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老兵”號引擎艙回到船塢地麵時,夜色已深到幾乎看不清遠處的輪廓。我靠在冰冷的船體外殼上,大口喘著粗氣,背包裡的引擎控製模塊和應急電池沉甸甸的,壓得肩帶深深陷進衣服裡——這趟探索收獲滿滿,卻也耗儘了我大半體力,尤其是在重力失效的艙室裡像攀岩一樣移動,手臂肌肉現在還在隱隱發顫。
“係統,標記‘老兵’號艦橋的位置,生成最優前往路線。”我在心裡默念,指尖的淡藍色紋路微微閃爍,視網膜上很快彈出一張模糊的星艦內部藍圖——這是係統根據“老兵”號基礎結構數據庫生成的導航圖,藍色線條標注著從貨運艙到艦橋的路線,可大部分區域都覆蓋著“未知”的灰色陰影,顯然連係統都無法完全掌握這艘二十年老艦的內部結構。
“當前最優路線:貨運艙→中層通道→船員休息區→指揮通道→艦橋,全程約200米,但中層通道存在坍塌風險,指揮通道入口可能被鎖死,需宿主隨時準備繞路。”係統的機械音帶著一絲不確定,“藍圖數據缺失40,導航僅作參考,建議宿主結合‘超空間破爛感應’實時掃描障礙物。”
我盯著藍圖上斷斷續續的藍色線條,心裡泛起一絲不安——200米的距離,在正常星艦裡幾分鐘就能走到,可在這艘處處是障礙的廢棄艦船上,不知道要耗費多少時間。但艦橋是“老兵”號的核心控製區域,那裡不僅有主控製台,還可能保存著完整的航行日誌和核心係統數據,是揭開“能源核心異常”真相的關鍵,無論多難都必須去。
第二天一早,我帶著修複能源核心碎片的工具和新購買的磁力靴昨晚花了150星幣從黑市淘來的二手貨),再次潛入第七船塢。穿上磁力靴的瞬間,腳底傳來輕微的吸附感,踩在“老兵”號的金屬甲板上,再也不用擔心飄起來,移動起來方便了許多。
推開貨運艙的艙門,熟悉的機油味和黴味再次撲麵而來。我激活磁力靴,沿著昨天探索過的通道向中層通道移動。通道兩側的壁板依舊破敗,裸露的線纜在風中輕輕晃動,手電筒的光束掃過地麵,偶爾能看到散落的金屬零件,大多是當年船員緊急撤離時遺落的。
走到中層通道入口時,眼前的景象讓我停下了腳步——通道入口被一堆坍塌的金屬支架和破碎的壁板完全堵住,鏽跡斑斑的鋼管交錯在一起,像一道無法逾越的屏障。我用手推了推最上麵的一根鋼管,紋絲不動,顯然靠蠻力無法清理。
“係統,掃描坍塌區域,看看有沒有可繞路的通道。”我在心裡問道,手電筒的光束在坍塌物上反複移動,希望能找到一絲縫隙。
“檢測到坍塌區域左側存在一個廢棄的維修通道,直徑約80厘米,可容宿主側身通過,通道儘頭連接船員休息區,與原路線一致。”係統的提示音剛落,視網膜上的藍圖就更新了路線,在坍塌區域左側標注出一個紅色的入口。
我順著提示找到維修通道的入口——那是一個隱藏在壁板後的圓形洞口,邊緣布滿了鋒利的金屬毛刺,顯然很久沒有人使用過。我從背包裡掏出工兵鏟,小心地清理掉洞口的灰塵和碎屑,然後側身鑽了進去。
維修通道內部狹窄而黑暗,隻能容一個人緩慢移動。牆壁上每隔幾米就有一個小型檢修口,透過檢修口能看到通道外的中層通道——裡麵堆滿了坍塌的金屬零件,有的地方還在滴水,發出“嗒嗒”的聲響,在寂靜的通道裡格外清晰。
我沿著維修通道緩慢前進,心裡時刻警惕著——通道壁上的金屬毛刺隨時可能劃破衣服,頭頂的管道也可能突然滴落腐蝕性液體。走了大約十分鐘,前方突然傳來一陣“滋滋”的電流聲,手電筒的光束掃過去,發現是一根裸露的線纜搭在通道壁上,正冒著微弱的火花。
“警告!檢測到裸露線纜存在漏電風險電壓220v),接觸後可能導致電擊,建議宿主使用絕緣工具將線纜挑開。”係統的警報聲響起,我連忙從背包裡掏出絕緣手套和絕緣鉗,小心翼翼地靠近線纜——這根線纜連接著通道頂部的應急燈,雖然大部分應急燈已經損壞,但殘留的電流依舊危險。
我戴上絕緣手套,用絕緣鉗輕輕將線纜挑離通道壁,然後用絕緣膠帶將裸露的銅芯包裹好。處理完線纜,我鬆了一口氣,繼續向通道儘頭移動。又走了大約五分鐘,前方終於出現了光亮——是維修通道的出口,連接著船員休息區。
推開出口的蓋板,我鑽進船員休息區。這裡比想象中更雜亂,十幾張上下鋪的床鋪東倒西歪,有的床板已經斷裂,露出裡麵的彈簧;床頭櫃上散落著未吃完的壓縮餅乾包裝已經腐爛)、破舊的星圖手冊和個人終端早已無法開機);牆壁上貼著幾張泛黃的照片,大多是船員們在其他星球探索時拍攝的,笑容燦爛,與眼前的破敗形成鮮明對比。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我走到一張相對完整的床鋪前,發現枕頭下藏著一本厚厚的筆記本。我小心翼翼地翻開,裡麵的紙張已經泛黃,字跡卻依舊清晰,是用鋼筆寫的航海日記:
“星際曆347年,第7周:今天終於抵達銀河邊緣的未知星域,探測器發現了一顆富含稀有金屬的星球,船長說這是本次探索任務的重大突破,我們很快就能滿載而歸……”
“星際曆347年,第8周:能源核心的溫度開始異常波動,工程師檢查了好幾次,都沒找到原因,隻能暫時降低功率運行。船長看起來很擔心,我總覺得有不好的事情要發生……”
“星際曆347年,第9周:能源核心突然失控!溫度瞬間飆升到臨界值,船長下令緊急停機,我們被迫放棄探索,準備返回聯邦。可就在返航途中,船體突然發生劇烈震動,好像被什麼東西撞擊了……”
日記寫到這裡突然中斷,後麵的幾頁被撕去,隻剩下殘缺的紙角。我緊緊握著筆記本,心裡的疑惑越來越深——“被什麼東西撞擊”?難道“老兵”號在返航途中遭遇了外星文明或未知天體的襲擊?這會不會才是能源核心徹底失效的真正原因?
我將筆記本小心地放進背包,繼續向指揮通道移動。船員休息區與指揮通道之間隔著一扇金屬門,門楣上寫著“權限驗證”的字樣,中央是一個圓形的密碼鎖,屏幕上顯示著“權限不足”的紅色提示。
“係統,能破解這個密碼鎖嗎?”我在心裡問道,手指在密碼鎖的屏幕上輕輕敲擊,希望能找到漏洞。
“檢測到密碼鎖為聯邦軍工高級權限鎖,加密等級較高,係統當前權限僅能嘗試暴力破解,成功率30,破解時間預計20分鐘,且可能觸發內部警報。”係統的回答讓我猶豫起來——20分鐘的破解時間太長,萬一觸發警報,吸引了巡邏機器人,後果不堪設想。
我圍著金屬門轉了一圈,突然發現門軸處的鏽跡有被撬動過的痕跡。我蹲下身,用手電筒仔細觀察——門軸的固定螺絲已經鬆動,顯然有人之前嘗試過從這裡開門,隻是沒有成功。
我從背包裡掏出螺絲刀,小心地卸下門軸上的固定螺絲。螺絲已經嚴重鏽蝕,每擰一圈都要耗費很大力氣,手心很快就冒出了汗。卸完最後一顆螺絲時,我深吸一口氣,雙手抓住門把手,用力向外拉——金屬門發出“嘎吱”的聲響,緩慢地向外側移動,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
我側身鑽進指揮通道,心裡一陣慶幸——幸好沒有選擇破解密碼鎖,否則不知道要多花多少時間。指揮通道比之前的通道更寬,兩側的壁板上還殘留著當年的標識,大多是“主控製台”“通訊室”“導航室”的方向指引,顯然離艦橋越來越近。
走到指揮通道中段時,前方再次出現了障礙——一扇鎖死的內門。這扇門比之前的金屬門更厚重,表麵印著“艦橋入口”的字樣,中央的電子鎖屏幕漆黑一片,顯然已經完全失效,門把手上還掛著一把生鏽的機械鎖,看起來是當年船員撤離時特意鎖上的。
我掏出撬棍,插入機械鎖的鎖孔,用力向上撬動。“哢嚓”一聲脆響,生鏽的鎖芯被撬開,機械鎖掉在地上。我握住門把手,用力向內側拉——門軸發出“嘎吱”的呻吟,卻依舊紋絲不動,顯然內部的機械結構也已經鏽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