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識到空戰失敗,法國連自身都難保的法蘭西總理雷諾,已經無暇顧及巴爾乾了,舉起話筒命令道:
“聯係戴高樂要求他放棄雅典爭奪戰,搭成輪船返回馬賽重組裝甲集團軍,我們沒有太多精力放在巴爾乾了,援助意大利了。”
希臘,
密切關注法國戰報的戴高樂接到了來自巴黎的直接調令。
對於這個結果其實他早有預料,
自從意大利放棄北馬其頓防線,讓博克為首的裝甲師入關,他就知道想奪取希臘近在咫尺,卻又遠在天邊。
副官問道:
“長官我們要遵循巴黎的命令嗎?”
聽著副官可惜的語氣,戴高樂知道對方也對巴爾乾的戰役心有不甘,但沒辦法就算他們打贏了局部戰爭也挽回不了整個大局勝負。
自德國奇襲阿登森林,強渡默茲河後,失敗已成定局。
“不,回法國也挽回不了任何東西了,能聯係上北非殖民地的總督嗎?”
戴高樂問道。
“能長官,北非方麵德軍部署在摩洛哥的軍隊對阿爾及利亞組織了數次進攻,當地防禦部隊不止一次向我們請求軍事援助。”
“可如果轉登陸北非,這樣是在....違抗軍令。”
副官提醒道。
“我已經沒時間管什麼命令,我隻想最大程度保留戰鬥力,本土的戰爭不容樂觀,返回法國不是個好選擇。”
戴高樂強壓下異議,通知參謀們即刻製定全軍撤回阿爾及利亞的具體計劃。
另一邊,
曼施坦因也接到了來自校長來自魁首的命令,
不同於戴高樂的糾結和違抗軍令,曼施坦因對羅曼大膽的推進命令極為認同,這和他的進攻理念極為相似。
既然能一股腦控製整個英國西南地區,防止英法殘軍通過英吉利海峽港口撤回英國本土,那為什麼要等?
損失是必要了,風險也是必要的。
隻專注風險求穩定,不如去掃牛棚,在他的理念中軍事就是細心與大膽並存!
“吩咐第三裝甲師全麵進攻阿布維爾,空軍協同奪城作戰,務必在一天之內結束圍城戰,所有工兵沿路收集汽油等應急物資。”
曼施坦因接著說道:
“完成奪城戰後,第三裝甲師,第九裝甲師、第十一裝甲師,分成三路向北推進,以占領海峽諸港為目標。”
“第十一裝甲師向敦刻爾克前進,第三裝甲師向加萊前進,第九裝甲師向布洛涅前進。”
“用古德裡安的話來說,我們要衝向英吉利海峽,割斷法國佬的底褲!”
說罷,
曼施坦因笑著點了根香煙,像是又回憶起,當初在俄國,羅曼軍事學院時和古德裡安研討法國沿海地形作戰的歲月:
“時間過得真快啊。”
望著電線杆上停著的幾隻海鷗,曼施坦因喃喃道。
明天可能請假一天,整理錯字、亂句、加整理一下大綱想一下後續劇情,sorry~)
喜歡重生德意誌,從警察到魁首請大家收藏:()重生德意誌,從警察到魁首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