就在蘇源和他的領民們在異世界浴血奮戰、苦苦支撐的同時,藍星,華夏,數以億計的民眾正通過直播畫麵,緊張地關注著“華水領”的一舉一動。
黃金時段的《開拓者日記》節目準時開播。演播室內,主持人林薇一改往日的輕鬆活潑,神色凝重而不失力量。
“各位觀眾晚上好,歡迎收看《開拓者日記》特彆節目——‘逆境中的微光’。”她的聲音清晰而沉穩,“相信過去一天一夜,我們所有人的心都隨著0位麵那道搖搖欲墜的圍牆而起伏。”
男主持人張磊接口道,語氣沉重:“是的,我們目睹了枯木哥布林部落如潮水般的攻勢,也見證了我們的領主蘇源、輔佐者陳國民教官,以及每一位無畏的領民,是如何用鮮血、智慧和難以想象的意誌,硬生生將這潮水擋在了家園之外。”
畫麵切換,播放著經過剪輯的戰鬥ights:哥布林瘋狂的衝鋒、民兵們顫抖卻堅定的刺擊、陳國民浴血搏殺、蘇源臉色蒼白卻屹立牆頭……
“這是一場慘勝。”本次節目的特邀嘉賓,著名企業家徐偉東先生沉聲開口,他的話語帶著實業家特有的務實和穿透力,“我們看到了工事的重要性,看到了基礎資源糧食、木材、石材)是如何在瞬間成為生命線,也看到了技術——哪怕是剛剛萌芽的符文技術——在關鍵時刻所能發揮的、超越時代的一絲微光。”
林薇適時引導:“徐總,從您企業管理者的角度看,蘇源領主麵臨的困境,核心在哪裡?”
“核心在於‘產能’和‘技術轉換效率’。”徐偉東一針見血,“他擁有龐大的人口潛力通過人才卡),但缺乏啟動這份潛力的‘初始資本’金幣)。他接觸到了高級技術符文),但缺乏將其規模化、實用化的工業基礎和專業知識。這就好比我們空有設計圖和市場,卻沒有生產線和熟練工人。他現在做的,就是用最原始的方式,積累最原始的資本,並試圖理解最前沿的技術圖紙。其難度和壓力,超乎想象。”
張磊點頭:“所以,目前的危機,看似是軍事危機,實則是資源和技術的危機。”
“沒錯。”徐偉東肯定道,“解決之道,也在於此。一方麵,需要時間讓領地完成初步的工業化積累,至少進入鐵器時代,建立初步的產能。另一方麵……”他看向鏡頭,語氣變得無比鄭重,“就需要我們——整個華夏文明,成為他最堅實的後盾,為他準備好他所急需的‘火種’。”
節目最後,林薇用充滿希望的語氣總結:“黑暗終將過去,微光終成炬火。感謝蘇源領主和陳教官的付出,也感謝每一位在屏幕前守望的您。‘文明火種’人才儲備計劃持續招募中,無論您擁有傳統技藝還是現代科技知識,您的一份力量,都可能在未來成為改變世界的關鍵。詳情請關注……”
節目結束,畫麵暗下。
國家特殊人才支援部原相關部門擴建)
這裡與演播室的氛圍截然不同,更像一個龐大而高效的指揮中心與人才基地的結合體。寬敞明亮的巨大廳堂內,分區坐著數以千計的人員,電話、鍵盤聲、低聲討論聲交織,巨大的電子屏幕上實時滾動著各類數據分析、資源清單以及0位麵的關鍵信息剪報。
在一間可容納上萬人的禮堂內,最新一批通過篩選的543名特殊人才正襟危坐。他們之中,有手指粗糙、眼神銳利的傳統工匠製作弓箭、甲胄、冷兵器);有氣質沉穩、麵前攤開著複雜圖紙的建築設計與軍事工程團隊;有目光敏銳的城市規劃師;有帶著考古工具、討論著古代遺跡的教授團隊;甚至還有一群穿著白大褂、低聲交流著材料或能源問題的國家級科研人員……
國家特殊人才支援部的周部長站在講台上,聲音通過麥克風傳遍禮堂:
“同誌們!歡迎你們,歡迎華夏最優秀的兒女們加入‘火種’計劃!”
“你們已經知道我們麵臨的挑戰,也看到了我們的領主和先遣者們正在經曆的苦難與輝煌!他們在前方用生命開拓生存空間,而我們的任務,就是在這裡,集結整個文明的智慧與技藝,成為他們最需要時,能立刻遞上的那把錘子、那張圖紙、那顆種子!”
“你們每一個人所掌握的技能,都是無價之寶!無論是古法鍛造的韌性,現代建築的力學,城市規劃的遠見,破解古代密碼的智慧,還是推動科技邊界的創新……在那裡,都可能綻放出超越我們想象的光芒!”
“記住,你們不是後備隊,你們是文明延續的預備火炬手!時刻準備著,當召喚來臨,將你們的知識、你們的技藝、你們的汗水,帶到那片陌生的土地,去創造新的奇跡!”
講話結束後,人群逐漸散開,許多人仍激動地低聲討論著。
在他們之中,有一人並沒有立刻離開。他穿著簡單的灰色工裝背心,露出結實賁張的臂膀肌肉,古銅色的皮膚上仿佛還帶著鍛爐的灼熱氣息。長發在腦後束成一股,幾縷發絲被汗水沾在額角,臉上帶著工匠特有的專注與堅毅。他叫柳鋒,很多人都叫他柳哥。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柳哥是最近一批才通過審核進來的,他找到正在與助手交談的周部長。
“周部長,您好,打擾一下,我叫柳鋒,是做傳統金屬鍛造和加工的。”柳哥的聲音低沉而直接,“我剛來,有些關於傳送的規則還想再確認一下。”
周部長對這類求知欲極強的技術人才很是欣賞,示意助手稍等:“柳工請說。”
“我看資料說,我們被係統列入‘預備傳送名單’,等於是先拿到了‘門票’,但最終過去,要靠蘇領主在那邊用金幣購買‘人才支援卡’才能實現傳送,對嗎?”
“是的。係統隻允許國家提交名單,具體的‘召喚’權,在領主手中。這是為了平衡。”
“那……關於我們能帶過去的東西,”柳哥問出了最關心的問題,“規則似乎很模糊。為什麼我們不能配備槍械?甚至稍微精密些的現代裝備都很難帶?如果隻能赤手空拳過去,很多技術豈不是無法施展?”
周部長歎了口氣,神色有些無奈:“這是目前我們和各國都在摸索的規則。係統……像一個極其嚴格的‘安檢官’。它似乎有一套自身的‘時代平衡’判定機製。”
他詳細解釋道:“大型設備、流水線、超越當前領主時代技術概念太多的武器係統比如槍械,其背後的化學能、精密加工概念遠超黑暗時代),幾乎百分之百會被攔截,無法隨人員傳送。甚至嘗試攜帶大量同類物品比如想每人帶一把戰術匕首)也可能觸發限製,導致傳送失敗或物品丟失。”
“我們能帶的,”周部長總結道,“通常是‘個人隨身物品’,且數量有限。更傾向於知識、技能、以及……或許一些概念上不那麼‘超模’的工具。比如,你帶一本《冶金原理》可能沒問題,但帶一個便攜式電弧爐肯定不行。帶一套手工鍛造工具,成功的可能性,比帶一把製式步槍要大得多。”
柳哥若有所思,他摸了摸自己腰間掛著的一柄親手打製的、用於試材的普通手錘:“所以,本質上,係統希望我們帶過去的是‘種子’,是‘知識’,而不是‘成品’。”
“可以這麼理解。它要的是一場文明的競賽和重生,而不是簡單的物資搬運。”周部長點頭。
柳哥沉吟片刻,提出了一個想法:“部長,那我能不能申請……嘗試帶一把刀過去?不是我身上這種現代工藝的量產貨,是我自己用傳統手法,一錘一錘打出來的刀。用料就是鐵和碳,沒有任何現代複合材料和工藝。我想試試,這種‘冷兵器範疇內的極致作品’,係統是否會網開一麵。就算不行,損失也不大。”
周部長露出讚賞的表情,但搖了搖頭:“柳工,你這個想法很好,之前也有武器專家提出過。但問題在於,即便可行,我們也無法讓每一位支援者都配備這樣的刀。係統對‘個人隨身物品’的數量限製很死。我們必須優先確保專家們能攜帶最核心的、能‘開枝散葉’的工具和資料,比如優質作物種子、特殊礦石樣本、核心設計圖紙、精密手工工具等。一把刀,再好,也隻是一把刀。”
他拍了拍柳鋒結實的肩膀:“我理解你的心情,想儘可能多地貢獻力量。但請相信,你這個人,你的大腦和你的手藝,才是最重要的‘火種’。隻要過去了,哪怕隻有一雙手,一塊鐵礦石,你也能為我們打造出需要的刀!”
柳鋒點了點頭,眼神中的困惑散去,變得更加堅定:“我明白了,部長。是我想岔了。知識和技術,才是根本。”
離開部長辦公室,柳鋒看著龐大基地裡忙碌的人們,看著屏幕上遠在異界那個滿目瘡痍卻頑強挺立的領地,用力握緊了拳頭。
他已經迫不及待,想要去往那個世界,用鍛爐和鐵錘,敲打出文明新的鋒芒。尤其是……他對屏幕上驚鴻一瞥的那所謂“符文技術”,產生了極其濃厚的興趣。
視角轉回0位麵。
夜色再次降臨,但華水領地卻彌漫著與昨夜截然不同的氣氛——一種劫後餘生、充滿希望的忙碌。城鎮大廳的光繭依舊柔和而堅定地閃爍著,距離新時代的到來,還剩最後一天。
蘇源站在圍牆上,望著北方沉寂的森林,目光深邃。
豺狼人的陰影,依舊存在。
喜歡全球災變:我在異界建立領地請大家收藏:()全球災變:我在異界建立領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