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防炮預熱完成的提示音剛落,光幕上突然彈出刺眼的紅色警報:“火控係統檢測失敗!核心芯片因長期鏽蝕短路,無法啟動自動瞄準功能,僅支持手動操控炮塔旋轉與俯仰,瞄準需依賴外部攝像頭畫麵與機械準星十字刻痕)校準!”
火控失效?我盯著警報提示,心臟瞬間沉了下去。之前隻關注能源接駁的風險,卻忘了這門近防炮已經沉寂二十年,火控係統早已在歲月裡鏽蝕報廢。手動瞄準——意味著要通過兩個布滿雪花點的外部攝像頭,操控鏽跡斑斑的炮塔,將機械準星的十字刻痕精準對準80米外直徑僅50厘米的能量節點,這難度不亞於在顛簸的船上用筷子夾起一粒移動的米粒。
“外部攝像頭狀態:艦首1號攝像頭主視角)畫麵分辨率800x600,因鏡頭磨損與灰塵覆蓋,畫麵清晰度僅30,存在15的畸變;2號攝像頭輔助視角)畫麵存在間歇性卡頓每秒35幀),但無畸變,可用於校準主視角偏差。”係統的光幕分屏顯示兩個攝像頭畫麵:主視角裡,磁力鎖大門的輪廓模糊不清,能量節點的藍光像一團朦朧的光暈,根本看不清具體邊界;輔助視角雖然能勉強分辨節點形狀,卻每隔幾秒就卡住,畫麵定格在某個瞬間,等恢複時又偏移了原位置。
我深吸一口氣,將數據板放在炮塔操控台旁——操控台是臨時搭建的,由一個生鏽的搖杆和兩個旋鈕組成:搖杆控製炮塔水平旋轉左右),左側旋鈕調節俯仰角度上下),右側旋鈕調整攝像頭焦距。我握住搖杆,指尖能感受到內部齒輪的滯澀感,每推動一毫米,都要克服鐵鏽產生的阻力,仿佛在操控一台即將散架的古董機器。
“先通過輔助視角粗調炮塔方向,將能量節點納入主視角畫麵。當前炮塔初始角度:水平偏左15°,俯仰偏低8°,需向右旋轉15°,向上調整8°。”係統的機械音像精準的導航,我緩慢推動搖杆向右——“咯吱”一聲,炮塔底部傳來金屬摩擦的刺耳聲響,主視角畫麵裡的模糊輪廓開始緩慢向右移動,速度慢得像蝸牛爬行。
就在主視角即將捕捉到能量節點時,輔助視角突然卡頓,畫麵定格在大門左側的廢棄支架上。我不得不停下操作,緊盯著輔助視角的進度條——3秒、5秒、7秒,畫麵終於恢複,卻發現主視角已經因為搖杆的慣性多移動了2°,能量節點再次移出畫麵邊緣。
“該死!”我低罵一聲,不得不向左微調搖杆,重新將節點拉回視野。這種反複的調整讓我煩躁不已,手心的汗水讓搖杆變得越來越滑,每一次卡頓都像在故意捉弄我,將好不容易靠近的準星再次拉開距離。
無人機的乾擾也在此時加劇——通道後方傳來“嗡”的一聲,一架pd02無人機突然突破之前的隱蔽區域,向艦首方向飛來,機身底部的掃描燈掃過近防炮炮塔,藍色的能量示警光束擦著炮管飛過,在艙壁上留下一道焦痕。
“無人機pd02進入攻擊範圍,正在向炮塔發起騷擾攻擊,需優先規避,避免炮塔被擊中導致機械卡滯!”係統的警報音尖銳刺耳,我不得不暫時放棄瞄準,推動搖杆讓炮塔向左旋轉5°,避開無人機的攻擊路線。光束再次襲來,這次擊中了艦首的觀測窗,玻璃裂紋瞬間擴大,主視角畫麵的雪花點變得更密集,原本就模糊的節點幾乎要與背景融為一體。
“必須儘快解決這架無人機,否則根本無法專注瞄準!”我咬著牙,目光掃過操控台——右側有一個“應急射擊”按鈕,雖然無法精準瞄準,卻能通過彈幕逼退無人機。我深吸一口氣,在無人機再次俯衝時,按下按鈕——近防炮發出“嗒嗒”的試射聲,幾發子彈擦著無人機機身飛過,雖然沒有擊中,卻讓它受驚般向後撤退,暫時退出了攻擊範圍。
危機暫時解除,我重新將注意力放回瞄準上。這次我改變策略:用主視角跟蹤節點大致位置,借助輔助視角的短暫清晰畫麵快速校準。當輔助視角恢複時,我立刻記住節點在畫麵中的坐標,在卡頓的間隙裡,根據主視角的偏移量微調搖杆——這種“記憶瞄準”的方式雖然笨拙,卻比之前的反複調整效率更高。
炮塔緩慢向右旋轉,俯仰角度也在逐漸上調。主視角裡,能量節點的藍光越來越清晰,終於能勉強分辨出菱形的輪廓。我轉動右側旋鈕,將攝像頭焦距調至最大——畫麵瞬間放大,節點的細節卻因為分辨率不足變得更加模糊,邊緣像被打上了一層馬賽克,隻能通過輔助視角的清晰幀確認十字刻痕的對齊情況。
“當前炮塔水平偏差3°,俯仰偏差2°,十字刻痕與節點中心偏移約10厘米,需向右微調3°,向上微調2°。”係統的實時校準數據在光幕上跳動,我屏住呼吸,將搖杆向右推動極小的幅度——這次沒有慣性偏移,主視角裡的十字刻痕緩慢向節點靠近,輔助視角恰好恢複,顯示刻痕已經對準節點左側邊緣。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還差一點!”我握緊旋鈕,輕輕向上轉動——俯仰角度每調整0.5°,就停頓一次,觀察輔助視角的反饋。當輔助視角再次恢複時,十字刻痕的中心終於與能量節點的藍光重疊,雖然因為畫麵模糊無法完全確認是否精準對齊,但這已是當前能做到的最佳狀態。
“十字刻痕已大致覆蓋能量節點,因畫麵分辨率限製,無法精確確認中心點對齊,射擊命中概率約65,建議立即擊發,避免無人機再次乾擾或apu能源不足。”係統的建議讓我不再猶豫——apu能源讀數已經降至43,負載持續維持在600,溫度也升至48c,再拖延下去,很可能連一次射擊的能源都無法保障。
我深吸一口氣,手指懸在“擊發”按鈕上方,目光死死盯住主視角畫麵——十字刻痕在雪花點中微微晃動,能量節點的藍光像一團跳動的火焰。無人機的嗡鳴聲再次從後方傳來,這次似乎有更多無人機正在集結,支援部隊的腳步聲也越來越近,時間已經不允許我再追求更高的精準度。
“係統,確認炮塔角度鎖定,apu能源穩定,近防炮處於待發狀態?”我最後一次確認,聲音因為緊張而有些顫抖。
“炮塔角度已鎖定,apu當前能源43,可支持一次單發點射,近防炮擊發機構無卡滯風險,射擊準備就緒。”
指尖落下,按下“擊發”按鈕的瞬間,我閉上眼睛,腦海裡閃過無數畫麵:從第一次登上“老兵”號的絕望,到修複apu的喜悅;從接駁線路的緊張,到躲避無人機的驚險。這一槍,不僅是為了打開大門,更是為了我們這幾天的掙紮與堅持。
“砰!”
近防炮的轟鳴聲震耳欲聾,炮塔向後劇烈後座,我感覺自己被一股巨大的力量推向後方,後背重重撞在操控台邊緣,疼痛讓我瞬間清醒。主視角畫麵因為震動變得一片混亂,雪花點覆蓋了整個屏幕,隻能隱約看到一道火光從炮口射出,向磁力鎖大門飛去。
“子彈命中!已擊中能量節點區域!正在檢測磁力鎖狀態……”係統的聲音帶著一絲急促,我掙紮著爬起來,看向輔助視角——畫麵雖然依舊卡頓,卻能清晰看到能量節點所在的位置出現了一個黑洞,藍光瞬間熄滅,整個磁力鎖的燈光開始瘋狂閃爍,像短路的電路般發出“滋滋”的電流聲。
“檢測到磁力鎖能量係統崩潰!各模塊陸續斷電,大門開始解鎖,預計15秒後完全打開!”係統的播報聲讓我鬆了口氣,緊繃的身體瞬間放鬆,後背的衣服已經被冷汗浸透,卻絲毫感覺不到寒冷——我們做到了!用手動瞄準這種最原始的方式,在無人機乾擾和畫麵模糊的雙重困境下,成功擊中了目標!
就在這時,通道後方傳來密集的槍聲和呼喊聲——地麵支援部隊終於突破了之前的隱蔽區域,向艦首方向衝來,最前麵的士兵已經能通過觀測窗的裂紋看到我們的身影。
“推進器功率提升至80!立即向大門衝刺!apu能源已降至40,需在大門完全打開後立即切斷武器係統供電,節省能源用於後續撤離!”我嘶吼著下達指令,手指在數據板上快速操作,推進器的嗡鳴聲再次拔高,船體拖著疲憊的身軀,向著即將打開的大門衝去。
炮塔的餘熱還在空氣中彌漫,近防炮的炮管因為後坐力出現了輕微變形,卻依舊保持著瞄準的姿態,像一位完成使命的戰士,靜靜地守護著我們的逃生之路。我回頭望了一眼操控台,那個臨時搭建的搖杆和旋鈕上還殘留著我的汗水,它們見證了這場艱難的手動瞄準,也見證了我們向自由邁出的關鍵一步。
大門緩緩向兩側打開,漆黑的太空和漂浮的垃圾碎片映入眼簾,像一幅充滿未知卻又無比誘人的畫卷。“老兵”號的艦首穿過大門的瞬間,我知道,這場曆時數天的逃亡終於迎來了曙光,而我們的星海冒險,也將在這片浩瀚的垃圾帶中,開啟新的篇章。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