眾人對視一眼,
想法各異。
容克斯低著頭,
一向對軍事領域反感的他,
對羅曼的提議說不上多感興趣,反而有些厭惡,在他眼中飛機的作用應該是將地球越發緊密的聯係成一個整體。
而並非盤旋在民眾頭頂。
而阿爾弗雷德則不一樣,
親眼目睹父親判為戰犯,工廠被英法拆個精光的他,對複仇的渴望比任何商人都來的強烈。
他甚至可以不要求投資,
隻要能研究武器能生產武器,隻要能重新將德意誌武裝起來,換得再一次前進的機會,他願意付出一切包括自己的生命!
西蒙·蔡司和肯·多爾夫來,
摸索著胡須,
他們沒有那麼宏大的理想,如果幫助政府研製武器能換得大量資金援助,他們很樂意獻上自己的忠誠,
畢竟公司都在破產的邊緣遊離,生存在他們眼中才是第一要務。
每個人的想法浮於瞳孔,
搖晃酒杯的羅曼敏銳捕捉到了每個人想法的不同,
沒有挑選阿爾弗雷德作為切入點,
而是選擇了眼神躲閃的容克斯問道:
“容克斯先生您的想法呢?”
容克斯很想搖頭說不,
但瞧見羅曼緊盯著他的瞳孔,堅決的否決演變成一聲:
“羅曼先生,我對軍事飛機領域不太熟悉。”
“沒事容克斯先生,我看過你對飛機框架的論文,全金屬無支架、無張線的單翼張臂式飛機絕對是天才的構想。”
“我還知道您一直很致力於研究金屬客機,民用運輸機,甚至還在不久前和幾個美國的投資商接觸過,不過.....他們給您的報價不算樂觀。”
羅曼早就預料到了這一幕,
想拉攏容克斯這種有才華但極其反戰的工程師,談利益隻能讓對方心動,想說服就得和這種人談理想。
讓他相信,
隻有自己隻有德意誌能實現他心中的抱負。
“而我代表國防軍能給您充足的資金,實現腦中的理想,蘇俄軍事訓練基地會同步培養飛行員他們可以幫你試飛民用飛機。”
“而您隻需要將您的才華稍微向國家、向民族方麵稍作傾斜。”
“英法打斷了我們的四肢,讓德意誌的國防從從前的世界前三跌落到現在連波蘭都能在邊界問題上對我們摩拳擦掌。”
“有國無防是可恥的象征!”
“國防軍需要自己的先進飛機來保衛自己的天空!容克斯先生您也不希望看到,某一天英國的飛機在漢堡上空盤旋,將城市化作焦土而我們卻無力反抗的場麵吧?”
羅曼站起身,
聲音極富感染力,音量雖然不大,但在阿爾弗雷德耳中卻振聾發聵。
訴說的場麵和他年幼時英法士兵踏入工廠拆分機械的所見,相結合,那種屈辱、那種戰敗的絕望在他血液中被怒火點燃:
“羅曼先生!克虜伯家族將永遠為您為德意誌服務!”
同這個才19歲年輕人微微點頭表示認可後,羅曼雙手支持著桌子,身體前傾像是詢問更像是在對容克斯施壓。
片刻,
容克斯點頭道:
“您說的對。”
“各位還有意見嗎?”
見沒有人在說話,
羅曼這才繼續道:
“很好,各位不會後悔如今的決定的。”
打了一個響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