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號停在應急停泊點a,艦體被編號r03的岩石碎片巧妙掩護,遠處避難艙的微光透過碎片縫隙隱約可見。雷諾靠在觀測窗前,手指無意識地敲擊著艙壁,數據板上被動信號接收器傳來的“u型”波形仍在規律跳動,峰值比之前又提升了0.01ghz——這細微的變化,像一根羽毛,不斷搔刮著他本就不平靜的心。
“係統,重新評估信號源的‘非陷阱概率’,結合我們當前的資源困境,給出‘前往’與‘撤離’的利弊權重調整。”雷諾的聲音帶著一絲沙啞,儲物艙裡僅剩的3.5塊壓縮餅乾和2.8升水,像定時炸彈般提醒著他:若不找到新的補給,“老兵”號的生存倒計時,最多隻剩5天。
數據板的指示燈閃爍片刻,屏幕上彈出更新後的評估報告,紅色的“風險項”旁多了幾行刺眼的“資源警示”:【非陷阱概率從90提升至92信號主動回應特征明顯,無任何攻擊性參數);資源困境權重調整:“前往”選項中“獲取補給”的收益占比從30提升至55,“撤離”選項中“資源耗儘風險”的權重從40提升至65;綜合利弊比:前往68)>撤離32)】。
“68……”雷諾喃喃重複著這個數字,目光掃過駕駛艙內的應急物資箱——那裡的醫療包早已開封,僅剩的半卷繃帶和兩支抗生素,根本無法應對突發傷病;維修艙裡的焊接工具,電池也隻夠再使用3次。他想起之前修複主能源核心時的無力,想起水循環單元僅能維持的微量再生——沒有新的資源,沒有外部幫助,“老兵”號遲早會變成這片星海裡的另一塊碎片。
“係統,假設信號源是‘有人的避難艙’,我們能獲得的最大幫助是什麼?”雷諾突然問道,像是在尋求一個說服自己的理由。數據板很快給出回複:【潛在幫助包括:1.星圖數據明確當前星域位置,找到航道或資源星球);2.技術支持若對方掌握星艦維修技能,可加速核心修複);3.物資補充應急食品、藥品、維修零件);4.信息共享了解01殘骸解體原因、這片星域的危險與機遇)】。
每一項潛在幫助,都精準戳中“老兵”號的痛點。雷諾閉上眼睛,腦海裡浮現出兩個畫麵:一個是放棄前往,“老兵”號在資源耗儘後,他穿著破舊的宇航服漂浮在太空中,看著綠色恒星逐漸變暗;另一個是成功抵達避難艙,與幸存者聯手,修複“老兵”號,找到回家的路。兩種畫麵交織,讓他原本搖擺的決心,逐漸向“冒險”傾斜。
“可萬一……是陷阱呢?”理智仍在掙紮,他想起聯邦星艦學校裡學過的“信號誘殺”案例——海盜用模擬求救信號吸引受損星艦,待目標靠近後,用隱藏的電磁炮摧毀艦體,掠奪資源。他再次看向數據板的風險評估:【陷阱概率8,且無任何證據支撐如隱藏能量反應、異常碎片布局),屬於“極低概率風險”】。
“極低概率……賭了!”雷諾猛地睜開眼,聲音帶著前所未有的堅定。他走到操控台前,手指在屏幕上快速操作:“係統,基於當前能源儲備微型備用電池1.87,臨時電池組1.2kh),生成‘最省燃料航線’——核心要求:1.利用碎片場的引力彈弓效應,減少推進器使用;2.避開高密集碎片區,降低規避時的能源消耗;3.全程保持最低航速,僅在必要時啟動推進器調整航向。”
係統立刻進入航線計算模式,微型備用電池的電量以0.03分鐘的速度消耗。15分鐘後,一條淡綠色的航線圖在屏幕上成型,與之前的“星塵航線”相比,這條航線更貼近碎片場的引力軌跡,推進器啟動次數從12次減少至5次,能源消耗預計降低60。
【最省燃料航線代號:引力航線):
1.第一段應急停泊點a→引力轉向點):借助編號r03岩石碎片的微弱引力約0.0008n),自然漂移至轉向點,無需啟動推進器,耗時30分鐘,消耗電量0;
2.第二段引力轉向點→應急停泊點c):啟動左舷推進器1次0.1推力,持續30秒),調整航向至碎片場引力軌跡,利用多塊碎片的合力加速至0.18s,耗時25分鐘,消耗電量0.005;
3.第三段應急停泊點c→避難艙外側):僅在接近避難艙100米時,啟動雙組推進器1次0.05推力,持續20秒),減速至0.08s,避免碰撞,耗時15分鐘,消耗電量0.003;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4.能源消耗總計:0.008,剩餘電量1.862,臨時電池組電量無消耗,可完全保留用於後續應急。】
屏幕上的動態模擬顯示:“老兵”號像一片順著水流漂浮的葉子,沿著碎片場的引力軌跡緩慢前進,僅在關鍵節點啟動推進器進行微調,大部分時間都依靠自然漂移——這種航行方式雖然耗時增加從45分鐘延長至70分鐘),卻能最大限度節省燃料,為後續可能的“緊急撤離”或“設備啟動”保留能源。
“係統,啟動引力航線導航,每1分鐘更新一次引力參數與碎片位置,若出現軌跡偏差超過2米,立即預警並計算修正方案。”雷諾的指令剛下,操控台的顯示屏就切換為“引力導航模式”,屏幕上實時顯示著周邊碎片的引力強度、“老兵”號的漂移軌跡、剩餘距離等參數,像一雙“精準的引力眼睛”,指引著航向。
接下來,雷諾開始做航行前的最後警惕準備。他將pdg近防炮的旋轉機構調整至“手動應急模式”,確保在能源中斷時,能通過手動轉動炮管進行防禦;又在氣閘艙旁放置了3個“震動傳感器”——若避難艙方向出現異常震動如武器開火、結構坍塌),傳感器會立即發出警報;維修機器人則被設定為“前置警戒狀態”,停在“老兵”號前方50米處,光學傳感器實時監測避難艙及周邊環境,一旦發現異常,立即傳回畫麵並觸發艦內警報。
“機器人,你的核心任務是‘警戒’,若檢測到‘高速移動物體’‘能量波動’‘金屬碰撞聲’,無需指令,立即向我發送最高級警報,並撤回至‘老兵’號氣閘艙內。”雷諾對著數據板說道,機器人的光學傳感器閃爍三下,代表“指令接收並確認”。
所有準備完成時,導航係統提示“距離出發還有5分鐘”。雷諾坐在駕駛席上,係好安全帶,雙手握住操控杆,目光緊緊盯住導航屏幕。艙內的空氣似乎變得格外凝重,空氣循環風扇的“嗡嗡”聲、水循環單元的“嘀嗒”聲,都像是被放大了無數倍,敲擊著他的神經。
“3分鐘後開始漂移,借助r03碎片引力,航向352°,初始速度0.12s。”導航係統的提示音響起,雷諾深吸一口氣,將注意力集中在屏幕上的軌跡參數——“老兵”號的位置圖標開始緩慢移動,與引力軌跡的重合度越來越高,誤差始終控製在0.5米以內。
5分鐘後,“老兵”號正式進入“引力航線”第一段。艦體在r03碎片的引力作用下,緩慢向引力轉向點漂移,推進器保持關閉狀態,隻有導航係統的指示燈在規律閃爍。雷諾靠在觀測窗前,看著窗外的碎片緩緩掠過,遠處的避難艙越來越近,卻依舊像一個神秘的“黑箱”,沒人知道裡麵藏著什麼。
航行至20分鐘時,維修機器人傳回畫麵:避難艙的艙門依舊虛掩著,內部的微光沒有變化,儲物架上的物資清晰可見,控製台旁的身影仍靠在椅子上,沒有明顯動作。被動信號接收器的“u型”波形峰值繼續緩慢提升,已從最初的2.5ghz升至2.53ghz,且無任何異常波動,證明信號發送者仍在“穩定狀態”。
“一切正常……”雷諾鬆了口氣,卻沒有放鬆警惕。他知道,越靠近目標,越容易出現意外。他將手放在推進器應急啟動按鈕上,目光死死盯住導航屏幕——距離引力轉向點還有10分鐘,過了轉向點,“老兵”號將借助多塊碎片的合力加速,距離避難艙的距離會快速縮短。
航行至30分鐘,“老兵”號順利抵達引力轉向點。導航係統提示:“即將進入第二段航線,需啟動左舷推進器30秒,調整航向至358°,請做好準備。”雷諾深吸一口氣,手指懸在推進器控製按鈕上:“啟動!”
左舷推進器發出“嗡”的低鳴,艦體輕微震動了一下,航向緩慢調整至358°,與碎片場的引力軌跡完美重合。推進器關閉後,“老兵”號的速度在引力作用下,從0.12s逐漸提升至0.18s,導航屏幕上的“剩餘距離”從800米快速減少:780米→750米→720米……
雷諾的心臟隨著距離的縮短而加速跳動,既充滿了“即將揭開謎底”的期待,也藏著“麵對未知”的緊張。他想起躍遷後的絕境,想起第一次太空打撈的笨拙,想起修複主能源核心時的失望與希望——這一切,都將在抵達避難艙後,迎來一個“階段性的答案”。
“老兵”號在引力軌跡上平穩漂移,維修機器人傳回的畫麵依舊正常,被動信號接收器的信號依舊穩定。可雷諾的直覺卻在提醒他:平靜的表麵下,或許藏著不為人知的秘密。他再次檢查震動傳感器——指示燈亮著綠色,無任何異常;pdg近防炮的炮管已對準避難艙方向,反光鏡的光斑在艙門處輕微閃爍,傳遞著“我已察覺”的信號。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距離避難艙還有300米時,導航係統提示:“即將進入第三段航線,15分鐘後抵達目標位置,請準備啟動雙組推進器減速。”雷諾挺直身體,雙手緊握操控杆,目光緊緊盯住觀測窗——避難艙的細節越來越清晰,他甚至能看到艙門破損處的金屬劃痕,像是被某種鋒利的工具切割過;控製台旁的身影,宇航服上似乎有深色的痕跡,不知是汙漬還是……血跡。
“那是什麼?”雷諾突然注意到,避難艙右側的碎片堆裡,有一個不規則的金屬物體,表麵泛著冷光,不像普通的星艦殘骸。他立刻指令維修機器人調整角度,放大畫麵——那是一個破損的武器部件,炮管斷裂,表麵還殘留著能量灼燒的痕跡,型號與聯邦的“小型電磁炮”高度相似。
“武器部件……能量灼燒……”雷諾的心裡咯噔一下,之前的平靜瞬間被打破。這意味著,01殘骸的解體,或許不是簡單的“事故”,而是遭遇了“攻擊”;而避難艙裡的幸存者,可能正處於“危險之中”。
他立刻指令係統重新評估風險:【風險等級從低綠)上調至中黃),新增“潛在威脅”:避難艙周邊存在武器殘骸,可能有第三方勢力如海盜、未知文明)活動;建議:保持警惕,減速靠近,讓維修機器人先進入避難艙探查,確認安全後再進入】。
“老兵”號繼續在引力軌跡上漂移,距離避難艙越來越近,可雷諾的心情卻從“期待”變成了“凝重”。信號背後的真相,似乎比他想象的更複雜——那不是簡單的“求救”,可能還隱藏著“衝突”與“危險”。
導航屏幕上的剩餘距離不斷減少:200米→150米→100米!“老兵”號抵達避難艙外側停泊點,雷諾立刻啟動雙組推進器,減速至0.08s,艦體穩穩停在避難艙左側100米處。他指令維修機器人:“進入避難艙,重點探查‘幸存者狀態’‘是否有第三方勢力痕跡’‘武器部件的來源’,若發現危險,立即撤離!”
維修機器人緩緩向避難艙飄去,光學傳感器實時傳回畫麵——艙內的身影依舊靠在椅子上,沒有動作;儲物架上的物資完好;控製台的星圖終端依舊暗著;隻有艙門處的武器部件,在綠色恒星的光芒下,泛著冰冷的光。
雷諾的雙手緊緊握住操控杆,指節因用力而泛白。他知道,距離揭開信號背後的真相,隻有一步之遙;而等待他的,究竟是“需要幫助的幸存者”與“關鍵的資源”,還是“隱藏的威脅”與“更大的危機”,很快就會有答案。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