藍星,華夏。
夜幕降臨,但無數家庭卻早早守候在電視機或屏幕前。距離《開拓者日記》上一期播出已經過去一段時間,民眾們迫切地想知道華水領的近況,尤其是隱約流傳出的“遭遇襲擊”的消息,更讓所有人的心都揪緊了。
晚上八點整,熟悉的片頭音樂響起,但這一次,演播室的背景不再是充滿希望的建設畫麵,而是一張被標注了數個紅色箭頭和問號的華水領及周邊區域示意圖。主持人張磊和林薇的表情,也比以往任何一次都要凝重。
“各位觀眾,晚上好。歡迎收看《開拓者日記》特彆節目,這次的主題是危機與反思。”張磊開門見山,低沉的聲音瞬間抓住了所有觀眾的心。
林薇接話,語氣帶著沉痛:“相信很多觀眾已經通過非官方渠道了解到,我們遠在異世界的華水領,在不久前遭遇了一場突如其來的、來自其他領主的武裝襲擊,造成了一定的人員傷亡和物資損失。”
畫麵切換,播放了一段經過處理的、由華水領自身記錄儀拍攝的片段——高速掠過的騎兵、在箭雨和重騎衝擊下奮力結陣卻最終被衝垮的士兵、驚慌撤退的民夫……雖然沒有血腥特寫,但那緊張、壓抑和絕望的氛圍,依舊透過屏幕深深刺痛了每一位觀眾。
畫外音張磊):“這就是華水領剛剛經曆的殘酷現實。這不是遊戲,這是關乎我們文明火種存亡的、真實的戰爭。”
鏡頭回到演播室,張磊介紹道:“今天,我們非常榮幸地邀請到了國家‘火種計劃’負責人之一,戰略分析與評估局的周部長,來到我們的演播室。”
鏡頭給到一位戴著眼鏡、氣質沉穩、目光睿智的中年男子,他正是周部長。他向著鏡頭微微頷首,表情嚴肅。
“周部長,首先請問,從專業的角度,您如何看待這次襲擊事件?我們的開拓者團隊,是否存在失誤?”林薇提出了所有觀眾最關心的問題。
周部長推了推眼鏡,語氣平和卻帶著不容置疑的穿透力:“首先,我們必須明確,蘇源同誌及其團隊在極端困難的條件下,能夠帶領領地在如此短的時間內發展到當前規模,其成績是主要的,貢獻是巨大的,這一點不容置疑。”
他話鋒一轉:“但是,這次事件也確實暴露了我們存在的一些深層次問題。歸根結底,是我們的團隊,包括蘇源同誌在內,大多成長於和平的現代環境,我們的思維模式,不自覺地被‘現代文明思維慣性’所束縛了。”
張磊若有所思地點頭:“您的意思是,我們的思考被‘現代思維’固定住了?”
周部長詳細分析道:“對,我們習慣於秩序、法律和相對明確的威脅來源。但在那個弱肉強食的位麵,尤其是在係統沉默化、規則模糊的第二時代,‘掠奪’本身就是一種高效且常見的生存與發展方式。我們的團隊在快速發展的過程中,潛意識裡更注重防禦已知的威脅如野獸、菌絲),卻對來自同類、尤其是這種高機動性的掠奪式攻擊,缺乏足夠的警惕和預案。”“我們的士兵訓練時間短,更側重於紀律、陣型和對抗變異生物,對於如何應對冷兵器時代精銳騎兵的衝擊、騷擾、以及這種‘打了就跑’的掠奪戰術,無論是經驗還是針對性訓練都嚴重不足。”“此外,前期的順利發展,也在一定程度上讓大家產生了‘安全區’的錯覺,產生了懈怠心理。這些都是非常深刻且寶貴的教訓。”
周部長的分析一針見血,沒有回避問題,讓屏幕前的許多觀眾陷入了沉思。
“那麼,我們相關部門,是否對此有所預見呢?”張磊追問。
周部長點了點頭,又搖了搖頭:“事實上,在我的團隊一個月前提交的《0位麵潛在風險預測報告》中,確實將‘遭遇其他領主掠奪性攻擊’列為了中等概率、高危害性的風險之一。但是……”他歎了口氣,“在眾多風險中如菌絲變異、大型獸潮、內部管理問題等),這一項在當時看來,並非最緊迫、最顯眼的。而且,最關鍵的是,我們目前無法直接聯係到蘇源同誌,無法將我們的分析和預警直接傳遞給他。這種信息上的單向隔絕,是我們目前麵臨的最大無奈之一。”
演播室的氣氛有些沉重。
林薇適時地引導話題,她的聲音重新充滿了力量:“儘管遭遇了挫折,但我們看到,華水領並沒有被擊垮。他們正在痛定思痛,積極總結教訓,加強軍備,完善防禦。這正體現了我們華夏民族堅韌不拔、越挫越勇的精神!”
張磊接過話頭:“是的!前進的道路從來不會一帆風順。重要的是,我們能從每一次挫折中汲取力量,變得更加強大!周部長,您對華水領的未來,還有對我們現實世界的民眾,有什麼想說的嗎?”
周部長麵向鏡頭,目光堅定:“我想對蘇源同誌和他的團隊說,請記住這次的教訓,但它不應成為負擔,而應化為前進的動力。你們的身後,有整個祖國和十四億同胞作為最堅強的後盾!我們也正在竭儘全力,希望能早日突破通訊壁壘。”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他頓了頓,聲音提高了幾分:“同時,我也要對所有觀眾說,華水領的遭遇告訴我們,文明的火種需要在風雨中磨礪才能更加璀璨!‘火種計劃’需要更多的人才,尤其是古代軍事史、冷兵器戰術、防禦工事設計、情報分析等領域的專家!你們的智慧,可能就是在關鍵時刻,保護我們文明延續的最強盾牌!”
節目在激昂的音樂和“火種計劃”的報名熱線中結束,但引發的思考和討論,卻在無數華夏家庭中久久回蕩。
……
與此同時,與華夏接壤的牧蒙國。
與華夏國內的沉痛與反思截然不同,這裡的網絡和街頭,卻彌漫著一種畸形的狂歡。
尤其是在得知他們國家的領主巴特爾成功襲擊了華夏領主的領地,並掠奪了大量物資後,這種情緒達到了高潮。
“巴特爾!英雄!”“乾得漂亮!讓那些華夏人知道知道我們的厲害!”“我們牧蒙的騎兵,天下無敵!”
各種新聞媒體和論壇上,充斥著諸如此類的狂熱言論。一些極端分子甚至將巴特爾奉為民族複興的象征。
街頭的小酒館裡,人們舉杯暢飲,高聲談論著這次“偉大的勝利”,仿佛巴特爾在異世界的掠奪,洗刷了他們在現實中長期處於兩大國夾縫中所積累的憋屈與不滿。
“以前我們不好說什麼!現在好了!係統把我們都隔開了!華夏再厲害,還能隔著係統邊界封鎖來打我們不成?”
“就是!我們終於可以揚眉吐氣了!”
“巴特爾,繼續搶!把華夏領地的資源都搶過來!”
這種近乎癲狂的歡呼,背後是一種可悲的補償心理。一個在曆史上連自己文字和傳承都近乎斷絕、需要依靠他國文化支撐的民族,在現實中無法獲得的認同感與“尊嚴”,此刻在一個無法被現實規則約束的異世界,通過這種野蠻的掠奪行為,得到了病態的滿足。
他們沉浸在這次微不足道的“勝利”中,高呼著巴特爾的名字,卻選擇性忽略了那個位麵真正的危機——足以毀滅所有文明的菌絲瘟疫,以及他們自身領主那毫無底線的掠奪本性,可能帶來的長遠惡果。
熒屏內外,兩個國度,因為同一事件,呈現出了截然不同的畫麵:一邊是痛定思痛、凝聚力量、著眼未來;另一邊則是沉溺於短暫的狂歡,發泄著積壓的負麵情緒。
而風暴的中心——華水領與巴特爾的掠奪大軍,各自的命運齒輪,仍在未知的軌道上,加速轉動。
喜歡全球災變:我在異界建立領地請大家收藏:()全球災變:我在異界建立領地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