握緊應急數據盒的瞬間,視網膜上的係統光幕突然自動亮起,原本複雜的體檢報告界麵消失,取而代之的是一個簡潔的任務麵板,淡藍色的光暈圍繞著任務標題,顯得格外醒目。係統的機械音也一改之前的“客觀冷漠”,多了一絲類似“導師”的引導感:
“基於‘老兵’號詳細體檢報告,結合宿主當前資源與能力,啟動‘新手教學模式’,發布首個教學任務:【恢複最低限度輔助能源】。任務目標:激活輔助能源機組apu),為‘老兵’號提供基礎照明、環境監測等最低限度能源支持,為後續修複奠定基礎。”
我愣了一下,隨即反應過來——係統這是開始主動引導我修複“老兵”號了!之前麵對密密麻麻的異常指標,我像無頭蒼蠅一樣茫然,而現在,一個明確的任務擺在眼前,瞬間驅散了之前的混亂,心裡湧起一股久違的方向感。
“輔助能源機組apu)是什麼?和應急能源艙有什麼區彆?”我在心裡問道,雖然有了目標,但對任務涉及的設備還完全不了解。
“輔助能源機組apu)是星艦的‘備用心臟’,與應急能源艙的‘臨時供電’不同,apu可實現長時間低功率運轉,主要為星艦基礎係統照明、環境監測、通訊備用通道)提供能源,且能耗較低,適合當前‘老兵’號能源緊缺的狀況。”係統的解釋清晰易懂,光幕上還彈出了apu的三維結構圖,標注著核心部件的位置,“當前‘老兵’號共有2個apu機組,1個位於中層通道左側的apu專用艙室狀態:部分可用),1個位於引擎艙附屬區域狀態:完全損壞),任務優先激活可用的apu機組。”
光幕上的箭頭突然動了起來,從當前宿舍位置出發,沿著學院後巷、第七船塢入口、貨運艙、中層通道,最終指向一個標注著“apu艙室”的紅色圓點,旁邊還實時顯示著距離:“當前距離目標位置1200米,預計步行時間15分鐘,船塢內部移動預計20分鐘。”
“係統還會實時導航?”我驚喜地發現,箭頭會根據路線變化自動調整方向,遇到之前的坍塌通道、鎖死艙門時,還會提前標注“繞行點”,甚至標注出“最佳移動時機”如巡邏機器人經過間隔)。這種清晰的指引,讓我之前對船塢環境的恐懼消散了不少,取而代之的是一種“跟著走就不會錯”的依賴感。
我沒有絲毫猶豫,將應急數據盒放進背包,抓起個人數據板和工具箱,快步走出宿舍。按照係統的導航指引,我沿著學院後巷的陰影前進,避開了巡邏機器人的常規路線——光幕上會提前100米標注出機器人的位置,讓我有足夠時間躲進垃圾桶或廢棄管道後麵。
15分鐘後,我順利抵達第七船塢入口。之前被我切割開的金屬閘門還保持著打開的縫隙,我側身鑽進去,熟悉的腐朽氣息撲麵而來。激活磁力靴,我沿著船塢邊緣向“老兵”號的貨運艙移動,手電筒的光束掃過周圍的廢艦殘骸,係統光幕上的箭頭始終牢牢鎖定著apu艙室的方向,距離數字不斷減少:“800米……600米……400米……”
走到貨運艙門口時,係統突然彈出提示:“檢測到貨運艙內部存在輕微結構鬆動,建議從右側維修通道進入,避免艙門區域可能的零件墜落風險。”我抬頭一看,果然,貨運艙門上方的金屬支架有明顯的傾斜痕跡,幾塊生鏽的金屬板懸在半空,隨時可能掉落。我連忙繞到右側,鑽進之前發現的維修通道,心裡暗自慶幸——要是沒有係統的提醒,說不定會被墜落的零件砸傷。
維修通道內依舊狹窄黑暗,我按照係統標注的“安全點位”移動,避開了之前發現的裸露線纜和尖銳毛刺。光幕上的箭頭會在轉彎處提前閃爍,還會標注出“前方5米有管道滴水,注意防滑”“左側檢修口可短暫休息”等細節提示,像一個經驗豐富的向導,時刻提醒著我周圍的潛在風險。
鑽出維修通道,進入中層通道時,距離apu艙室還有150米。中層通道的坍塌區域依舊擋在前方,係統指引我從左側的備用通道繞行——這是一條比維修通道更窄的通道,僅容一人側身通過,牆壁上布滿了當年的維修記錄塗鴉,有的寫著“今天又修好了該死的管線”,有的畫著簡單的星艦圖案,透著一股當年船員們的生活氣息。
“前方30米左轉,即可到達apu艙室入口,入口處存在一扇鏽死的金屬門,需使用撬棍開啟,建議提前檢查工具狀態。”係統的提示音響起,我停下腳步,從工具箱裡掏出撬棍——這是之前從黑市買來的鈦合金撬棍,之前開啟貨運艙門時已經用過一次,現在檢查發現,撬棍頭部雖然有輕微磨損,但依舊堅固,足以應對鏽死的金屬門。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繼續前進30米,左轉後,一扇半埋在垃圾裡的金屬門出現在眼前——這就是apu艙室的入口。金屬門表麵覆蓋著厚厚的鏽跡,門楣上“apu艙室”的標識已經模糊不清,隻有係統光幕上的紅色圓點確認了這就是目標位置。我蹲下身,清理掉門周圍的垃圾,露出門把手和鎖孔——鎖孔早已鏽死,門把手也無法轉動,顯然隻能用撬棍強行開啟。
我將撬棍插入門把手與門框的縫隙,雙腳蹬在牆壁上,用力向外撬動。“嘎吱——”金屬摩擦的刺耳聲響在通道裡回蕩,鏽跡紛紛落下,金屬門緩緩向外側移動,露出一條狹窄的縫隙。我調整撬棍的位置,再次用力——“哢嚓”一聲,門鎖徹底斷裂,金屬門應聲打開,一股帶著機油味的冷空氣從艙室內湧出。
“apu艙室入口已開啟,當前距離apu機組核心部件10米,艙室內無有害氣體,結構穩定,可安全進入。”係統的提示音讓我鬆了口氣,我握緊手電筒,彎腰鑽進艙室。
apu艙室比我想象中更小,大約隻有15平方米,四周的壁板相對完整,沒有明顯的破損或鏽蝕,顯然當年的火災對這裡影響較小。艙室中央,一個半人高的圓柱形設備靜靜矗立在那裡——這就是輔助能源機組apu),表麵覆蓋著一層薄薄的灰塵,主體呈銀灰色,沒有明顯的損壞痕跡,隻有側麵的幾個接口處有輕微的鏽跡。
“檢測到apu機組主體完好度75,核心部件啟動電機、燃料過濾器、能源輸出接口)僅存在輕微老化,無嚴重損壞,修複難度:★極低),符合‘新手教學任務’難度設定。”係統的光幕上彈出apu機組的詳細檢測報告,核心部件旁都標注著綠色的“正常”或黃色的“輕微老化”,沒有刺眼的紅色“異常”,這是我查看“老兵”號設備以來,第一次看到如此“健康”的檢測結果。
“修複步驟已生成,建議宿主按步驟操作:
1.清理apu機組表麵及接口處的鏽跡需使用細砂紙、除鏽劑,工具箱內已配備);
2.檢查燃料過濾器,更換堵塞的濾芯備用濾芯已在之前的可回收零件中收集,位於工具箱左側夾層);
3.連接應急能源電池使用e90型應急電池,為apu啟動提供初始能量);
4.按下啟動按鈕,觀察apu運行狀態,確認能源輸出是否正常。”
係統的步驟清晰明了,甚至標注出了工具和零件在工具箱中的位置,我幾乎不需要思考,隻需跟著指引操作即可。這種“被安排得明明白白”的感覺,讓我對係統產生了強烈的依賴感——要是沒有這些細致的指引,我就算找到了apu機組,也不知道該從何下手。
我按照步驟,先從工具箱裡拿出細砂紙和除鏽劑,蹲在apu機組旁,小心翼翼地打磨接口處的鏽跡。除鏽劑噴在鏽跡上,發出“滋滋”的聲響,原本褐色的鏽跡漸漸溶解,露出下麵銀灰色的金屬表麵。我用細砂紙輕輕打磨,確保接口處光滑無雜質,避免後續連接時接觸不良。這個過程雖然繁瑣,但係統會實時提示“打磨力度適中,避免損傷接口針腳”“除鏽劑用量剩餘30,注意節約”,讓我操作起來格外安心。
清理完鏽跡,我找到apu機組側麵的燃料過濾器——這是一個圓柱形的部件,表麵有透明的觀察窗,能看到裡麵的濾芯已經被黑色的雜質堵塞。我用扳手小心地擰下過濾器外殼,取出裡麵的舊濾芯,從工具箱左側夾層裡拿出備用濾芯——這是之前在船員休息區的廢棄工具箱裡找到的,當時係統提示“可能用於燃料過濾設備”,沒想到現在真的派上了用場。
更換完濾芯,我將過濾器外殼重新擰緊,然後從背包裡掏出e90型應急電池,找到apu機組正麵的備用電源接口,輕輕插入——“哢嗒”一聲,電池成功接入,接口處亮起一道微弱的綠光,證明初始能源已經接通。
最後一步,啟動apu機組。我深吸一口氣,伸出手,按下了apu機組頂部的紅色啟動按鈕。按鈕按下的瞬間,機組內部傳來“嗡嗡”的輕微聲響,像沉睡的機器正在緩緩蘇醒。幾秒鐘後,機組表麵的指示燈依次亮起:先是綠色的“電源接通”燈,然後是黃色的“自檢中”燈,最後,紅色的“故障警告”燈沒有亮起,取而代之的是藍色的“正常運行”燈!
“apu機組啟動成功!當前輸出功率:500最低功率模式),可支持基礎照明係統10盞應急燈)、環境監測係統溫度、濕度、氧氣濃度檢測)、通訊備用通道短距離信號接收)運行,預計續航時間:72小時基於當前應急電池容量)。”係統的提示音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欣慰”,光幕上彈出apu機組的實時運行數據,各項指標都顯示“正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更讓我驚喜的是,隨著apu機組的啟動,艙室頂部的應急燈突然亮起,發出柔和的白光,照亮了整個apu艙室,甚至能看到通道儘頭的光線。我走出艙室,沿著中層通道向貨運艙方向走去,發現沿途的應急燈都依次亮起,原本漆黑的通道變得明亮起來,再也不需要依賴手電筒的光束。
環境監測係統也開始工作,光幕上實時顯示著周圍的環境數據:“當前區域溫度:22c,濕度:45,氧氣濃度:20.1,無有害氣體,環境安全等級:高。”這些數據讓我心裡格外踏實,之前對“老兵”號內部環境的擔憂,也隨著這些正常數據漸漸消散。
我站在中層通道中央,看著周圍亮起的應急燈,聽著apu機組傳來的輕微“嗡嗡”聲,心裡充滿了前所未有的成就感。這是我第一次獨立完成“老兵”號的修複任務,雖然隻是激活了輔助能源機組,恢複了最低限度的能源支持,但這是一個全新的開始——有了基礎能源,後續修複導航係統、生命維持係統時,就能更方便地使用設備,不用再擔心能源不足的問題。
“係統,這就是‘能源優先’的意義嗎?”我在心裡問道,終於明白為什麼係統會將這個任務作為第一個教學內容。
“能源是星艦的‘血液’,沒有能源,任何係統都無法運轉,任何修複都無從談起。”係統的機械音恢複了之前的客觀,卻多了一絲“傳道授業”的意味,“‘能源優先’是星艦修複的核心原則,也是‘新手教學模式’的第一課。宿主需牢記:無論麵對多麼複雜的修複任務,優先確保能源供應,才能為後續工作奠定基礎。”
我點點頭,將這句話默默記在心裡。之前麵對“老兵”號的千瘡百孔,我總是想著“先修複最重要的引擎”“先搞定導航係統”,卻忽略了最基礎的能源問題。現在才明白,沒有能源,再重要的係統也隻是一堆無法運轉的廢鐵。
就在這時,係統光幕上彈出新的提示:“教學任務【恢複最低限度輔助能源】已完成,任務獎勵:解鎖‘能源管理’初級技能可優化能源分配,降低能耗),獲得‘apu機組維修手冊’包含常見故障排查、功率調節方法)。後續教學任務將在宿主完成當前準備工作讀取應急數據盒)後發布,請宿主繼續推進計劃。”
任務獎勵的出現,讓我更加興奮。“能源管理”技能能優化能耗,意味著apu機組的續航時間能更長;維修手冊則能讓我更深入地了解apu機組,為後續的維護和功率提升做準備。這些獎勵雖然不直接涉及星幣或零件,卻對長遠修複計劃有著重要的意義。
我看了看時間,已經是上午十點。按照計劃,接下來需要去黑市找老疤,幫他修複廢棄數據終端,換取數據讀取器的借用權限,以便讀取應急數據盒的內容。有了apu機組提供的基礎能源,“老兵”號內部暫時安全,我可以放心地離開船塢,去處理數據盒的事情。
離開apu艙室前,我最後看了一眼正在平穩運行的機組,藍色的“正常運行”燈在白光下格外醒目,像是在向我告彆。我在心裡默念:“好好運轉,等我回來,我們繼續修複下一個係統。”
沿著亮起應急燈的通道,我快步走出“老兵”號的貨運艙,向船塢入口移動。陽光透過船塢頂部的天窗灑進來,照在明亮的通道裡,讓我心裡充滿了希望。有了係統的引導,有了明確的任務目標,有了第一個修複成功的係統,我不再像之前那樣迷茫和恐懼。
我是雷諾,是“老兵”號的臨時船長,是正在跟著係統學習星艦修複的“新手破爛王”。雖然修複之路依舊漫長,但每完成一個小任務,每激活一個小係統,都讓我離最終目標更近一步。而係統教給我的“能源優先”原則,也將成為我未來修複路上的重要指引。
接下來,就去幫老疤修複數據終端,讀取應急數據盒裡的秘密吧。我相信,那裡一定藏著能讓“老兵”號重生的關鍵線索。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