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型備用電池的指示燈在操控台下方微弱閃爍,1.21的電量像一粒火種,在“老兵”號的絕境中點亮了微光。雷諾盯著數據板上“每小時充電0.08”的字樣,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屏幕——按照這個速度,想要攢夠驅動焊接工具10分鐘的2.4電量,需要整整15小時,可他們距離01殘骸隻剩9小時,抵達後修複艦體、拆解殘骸資源都需要電力支持,這點能源遠遠不夠。
“必須加快充電速度……否則一切都是空談。”雷諾喃喃自語,目光重新落在損傷評估報告的“微型備用電池”部分——報告提到電池的充電來自“艦體頂部的微型太陽能電池板陣列”與“溫差發電模塊”,其中太陽能充電占比更高0.05小時),若能修複太陽能電池板的連接問題,或許能大幅提升充電效率。
他立刻在數據板上輸入指令:“係統,分析太陽能電池板陣列當前狀態,是否存在可修複的連接故障?”
屏幕上的加載圖標旋轉片刻後,彈出詳細分析結果:【微型太陽能電池板陣列總計12塊,單塊麵積0.04㎡,總覆蓋麵積0.48㎡)位於艦體頂部中軸線位置,因躍遷時艙體震動,導致陣列與微型備用電池的連接線路出現兩處故障:1.艙內接線盒處線路鬆動距離艦橋僅5米,位於走廊天花板內);2.陣列第7塊電池板與主線路接口氧化需外部檢查,但初步掃描顯示接口無物理損壞)。修複優先級:接線盒線路鬆動可艙內操作,修複後預計太陽能充電效率提升至0.12小時);電池板接口氧化需艙外作業,風險較高,暫不建議)。】
艙內接線盒修複!雷諾的眼睛瞬間亮了起來。不需要冒險出艙,隻需在走廊內找到接線盒並重新固定線路,就能將太陽能充電效率從0.05提升至0.12,加上溫差發電的0.03,總充電速度可達到0.15小時——這樣一來,攢夠2.4電量的時間將縮短至8小時,剛好能在抵達01殘骸前完成,為後續修複工作爭取關鍵電力。
“係統,標記接線盒具體位置,生成修複所需工具清單。”雷諾的聲音帶著久違的堅定,有了明確的目標,之前的沉重感仿佛消散了大半。
數據板很快彈出三維示意圖:【接線盒位置:艦橋與維修艙之間的走廊中段,天花板內側距離地麵2.3米,需借助梯子或支撐物);所需工具:十字螺絲刀維修艙工具箱內有2把)、絕緣膠帶應急櫃剩餘3卷)、線路測試儀數據板可臨時替代,需消耗0.01電量);注意事項:走廊天花板因之前震動有輕微鬆動,操作時需避免觸碰其他管線,防止二次損傷。】
雷諾立刻起身走向維修艙。微重力環境下,他的動作比之前靈活了許多,止痛劑的效果還在持續,肋骨的疼痛僅剩下輕微的鈍感。維修艙的工具箱就放在金屬管堆旁,他彎腰打開箱子——裡麵的工具大多因撞擊散落,卻在角落找到了兩把十字螺絲刀,一把手柄完好,另一把邊緣有輕微變形,卻不影響使用。
他將螺絲刀揣進作戰服口袋,又從應急櫃取了一卷絕緣膠帶,返回走廊時,特意找了一根長度1.5米的金屬管——在微重力下,這根管子既能作為支撐,幫助他夠到天花板的接線盒,又能在緊急情況下穩定身體,避免因天花板鬆動導致失衡。
走廊中段的天花板果然有明顯的鬆動痕跡,幾塊金屬板之間的縫隙比其他位置寬了近1厘米,隱約能看到內部纏繞的管線。雷諾舉起金屬管,輕輕頂在天花板上,確認沒有進一步坍塌的風險後,才借助微重力緩緩向上漂浮——他調整姿勢,讓身體與天花板保持平行,左手抓住金屬管穩定重心,右手拿著螺絲刀,開始小心地撬開鬆動的金屬板。
“哢嗒”一聲,金屬板被輕輕撬開一道縫隙,內部的管線暴露出來——白色的是通訊線,藍色的是能源線,紅色的是應急控製線,纏繞在一起像一團亂麻。按照數據板的標記,接線盒就在管線最密集的位置,一個巴掌大小的灰色盒子,表麵印著“太陽能陣列j1”的字樣。
雷諾屏住呼吸,用螺絲刀輕輕撥開周圍的管線,避免誤觸導致短路。接線盒的蓋子用兩顆十字螺絲固定,他小心翼翼地擰下螺絲——蓋子打開的瞬間,一股微弱的氣流從內部湧出,帶著淡淡的灰塵味,顯然這個盒子已經很久沒有被打開過了。
盒子內部的線路清晰可見:兩根紅色的主線連接著太陽能陣列,一根黑色的零線通向微型備用電池,此刻紅色主線的其中一根已經從端子上脫落,線頭處的絕緣皮有輕微磨損,露出裡麵的銅芯,這正是導致充電效率下降的關鍵故障。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找到了!”雷諾的心裡湧起一陣喜悅。他將數據板調出線路測試模式,用屏幕貼近端子——數據板瞬間彈出提示:【端子電壓正常3.2v),線路通斷正常,僅需重新固定線頭並包裹絕緣層】。
他放下數據板,拿起螺絲刀,先將脫落的紅色主線重新對準端子孔,輕輕推入——“哢”的一聲輕響,線頭順利卡入端子,他再用螺絲刀順時針擰緊固定螺絲,直到線路不再鬆動。隨後,他撕下一截絕緣膠帶,在磨損的絕緣皮處反複纏繞,確保沒有銅芯暴露,避免後續使用時出現短路風險。
就在他準備蓋上接線盒蓋子時,指尖突然碰到了旁邊一根黃色的管線——那是應急照明的供電線,之前因震動導致接口鬆動,此刻被他一碰,竟直接從端子上脫落!走廊內原本微弱的應急燈光瞬間熄滅,隻剩下數據板屏幕的微光,黑暗再次籠罩四周。
“糟了!”雷諾的心臟瞬間提到嗓子眼。他下意識地想要抓住身邊的金屬管,卻不小心撞到了接線盒,盒子裡的另一根零線也隨之鬆動,數據板上的線路測試提示瞬間變紅:【太陽能陣列線路斷開,充電暫停!】
黑暗中,雷諾的額頭滲出冷汗。他強迫自己冷靜下來——應急照明熄滅可以接受,可太陽能線路若徹底斷開,之前的努力將前功儘棄,甚至可能影響微型備用電池的現有電量。他摸索著拿起數據板,將屏幕亮度調至最高,微弱的白光勉強照亮接線盒區域。
他先找到脫落的黃色應急照明線,憑借記憶將其重新插入端子並固定——雖然燈光沒有立刻亮起應急照明係統已離線),卻避免了其他線路受影響;隨後,他重新檢查太陽能陣列的零線,發現隻是端子螺絲鬆動,並未完全脫落,隻需再次擰緊即可。
這一次,雷諾的動作格外小心。他用左手扶住接線盒,右手緩慢轉動螺絲刀,每擰一圈都停頓片刻,確認線路沒有偏移。當螺絲徹底固定後,數據板的提示終於恢複綠色:【太陽能陣列線路連接正常,充電效率提升至0.12小時,當前總充電速度0.15小時】。
他長長地舒了一口氣,靠在金屬管上,感受著微重力下身體的輕盈。黑暗中,數據板的屏幕像一顆小小的星辰,照亮他滿是汗水的臉龐。雖然過程中出現了小插曲,卻成功完成了修複,為“老兵”號爭取到了更充足的能源,這種踏實感,比任何時候都更讓人安心。
雷諾重新蓋上接線盒蓋子,擰好螺絲,再用絕緣膠帶將鬆動的天花板金屬板簡單固定——雖然無法徹底修複,卻能防止後續移動時出現坍塌。他收起工具,拿著金屬管返回艦橋時,數據板上的微型備用電池電量已經跳到了1.22,充電速度的提升肉眼可見。
“距離抵達01殘骸剩餘8小時50分鐘,當前電池電量1.22,預計抵達時電量可達到1.22+8.8小時x0.15小時=2.54,超出所需的2.4,可支持焊接工具連續工作11分鐘。”係統的計算結果彈出在屏幕上,雷諾的嘴角終於露出一絲輕鬆的笑容。
他靠在觀測窗前,看著窗外逐漸清晰的01殘骸——那片灰色的剪影在綠色恒星的微光下,仿佛變成了希望的象征。有了足夠的電力,抵達殘骸後就能用焊接工具拆解可用部件,修複“老兵”號的艦體裂縫;有了穩定的充電,就能確保數據板和係統不會離線,隨時監測外部環境與船體狀態。
可喜悅並未持續太久。雷諾很快意識到,這隻是能源危機的第一步緩解——微型備用電池的電量依舊有限,無法支撐大功率設備運行;01殘骸內是否真的有可用的能源模塊,還是未知數;若後續需要修複推進係統或維生係統,還需要更龐大的能源支持。
“能源……還是不夠……”雷諾輕聲呢喃,目光重新落在數據板上的損傷評估報告。報告中提到,01殘骸是“聯邦早期貨運級星艦”,這類星艦通常配備23個備用apu模塊,若能找到其中一個完好的,或許能為“老兵”號提供長期能源支持——這成了他新的期盼,也成了接下來最關鍵的目標。
他再次檢查應急物資:應急氧氣瓶剩餘2.4瓶剛才操作時消耗了0.1瓶),化學加熱袋剩餘3包,焊接工具準備就緒,微型備用電池正在以0.15小時的速度穩步充電。一切都在朝著好的方向發展,雖然前路依舊充滿挑戰,卻不再像之前那樣看不到希望。
數據板的屏幕上,時間一分一秒地跳動,01殘骸的剪影越來越清晰,微型備用電池的電量緩慢增長。雷諾靠在艙壁上,閉上眼睛開始休息——他需要保存體力,為8小時後的殘骸探索與修複工作做好準備。
黑暗中,“老兵”號依舊在緩緩漂移,艦體頂部的太陽能電池板在綠色恒星的照射下,默默為微型備用電池輸送著能量。那微弱的電流,像一條細小的溪流,在這艘傷痕累累的老艦體內流淌,為它注入新的生機,也為雷諾的求生之路,點亮了更明亮的光。
雷諾知道,能源的爭奪遠未結束,抵達01殘骸後,還有更艱巨的挑戰在等待著他——如何安全進入殘骸,如何找到可用的能源模塊,如何在未知的環境中保護自己與“老兵”號。但此刻,他不再畏懼,因為他有了明確的方向,有了支撐下去的動力,更有了與命運抗爭的決心。
能源!能源!這兩個字像烙印一樣刻在雷諾的腦海裡,成為他接下來所有行動的核心。隻有抓住能源,才能抓住生存的希望,才能讓“老兵”號在這片未知的星域裡,真正站穩腳跟。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