另一邊,
柏林,
紅磚大樓,副總司令辦公室。
連串的彙報借由森娜的口中,傳入羅曼耳旁。
“司令閣下,累計犧牲、失蹤人數在三千六百人左右,主要傷亡集中在但澤以及埃爾布隆格,受傷數字還未統計,但不會超過兩千。”
以往森娜還不清楚,伊森口中魁首精力旺盛是怎麼樣的精力旺盛,隻能從‘無情的政務機器’這個外號中窺一二。
現在她終於有了一個更加直觀概念。
那就是.....司令,可能真的不是人類,他從沒見過一個人可以在不睡覺的同時,沒有疲憊的工作,
難不成魁首就是達爾文口中進化的新人類?
“波蘭方麵呢?”
羅曼抿了一口苦咖啡問道。
“根據各師部彙報的數字,如果統計無誤的話,累計俘虜了一萬六千六百人左右的波蘭士兵,這其中並不包括選擇性放棄的俘虜。”
“根據呈遞上來的軍旗,波蘭折損了五個師,死亡人數超過三萬人,如果加上平民這個數字會更高。”
甚至高於一比十的比例,算是羅曼比較滿意的數字了。
當然他也清楚,
能打出這麼大的戰損比,一方麵是波蘭過於低估德國的狂妄,另一方麵也是他們占據了裝甲部隊快速襲擊的優勢。
繼續打下去,
以現在的軍事水平,未必能維持這個戰損比。
“國際方麵有什麼反應嗎?”
羅曼接著問道。
“蘇俄方麵認為我們的行為有合法性,法國外交譴責的同時,軍隊在萊茵蘭非軍事區外徘徊。”
“英國....暫時沒有反應,美國的話.....有件小事我覺得您會感興趣。”
說著,
森娜從口袋中取出一份前總統道威斯的來信,
羅曼翻開一看,
除了幾句標誌性質的問候外,更多的是對美國政界的抱怨,和民間迫切想找一個發泄口的趨勢描述。
並聲稱將在明年1929年六月,舉家搬來德國,同時擔任美國大使館的大使。
對於這個決定羅曼稍稍有些意外,細想片刻後也釋然的點點頭。
畢竟經濟危機在他的影響下,在道威斯的任期內爆發,政府想要他去承擔責任成為民眾的宣泄口。
但以道威斯的性格,他肯定不同意。
所以乾脆提前卸任一走了之,將最後幾個月的任期讓給了克拉克·胡佛,
用最後的政治籌碼搬來德國,
安全和經濟方麵都有他這個老朋友照拂,也不用擔心政治報複,畢竟政期內肅清軍部,可會有安全隱患、
“胡佛和羅斯福競爭總統嗎?曆史還真是驚人的相似和提前啊.....”
羅曼感慨一句後,重新將重心放在了本國事務方麵:
“英國有.....”
話音未落,
門被敲響。
伊森小跑進辦公室開口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