維修通道的金屬台階在腳下發出“嘎吱”的呻吟,每向下走一步,周圍的空氣就更冷一分。我攥緊手電筒,光柱在前方的黑暗中劃出一道明亮的軌跡,照亮了通道兩側斑駁的牆壁——上麵布滿了黑色的灼燒痕跡,有的地方還殘留著未清理的金屬碎片,顯然是當年火災留下的印記。
身後的警報聲已經減弱,但巡邏機器人的履帶聲仍像幽靈般在船塢深處回蕩,提醒著我危險尚未解除。係統的導航光幕始終亮在視網膜邊緣,紅色的箭頭牢牢鎖定著“老兵”號的方向,像一束永不熄滅的指引燈,在這片死寂的鋼鐵迷宮裡為我開辟出一條生路。
“宿主已進入船塢核心區域,距離‘老兵’號還有100米,注意規避左側坍塌的金屬支架,右側通道存在積水,深度約30厘米。”係統的機械音比平時更輕,仿佛怕驚擾了這片沉睡的廢墟。
我按照提示調整路線,側身繞過一堆傾斜的鋼管——這些鋼管曾是船塢的維修架,如今卻像枯樹枝般雜亂地堆在地上,有的鋼管表麵還掛著殘破的電纜,在風中輕輕晃動,影子投在牆壁上,像張牙舞爪的怪物。
穿過通道儘頭的鐵門時,我下意識地放慢了腳步。門軸早已生鏽,推開時發出“吱呀”的巨響,在空曠的船塢裡激起悠長的回聲。當我終於踏出通道,眼前的景象讓我瞬間屏住了呼吸,連手電筒的光柱都忘了移動——
這是一個足以容納十艘大型星艦的巨型空間,穹頂高得望不見頂,隻有幾處破損的天窗漏進微弱的月光,在地麵上投下細碎的銀斑。數十艘廢棄的艦船像沉默的巨人,錯落有致地停泊在船塢兩側,有的船身斷裂成兩截,暴露在外的引擎艙還殘留著焦黑的痕跡;有的艙門敞開著,裡麵漆黑一片,仿佛張著嘴等待獵物的巨獸;還有的船身上布滿了彈孔,金屬碎片散落在周圍,像是凝固的戰場遺跡。
空氣中彌漫著濃鬱的金屬鏽味、機油味和潮濕的黴味,混合成一種獨屬於“星艦墳墓”的氣息。風從天窗吹進來,穿過艦船的殘骸,發出“嗚嗚”的聲響,像無數亡魂在低聲嗚咽。我站在原地,渺小得像一粒塵埃,第一次真切地感受到“廢棄”二字的沉重——這些曾在星海中乘風破浪的鋼鐵之軀,如今卻隻能在黑暗中慢慢鏽蝕,等待被徹底遺忘。
“係統,‘老兵’號在哪裡?”我輕聲問道,聲音在空曠的船塢裡顯得格外單薄。眼前的艦船太多,每一艘都破敗不堪,我根本分不清哪一艘才是我要找的“開拓者”級探索艦。
“檢測到‘老兵’號位於船塢正中央區域,坐標已更新至導航光幕,宿主沿當前通道直走50米即可看到。”係統的提示音剛落,視網膜上的紅色箭頭突然轉向,指向船塢最深處的陰影裡。
我握緊手電筒,加快腳步向前走。路過一艘小型訓練艦時,我忍不住停下腳步——船身上“學院訓練艦t07”的字樣還依稀可見,駕駛艙的玻璃已經碎裂,裡麵的操縱杆歪歪扭扭地掛在控製台旁,像一隻斷了的手臂。這讓我想起自己在模擬艙裡無數次“墜毀”的場景,心裡泛起一絲複雜的情緒——或許,我和這些廢棄的艦船一樣,都曾被當作“無用的廢品”,卻還在倔強地尋找著存在的意義。
繼續向前走了大約50米,前方的陰影裡漸漸浮現出一個龐大的輪廓。我放慢腳步,手電筒的光柱緩緩向上移動,一點點勾勒出那艘船的模樣——
那是一艘長度約25米的星艦,比周圍的訓練艦整整大了一圈,船身呈流線型,即使布滿鏽跡,也能看出當年的優雅線條。船頭是尖銳的探測艙,雖然表麵凹陷了一大塊,露出裡麵的金屬框架,但依舊保持著向前衝刺的姿態,像一頭準備捕獵的雄鷹。船身兩側各有一個巨大的引擎接口,直徑約3米,邊緣的金屬已經氧化發黑,接口內部空蕩蕩的,隻剩下幾根裸露的線路,像斷了的血管。
最讓我震撼的是船身側麵的標識——雖然大部分已經被鏽跡覆蓋,但我還是能辨認出“老兵”兩個字,字體蒼勁有力,下方還有一行更小的字樣:“開拓者級首艦,星際曆329年下水”。這就是係統所說的“老兵”號,參與過銀河邊緣探索計劃的傳奇探索艦,如今卻像一頭沉睡的巨獸屍體,靜靜地躺在這片廢墟裡。
“這就是‘老兵’號……”我忍不住輕聲感歎,心臟在胸腔裡瘋狂跳動。我曾在理論課的課本上見過“開拓者”級探索艦的圖片,那時的它銀灰色的船身閃閃發光,引擎噴射著淡藍色的火焰,在星海中威風凜凜。可眼前的“老兵”號,卻完全是另一副模樣——船身布滿了大小不一的破洞,有的地方甚至能看到裡麵的船艙結構;鏽跡像褐色的藤蔓,爬滿了整個船身,將原本的銀灰色覆蓋得嚴嚴實實;船尾的推進器外殼已經不見了,隻剩下一個巨大的空洞,像一張張開的嘴,無聲地訴說著當年的輝煌與落寞。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我慢慢靠近“老兵”號,手電筒的光柱掃過船身的每一個角落。在船身中部,我發現了一個巨大的撞擊痕跡,直徑約5米,周圍的金屬嚴重變形,顯然是受到過劇烈的外力撞擊。這讓我想起老鄭的話——“老兵”號在銀河邊緣探索任務中出了事故,難道就是因為這次撞擊?
“係統,掃描‘老兵’號的整體結構,評估其可修複性。”我在心裡問道,雖然眼前的景象讓我有些失望,但還是抱著一絲期待。
淡藍色的掃描光線從掌心紋路射出,籠罩住整個“老兵”號。視網膜上瞬間彈出詳細的結構分析圖,紅色的區域代表“嚴重損壞,無法修複”,黃色區域代表“受損,需更換零件”,綠色區域代表“基本完好”。我仔細一看,心裡頓時涼了半截——整個船身的紅色區域占了60,包括引擎艙、導航係統和部分船體結構;黃色區域占了30,主要是船員艙和儲物艙;隻有10的綠色區域,集中在船首的探測艙和部分船體框架。
“‘老兵’號當前整體完好度:12,核心係統引擎、導航、能源)損壞率90,船體結構損壞率60,可修複性評估:★★極低),需更換至少50的核心零件,且部分‘開拓者’級專屬零件已停產,獲取難度極高。”係統的評估結果像一盆冷水,澆滅了我心中的期待。
“這玩意真的能飛?”我忍不住苦笑,看著眼前破敗的“老兵”號,心裡充滿了懷疑。引擎沒了,導航係統壞了,船體到處是破洞,就算有足夠的零件,也需要專業的維修團隊和先進的設備才能修複,憑我一個人,還有那些從垃圾場裡找到的廢棄零件,根本不可能讓它重新飛起來。
我走到“老兵”號的引擎接口旁,伸手摸了摸裡麵的線路。金屬表麵的鏽跡蹭在手上,留下一層褐色的粉末。我試著輕輕拉了拉一根線路,線路瞬間斷裂,掉在地上發出“叮當”的聲響。這讓我更加沮喪——連最基礎的線路都已經老化到這種程度,更彆說那些複雜的核心部件了。
就在我準備放棄的時候,手電筒的光柱無意間掃過船首的探測艙。我發現探測艙的艙門雖然緊閉,但邊緣沒有明顯的損壞,似乎還能打開。我心裡一動,走到探測艙門前,仔細觀察——艙門表麵有一個圓形的密碼鎖,雖然布滿鏽跡,但按鍵上的數字還依稀可見。
“係統,能破解這個密碼鎖嗎?探測艙裡可能保存著‘老兵’號的航行記錄或其他重要數據。”我在心裡問道,抱著最後一絲希望。
“檢測到密碼鎖為星際曆329年聯邦軍工標準鎖,加密等級較低,係統可嘗試破解,破解時間預計10分鐘。”係統的提示音讓我重新燃起了期待,“破解過程中可能會觸發探測艙的內部警報,宿主需做好應對準備。”
“開始破解吧!”我毫不猶豫地說道。就算探測艙裡沒有重要數據,至少也能讓我更了解“老兵”號的過去,說不定能找到一些關於銀河邊緣探索計劃的線索,這對我來說已經足夠了。
係統開始破解後,我靠在探測艙門上,抬頭望著“老兵”號的船身。月光從天窗漏進來,照在鏽跡斑斑的金屬上,泛著淡淡的銀光。我想起自己從入學到現在的經曆——被嘲笑、被勸退、在垃圾場裡翻找零件、綁定係統、夜探廢船塢……一路走來,充滿了挫折和困難,卻也讓我越來越堅定。
或許,“老兵”號和我一樣,雖然看起來破敗不堪,卻還藏著不為人知的力量。就算它現在無法飛翔,就算修複它的道路無比艱難,我也不想放棄。就像係統說的,“垃圾”也能變廢為寶,“廢柴”也能逆襲成強者。
“老兵,你到底藏著多少秘密?”我輕聲問道,仿佛在和這艘沉睡的星艦對話,“不管你能不能重新飛起來,我都會儘力一試。因為我知道,我們都不想被永遠當作‘廢品’。”
就在這時,係統的提示音突然響起:“密碼鎖破解成功!探測艙門已解鎖,可手動打開。檢測到艙內存在微弱的能量信號,可能有未完全損壞的電子設備。”
我心裡一喜,連忙握住探測艙門的把手,用力向外拉。艙門發出“嘎吱”的聲響,緩慢地向外側打開,一股塵封已久的氣息撲麵而來,帶著淡淡的紙張和金屬的味道。
我舉起手電筒,向探測艙內照去——裡麵的空間比我想象中更大,大約有10平方米,左側是一排控製台,上麵布滿了灰塵,有的屏幕已經碎裂,有的按鈕還保持著按下的狀態;右側是幾個金屬櫃子,櫃門緊閉,上麵貼著“航行記錄”“設備參數”的標簽;正中央是一個巨大的探測屏幕,雖然表麵有一道裂痕,但整體完好,似乎還能使用。
“這裡麵真的有航行記錄!”我激動得差點叫出聲,快步走進探測艙,小心翼翼地走到金屬櫃子前。我試著打開第一個櫃子,櫃門沒有鎖,輕輕一拉就開了——裡麵整齊地擺放著一疊疊紙質文件,雖然紙張已經泛黃,但上麵的字跡還依稀可見。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拿起最上麵的一份文件,標題是“銀河邊緣探索計劃——‘老兵’號航行日誌,星際曆335年第12周”。我的心跳瞬間加快,這是“老兵”號參與探索任務時的航行日誌!裡麵一定記錄著關於未知星域和異常能量信號的詳細信息,這對我來說,比任何星艦零件都更有價值。
就在我準備翻開日誌的時候,探測艙外突然傳來一陣“哢嗒哢嗒”的聲響——是巡邏機器人的履帶聲!而且越來越近!我心裡一緊,連忙關掉手電筒,躲到金屬櫃子後麵,屏住呼吸,聽著外麵的動靜。
機器人的履帶聲在“老兵”號周圍停了下來,緊接著傳來“滋滋”的電流聲,顯然是機器人的探測儀正在掃描周圍的環境。我緊緊貼著櫃子,手心全是冷汗,心裡暗暗祈禱機器人不要發現探測艙裡的我。
過了大約一分鐘,機器人的履帶聲漸漸遠去,顯然沒有發現異常。我鬆了一口氣,癱坐在地上,後背已經被冷汗浸濕。剛才的緊張讓我差點忘了,自己還在危險的船塢裡,隨時可能被巡邏機器人發現。
我看了看手裡的航行日誌,又看了看探測艙裡的控製台,心裡充滿了矛盾——繼續留在探測艙裡,可能會找到更多有價值的信息,但也麵臨著被機器人發現的風險;現在離開,雖然安全,卻要放棄眼前的“寶藏”。
“係統,有沒有辦法在不被機器人發現的情況下,帶走這些航行日誌和可能有用的電子設備?”我在心裡問道,希望係統能給我一個兩全其美的辦法。
“檢測到船塢後門方向50米處有一個廢棄的維修工具箱,內部空間足夠容納航行日誌和小型電子設備,且工具箱材質為鉛合金,可屏蔽機器人的探測信號。宿主可將物品暫時存放在工具箱內,待機器人離開船塢後再回來取走。”係統的提示音讓我眼前一亮,這無疑是目前最安全的辦法。
我沒有絲毫猶豫,快速將金屬櫃子裡的航行日誌和幾個看起來還能用的小型電子設備一個數據記錄儀、一塊備用電池)裝進背包裡,然後按照係統的導航,悄悄離開了探測艙,朝著船塢後門的方向跑去。
路過“老兵”號的船身時,我忍不住回頭望了一眼——月光下,它的龐大身軀依舊像一頭沉睡的巨獸,卻在我心裡留下了不一樣的印記。或許,它現在還隻是一堆破敗的廢鐵,但總有一天,我會讓它重新站起來,重新翱翔在浩瀚的星海中。
船塢後門的維修工具箱果然像係統說的那樣,材質為鉛合金,內部空間足夠大。我將背包裡的航行日誌和電子設備小心翼翼地放進工具箱,鎖好箱子,然後記下工具箱的位置,轉身朝著船塢外的方向跑去。
離開船塢的時候,天已經蒙蒙亮了。東方的天空泛起一絲魚肚白,遠處的星艦學院漸漸傳來起床的鈴聲。我回頭望了一眼第七船塢的方向,心裡充滿了期待——“老兵”號的秘密才剛剛揭開一角,而我的星海冒險,才真正開始。
雖然“老兵”號看起來還無法修複,雖然未來的道路依舊充滿挑戰,但我知道,隻要我不放棄,隻要我繼續在“垃圾”裡尋找價值,總有一天,我會實現自己的夢想,駕駛著屬於自己的星艦,帶著“老兵”號的榮耀,翱翔在璀璨的星海中。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