱難而輝煌的序幕。

地點選在了西山腳下、永定河畔的一片開闊地。這裡,早已不是往日的荒蕪景象。無數頂臨時搭起的窩棚和帳篷如同雨後蘑菇般密密麻麻地鋪展開來,形成了規模龐大的工棚區。嫋嫋炊煙從各處升起,與凜冽的寒風搏鬥著,帶來一絲人間煙火的氣息。超過三萬名的民夫、工匠、以及部分配屬工地的退伍軍士,如同忙碌的蟻群,在這片工地上彙聚、湧動。

工地中央,已經用黃土和碎石初步墊起了一條寬達三丈約10米)的綿長路基雛形,如同一條巨龍的脊梁,頑強地向著東北方向延伸,直至消失在遠方的丘陵之後。這便是大明京沈鐵路實驗段的起點。路基兩側,旌旗招展,除了象征皇權的龍旗,還有工部的飛熊旗、兵部的獬豸旗,以及新成立的“帝國鐵路督辦衙門”的獨特旗幟——一麵繡著交錯鐵軌和車輪圖案的玄色旗幟。

吉時將至,工地南端臨時搭建起一座丈許高的木質祭台。祭台四周,肅立著頂盔貫甲、手持新式燧發槍的京營士兵,槍刺在晦暗的天光下閃爍著寒芒,肅殺之氣驅散了嚴寒帶來的些許萎靡。

崇禎皇帝朱由檢,並未身著繁複的冕服,而是穿了一身利落的玄色箭袖棉袍,外罩一件紫貂皮大氅,在一眾重臣的簇擁下,登上了祭台。與他同行的,有內閣首輔徐光啟、兵部尚書孫元化、戶部尚書李邦華、工部尚書可虛構一名實乾官員,如南居益或類似角色,暫稱“南居益”),以及皇家格物院院長宋應星。每個人的臉上都帶著凝重與難以抑製的激動,他們的目光掃過下方望不到儘頭的人海和那條初具形態的路基,都能感受到腳下這片土地正在醞釀的巨大能量。

祭台之上,早已擺好了三牲祭品,香燭繚繞。但與傳統祭天儀式不同,祭品旁還擺放著幾件特殊的物件:一段精心製作的木質軌道模型、一個縮小版的鑄鐵車輪、一把嶄新的鐵鍬、以及一卷攤開的工程設計圖。這無聲地宣告著,此次祭祀,不僅告慰天地先祖,更是向一項前所未有的偉業致敬。

在禮官悠長的唱讚聲中,崇禎親自拈香,對天三揖。他沒有誦讀冗長的祭文,而是轉過身,麵向台下黑壓壓的人群和那條寄托著帝國未來的“鋼鐵動脈”,聲音清越,穿透寒風,清晰地傳入前排許多人的耳中:

“朕,今日於此,非獨為祭告皇天後土!”他的開場白便與眾不同,“更是要昭告天下臣工,告慰我大明列祖列宗!自今日起,朕與爾等,將共同開創一項功在當代,利在千秋之偉業——修築京沈鐵路!”

人群中出現了一陣輕微的騷動,無數雙原本帶著敬畏和茫然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聚焦在祭台上那個年輕而堅定的身影上。

“此路之成,非為朕一人之私欲,乃為強我大明,福澤萬民!”崇禎的聲音陡然提高,帶著金石之音,“此路通,則遼東之糧秣軍械,旬日可達京師;北疆之皮毛礦產,可源源輸入關內;關內之布匹鹽茶,可惠及邊塞軍民!此路通,則政令傳達,朝發夕至;商旅往來,暢通無阻;兵員調遣,迅如雷霆!此乃國之血脈,民之命脈!”

他拿起那把鐵鍬,高高舉起:“今日築路,不用金銀堆砌,而用爾等之汗水與毅力!朝廷不會虧待任何一位出力之人!凡參與築路之民夫,每日除飽食外,另給工錢三十文!若有傷殘,太醫院免費診治,朝廷撫恤!若有功績卓著者,朕不吝賞賜,甚至可授勳銜!”

“三十文!”台下頓時爆發出更大的驚呼聲和議論聲。在這個年月,三十文錢足以讓一個壯勞力養活數口之家一日,更何況還管飽飯!對於許多因小冰河期天災而流離失所、或農閒時無活可乾的貧苦百姓而言,這無疑是天大的恩典和希望。人群的積極性瞬間被點燃,眼中充滿了渴望與乾勁。

“然,”崇禎話鋒一轉,語氣變得嚴肅,“築路艱辛,尤在寒冬!朕要求爾等,嚴守規程,愛惜物料,確保質量!每一寸路基,都要夯得堅實!每一根枕木,都要鋪設平整!格物院的工程師會指導你們,工部的官吏會監督你們!朕要的,是一條能用上百年的堅固之路,而非敷衍了事的豆腐渣工程!若有偷工減料、懈怠誤工者,嚴懲不貸!”

恩威並施,條理清晰。台下漸漸安靜下來,人們望著皇帝,眼神中除了感激,更多了一份責任。

祭祀儀式簡化而莊重地完成後,崇禎走下祭台,在徐光啟、宋應星等人的陪同下,親自來到路基起點。工部尚書南居益和幾名格物院派出的“鐵路工程師”實為精通數學、測量的學者和匠人)早已等候在此,鋪開了詳細的施工圖紙。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陛下請看,”南居益指著圖紙解釋道,“此實驗段自京師西山起,至通州潞河碼頭止,全長約四十裡。地勢相對平緩,可先行積累經驗。軌道采用硬木為枕,上鋪熟鐵條為軌,軌距定為四尺八寸半約1.435米標準軌),以利未來統一標準。目前先以騾馬牽引車廂,待蒸汽機車成熟後再行更換。”

宋應星補充道:“陛下,格物院已根據您提供的力學原理,改進了道釘和魚尾板連接鐵軌的部件)的固定方式,並設計了專用的夯土工具和水平測量儀。目前最大難題,一在永定河橋梁的架設,需待開春冰融後動工;二在寒冬施工,混凝土水泥)凝固緩慢,且易受凍損,需搭建保溫棚,並嘗試添加防凍劑如鹽鹵,效果有限但可一試)。”

崇禎仔細聽著,不時發問:“枕木的防腐處理如何?鐵軌的耐磨性測試可有結果?騾馬牽引的編組和調度方案是否完備?”

得到一一答複後,他點了點頭,對南居益和宋應星道:“萬事開頭難。不必急於求成,穩紮穩打,質量第一。尤其是橋梁和涵洞,必須確保萬無一失。所需物料、銀錢,李愛卿會優先保障。若有技術難題,格物院要集中力量攻關。”

“臣等遵旨!”南居益和宋應星齊聲應道。

就在這時,一陣嘹亮的號子聲從不遠處響起。崇禎抬眼望去,隻見一支由數百名精壯民夫組成的隊伍,喊著整齊的號子,扛著巨大的石夯,開始對一段新鋪設的路基進行夯實。號子聲粗獷有力,節奏鮮明,與石夯砸落地麵的沉悶聲響交織在一起,形成一股原始而磅礴的力量感。更有數十輛由騾馬牽引的、裝有簡易轉向架的平板車,滿載著碎石和枕木,在初步平整的施工便道上緩緩前行,工部的吏員拿著圖紙和尺規,在一旁大聲指揮著。

崇禎信步走了過去,不顧地上的泥濘,俯身仔細查看已經鋪設好的一段木質軌道,甚至用手摸了摸鐵軌的平整度。他的舉動讓周圍的官員和工匠們都感到既驚訝又振奮。皇帝親臨工地,不擺架子,關心細節,這無疑是對這項工程最大的重視和鼓勵。

“鄉親們辛苦了!”崇禎直起身,對附近正在忙碌的民夫們高聲說道,“這鐵軌之下,鋪築的不僅是砂石黃土,更是我大明的千秋基業!今日爾等在此流汗,來日,你們的子孫後代,必將受益於此路帶來的便利與富足!曆史,會記住你們今日的付出!”

樸實的話語,卻蘊含著巨大的感染力。民夫們雖然未必完全理解鐵路的長遠意義,但皇帝親口肯定他們的勞作,並許以厚酬和未來的福祉,足以讓他們熱血沸騰,乾勁倍增。

“萬歲!萬歲!萬萬歲!”不知是誰先喊了出來,頓時,山呼海嘯般的歡呼聲響徹了整個工地,連呼嘯的寒風似乎都被這熾熱的人氣所驅散。

望著眼前這熱火朝天的景象,崇禎心潮澎湃。他深知,這條鐵路的意義,遠不止於交通運輸的改善。它是一次國家級工程能力的極限測試,是近代化工業體係的萌芽,是凝聚民心、展示國力的象征!它將徹底改變帝國的空間概念和時間效率,為未來更大規模的擴張和統治奠定堅實的基礎。

“鍥而不舍,金石可鏤。”他低聲對身旁的徐光啟和宋應星說道,“今日之始,雖如嬰孩學步,然假以時日,這鐵軌必將如血脈般,延伸至帝國的每一個角落,直至日月所照,皆為明土!”

開工的號角,如同一聲春雷,在這片古老的土地上炸響。儘管前路依然充滿未知的艱難險阻,但一個屬於鋼鐵與蒸汽的時代,已然在萬千勞動者的號子聲與汗水中,露出了它最初的、卻無比堅定的曙光。

本章完)

喜歡在造大明請大家收藏:()在造大明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重生算個P,做個夢就可以! 惡龍尋找公主為妻是否搞錯了什麼 反派神子:開局退婚天命女帝? 還和不和離了 混沌主宰:簽到覺醒混沌神魔體 九界玄天界 民國:糟糕,被迫穿成小狐狸 萬維聖輝:終末救贖之約 乾坤輪 盜墓:聽雷師情迷蚩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