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博克將軍,我們要直接朝雅典進軍嗎?”
審視著希臘地形圖的博克搖頭道:
“不,為什麼要馳援雅典?我們現在在保加利亞,馳援雅典和將軍隊開到阿爾巴尼亞的距離是一樣的,意法軍隊將戰線拉的太長了,而且根據意大利在匈牙利的表現來看。”
“他們之所以能推進那麼快,絕對是法國人在出力!前線的攻堅力量都是法國部隊,這也同時暴露出了後方的防守部隊的薄弱!”
“斷了他們的後路,也等同於幫雅典緩解危局。”
“命令裝甲部隊,進攻希臘北馬其頓地區朝阿爾巴尼亞方向開進!”
命令被傳遞到前線軍隊。
博克並沒有操之過急一板一眼的執行魁首速度至上的命令,給了陸軍兩天緩衝時間以擺脫舟車勞頓帶來疲憊,讓空軍準備到最好。
這也是他和曼施坦因不一樣的地方,如果是曼施坦因指揮南部方麵軍,絕對會將速度提到最高,士兵疲憊遠沒有目標重要。
博克則還保留了一點穩定的老式作風,而這點個人風格絲毫沒有影響他的戰略判斷。
北馬其頓地區隻部署了兩個從法國本土增派而來的步兵師,其他全是從意大利增派而來的新番號步兵師。
戰鬥剛打響,
麵對德國人不講章法的狂轟亂炸,很多士兵已經慌了神,連最基本的抵抗都忘記了,一股腦隻想著生存。
明白意大利人被地中海風吹軟了骨頭的德國軍官,也不想在這種部隊身上浪費時間。
很多甚至連槍也懶得繳,交給吃尾氣的保加利亞部隊接收俘虜。
北馬其頓地區,
意大利指揮官德隆·利爾正坐在地圖桌上直發愁,前線的潰敗是必然的。
不提士兵的戰鬥力,幾乎所有的空軍都被抽調去組織進攻,留給他的空軍部隊隻能用少來形容。
而且最重要的是法國人的奪權,讓整個指揮體係出現了極大的偏差。
底下的中層軍官們,看到德軍在轟炸,也電聯了可就是得到不空軍支援。
因為整個空軍調動流程太繁瑣了,他們除了需要彙報一遍自己部隊的高層,得到許可後,高層還需要彙報給法軍作戰中心。
得到許可後才能調動屬於他們的自己的空軍。
意大利的軍隊還要法國人來指揮?
笑話!
對法國側麵削弱了他手中權力行為感到極其不滿的利爾,完全沒想著這麼組織防守,而是在考慮怎麼將防守失利的責任推到法國人頭上。
“長官,我們該.....怎麼做?”
副官問道。
“還能怎麼辦,撤退法國人不是喜歡指揮嗎?那就讓他們自己來防守。”
而不清楚意大利軍隊已經考慮將自己賣了的防守指揮官彼得·喬林,也沒有思考怎麼防守北馬其頓的核心城市斯科普林,
他不喜歡入侵另一個國家,
更不喜歡意大利人那懶散的軍事作風,望著地圖想著怎麼讓意大利人衝在第一線以此來減少法國人的傷亡。
參謀的開口彙報讓他眼前一亮:
“長官,我們一線的部隊宣稱意大利軍隊正在不斷收縮防線。”
“收縮防線?他們是想撤退,三天就丟掉匈牙利已經充分說明了他們的無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