吳倩看著台下或懷疑或憤怒的眼神,深吸一口氣,正準備進一步闡述證據。這時,台下突然傳來一個尖銳的聲音:“這些證據都是偽造的吧!你有什麼更有力的證明?”王濤的支持者開始行動,一場激烈交鋒即將展開,吳倩握緊話筒,眼神堅定,準備迎接挑戰。
緊接著,又有幾個聲音附和起來:“就是,這幾張紙能說明什麼?說不定是你自己編造出來博眼球的!”“對,我們憑什麼相信你?”這些聲音此起彼伏,如同潮水一般向吳倩湧來,試圖將她淹沒。
吳倩並沒有被這突如其來的發難所嚇倒,她鎮定自若地看著台下那些發難的人,聲音清晰而有力地回應道:“各位,如果這些證據是偽造的,那麼王濤為什麼要費儘心思地阻止這場發布會?又為什麼要在之前對我們的項目進行惡意破壞?”她微微停頓,目光掃過台下每一個人,繼續說道:“而且,每一份證據都有相應的來源和時間記錄,絕非無中生有。”
說罷,吳倩示意陳悅切換大屏幕上的證據。新的頁麵展示出一係列郵件往來記錄,她拿起激光筆,指向屏幕說道:“大家請看,這是王濤與內奸之間的郵件溝通,裡麵詳細地討論了如何泄露機密文件,以及後續如何利用輿論抹黑我們的項目。郵件的時間、發件人、收件人都清晰可查,並且我們已經對這些郵件進行了技術鑒定,確保其真實性。”
台下的媒體記者們紛紛將鏡頭對準大屏幕,閃光燈再次閃爍起來。他們專注地記錄著吳倩展示的每一份證據,臉上露出認真思索的表情。而那些王濤的支持者,臉色卻變得有些難看,其中一個戴著眼鏡的男人依舊不死心地說道:“郵件這種東西,很容易偽造的,誰知道是不是你們故意做出來的。”
吳倩冷笑一聲,說道:“如果僅憑口頭質疑就能否定這些證據,那今天這場發布會也就沒有意義了。我們既然敢把這些證據展示出來,就有足夠的信心證明其真實性。”她轉頭看向陳悅,陳悅立刻心領神會,又切換出一組文件,吳倩接著介紹:“這是相關部門對郵件真實性的鑒定報告,上麵有專業機構的蓋章和鑒定人員的簽名,這總不能是假的吧?”
此時,會場內的氣氛緊張到了極點,仿佛空氣都凝固了一般。台下的公眾代表們有的開始低聲討論,似乎在權衡吳倩所說的話和王濤支持者的質疑。而王濤的支持者們則有些騎虎難下,他們沒想到吳倩竟然準備得如此充分,麵對吳倩的反駁,一時間竟有些語塞。
就在這時,陳悅也站出來,拿起另一個話筒說道:“各位媒體朋友,我們理解大家對於證據真實性的謹慎態度。但從我們掌握的多份證據來看,王濤與內奸勾結的事實已經非常明顯。剛才吳倩展示的隻是一部分關鍵證據,還有更多的細節可以證明這一點。”她一邊說著,一邊引導媒體記者關注大屏幕上的一些關鍵信息,“大家看這裡,這是他們資金往來的記錄,與郵件中的內容相互印證,足以說明他們之間存在不可告人的交易。”
台下的記者們紛紛點頭,開始對陳悅所說的內容進行記錄。有記者舉手提問:“吳小姐,陳小姐,既然你們有這麼多證據,為什麼之前沒有公開,直到現在才召開發布會呢?”
吳倩回答道:“之前我們一直在收集更全麵的證據,確保能夠將整個陰謀完整地呈現給大家。而且,我們也擔心過早公開會打草驚蛇,讓幕後黑手有機會銷毀證據。”
另一個王濤的支持者見狀,又試圖轉移話題:“就算這些證據是真的,那也不能證明對項目造成了實質性的損害,說不定隻是你們誇大其詞。”
吳倩立刻回應:“項目因為機密泄露,導致進度延誤,合作夥伴紛紛產生疑慮,這難道還不是實質性的損害嗎?我們有詳細的項目進度報告,以及合作夥伴的反饋記錄,都可以證明這一點。”說著,大屏幕上又出現了相關的文件資料。
隨著吳倩不斷地展示證據和有力反駁,台下原本持懷疑態度的公眾代表們,也開始逐漸傾向於相信吳倩所說的話。他們的表情從最初的質疑,慢慢變成了憤怒,對王濤等人的行為表示不滿。
然而,王濤的支持者們依舊不肯罷休。一個穿著花哨的年輕人站起來大聲喊道:“你們這是在誤導公眾,肯定還有其他不可告人的目的!”
吳倩看著他,眼神堅定地說:“我們的目的隻有一個,就是揭露真相,讓那些破壞公平競爭、損害他人利益的人受到應有的懲罰。如果你們認為這些證據還不夠,我還有更多可以展示。”
在這場激烈的交鋒中,吳倩憑借著充分的準備和冷靜的應對,暫時占據了上風。但王濤的支持者們顯然不會輕易放棄,他們像困獸猶鬥一般,不斷地拋出各種質疑,試圖擾亂發布會的節奏。發布會現場的氣氛如同暴風雨中的海麵,波濤洶湧,發布會能否繼續順利進行,成功揭露真相,所有人都拭目以待。
喜歡豪門職場逆途請大家收藏:()豪門職場逆途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