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意誌公然豎起的反猶大旗得到了歐洲的一致認可。
羅曼要的浪潮達到了,
但掀起的不僅僅是幾道海浪而是鋪天蓋地的海嘯。
等到1930年中旬,
各國政府看到了經濟甩鍋的對象,許多歐洲小國甚至把猶裔族群當成了給予民眾發泄不滿的宣泄口。
默許公民可以隨意搶奪猶裔普通人的財富,對於那些大猶裔商人,能抓到的將資產儘數充公。
這也導致,一開始還有人譴責羅曼的政策是對私有財產的侵犯,是無視人權的暴力。
但到後來,
看到各小國政權為了維持政府信用而做出的大退步,和平主義者、平權主義者們反倒認為德意誌是文明的象征。
雖然藝術從業者被嚴格監管,文學工作者隻能在圈子裡創作,所有敢於提及猶裔德意誌複國主義的人都會被抓進大牢。
但隻要猶裔普通人放棄自己的文化、族群,接受德意誌文化的改造和觀念,他們的待遇反而比其他國家要好的多。
當然更多不願意放棄族群觀念的猶裔
幾乎都聚集在了英國。
美國,
認為美國需要猶裔資本來維持競爭力和工作崗位的胡佛,同意了傑克·摩根提出的平權策略。
開始清查反猶言論。
新聞一發表,
胡佛搖身一變成了曆史最差總統,支持率暴跌百分之十五,連帶著共和黨都受到了影響。
加上退役軍人的補償金遲遲不發,
軍隊也開始不滿。
等到1930年10月,這種不滿到達了頂峰,從各國湧來的民眾聚集在華爾街,焚燒街道,打砸所有名單上的猶裔金融公司。
紐約警察根本不敢攔也攔不住,因為其中摻雜了不少退役軍人。
知道自己隻能一直壓寶猶裔的胡佛怒不可遏,
直接派遣軍隊武裝鎮壓,產生的結果就是直接爆發了武裝衝突,屍體和鮮血拚湊起的華爾街宛如地獄。
暴亂是壓下去了,
但民心也丟了,
沒人在把政府的話當成命令,各種政黨如雨後春筍般湧了出來,白宮一連遭到了兩次爆炸物威脅,一副勃勃生機萬物進發之美。
得到福特支持的羅斯福支持率如坐火箭般攀升,發表的將猶裔一切資產充公,以彌補經濟危機損失的言論得到了一致好評。
昂撒資本們此刻也像嗅到血肉的狼群般一擁而上,組建起了以福特為首的新美國資本,開始大規模接手猶裔甩賣的資本。
很好解釋了資本不滅不過接手的現實。
沒辦法,
被彈劾的胡佛隻能妥協,將羅斯福晉升為副總統,同時派遣特彆代表前往英國,就猶裔建國問題進行協商。
再三向民眾承諾,將妥善解決猶裔問題,將會把所有秉持複國美國寄生美國思想的猶裔全部趕出美國。
而這場,
決定一切認為自己是猶裔,而並非某國國人的猶裔解決方案,隨著一輛帝國之鷹駛入白金漢宮徹底拉開了序幕。
後座,
羅曼翻動著報紙。
說實話輿論發展到這份上已經完全超過了他的想象,當然超過他想象的不是國聯的處理辦法,而是事態在民間的發展程度。
有些舉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