醫療艙的自動門滑開時,門外的通道比雷諾預想的更寬敞。淡綠色的指示燈沿牆根延伸,在老舊的金屬地麵上投下柔和的光帶,每隔十米就有一塊褪色的標識牌,上麵用聯邦通用字體標注著“生活區→”“維修區→”“控製中心↑”,邊緣的油漆早已剝落,露出底下斑駁的銀灰色金屬,像在訴說前哨站的年歲。
“已檢測到人員活動,啟動通道照明增強模式。”頭頂的廣播突然響起ai的電子音,平穩無起伏,“當前區域為‘醫療生活過渡通道’,左側為儲物間,右側為臨時居住艙,是否需要語音引導?”
雷諾愣了一下,隨即應道:“需要,先帶我去生活區。”他扶著牆,慢慢適應身體的酸痛——經過半天的休息,肌肉的撕裂感已減輕不少,但每走一步,肩膀的傷口仍會傳來輕微的牽扯痛,提醒他這場逃亡的代價。
“收到,引導路線已生成。”ai的聲音剛落,通道右側的地麵突然亮起淡藍色的箭頭,順著箭頭方向,能看到前方拐角處的“生活區”標識牌。雷諾跟著箭頭走,路過右側的臨時居住艙時,忍不住停下腳步——艙門是半透明的強化玻璃,能看到裡麵的陳設:一張單人床、一個折疊桌、一把掉漆的金屬椅,床上鋪著疊得整齊的灰色被褥,卻沒有一絲褶皺被壓過的痕跡,顯然很久沒人使用過。
“臨時居住艙共12間,當前占用0間,均已完成基礎清潔與消毒。”ai主動介紹,“若需使用,可通過艙門旁的觸控麵板激活維生係統,調節溫度與照明。”
雷諾伸手碰了碰觸控麵板,冰冷的玻璃麵亮起淡綠色的光,顯示著“未激活”的字樣。他收回手,繼續往前走,心裡泛起一絲微妙的空落——前哨站設施齊全,卻像一個精心布置卻無人入住的“空殼”,隻有ai的電子音在通道裡回蕩,襯得格外寂靜。
生活區的入口在通道儘頭,是一扇雙開的金屬門,門上刻著“先鋒號生活艙段”的字樣,字跡模糊。推開門的瞬間,一股淡淡的消毒水混合著合成食物的味道撲麵而來,比醫療艙的氣味更柔和些。生活區是個開放式空間,左側是一排合成器,右側是四張拚在一起的長桌,桌角的金屬包邊已被磨得發亮,卻沒有任何餐具或雜物,乾淨得有些刻意。
“生活區核心設施為‘多功能營養合成器’,支持基礎食物壓縮餅乾、營養粥、合成湯)與飲用水製作,需消耗1單位能源點份。”ai的聲音從生活區的揚聲器傳出,“能源點可通過完成前哨站維護任務獲取,或使用星核燃料兌換,當前您的賬戶初始能源點為100新訪客福利)。”
雷諾走到合成器前,按下“營養粥”的按鈕。機器發出一陣輕微的“嗡嗡”聲,內部的指示燈從紅變綠,十秒後,一個溫熱的金屬碗從出口滑出,粥的香氣比醫療艙的更濃鬱些,卻仍帶著合成食品特有的單調味道。他捧著碗,走到長桌旁坐下,偌大的生活區隻有他一個人的身影,金屬椅在地麵拖動時發出的“吱呀”聲,在空蕩的空間裡格外刺耳。
“是否需要引導至維修車間?”ai的聲音適時響起,打破了寂靜。
“是。”雷諾幾口喝完粥,將碗放在回收口——碗剛放進去,回收口就自動閉合,傳來一陣研磨的聲音,顯然是在進行物資循環處理。他起身走向門口,心裡對這個全自動的前哨站多了幾分依賴,卻也多了一絲莫名的孤獨——沒有人類的交談聲,沒有工具碰撞的雜音,隻有ai機械的回應,像在與一個沒有感情的影子對話。
維修車間在生活區的斜下方,需要乘坐一部老舊的升降梯。升降梯的內壁貼著泛黃的安全須知,角落的攝像頭緩慢轉動,鏡頭對著雷諾,帶著一絲冰冷的監視感。“升降梯運行年限已超20年,當前故障率0.3,符合安全標準。”ai的聲音從升降梯的揚聲器傳出,“維修車間包含基礎維修工具、零件存儲櫃、能源接口,支持小型星艦的基礎故障修複。”
升降梯門打開的瞬間,一股機油味撲麵而來。維修車間比生活區更寬敞,中央擺放著一台老式車床,旁邊是三排零件櫃,櫃門的玻璃上蒙著一層薄灰,裡麵整齊排列著螺絲、導線、小型傳感器等基礎零件,標簽上的字跡已模糊不清。最裡麵的牆壁上,嵌著一塊巨大的顯示屏,下方是一排布滿按鍵的控製台,屏幕上正顯示著“老兵”號的修複進度:裝甲板更換30,推進器接口安裝15,能源管路檢測完成。
“維修車間已接入‘老兵’號的船體數據,您可通過控製台調整修複優先級。”ai的聲音響起,“當前能源儲備充足,主能源為核能發電,輔助能源為太陽能板,剩餘能源可支撐前哨站獨立運行180天。”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雷諾走到控製台前,指尖拂過冰冷的按鍵——按鍵上的字跡已被磨平,隻能通過凸起的紋路分辨功能。他試著按下“裝甲板修複”的按鍵,屏幕上立刻彈出詳細的零件清單:“需要鈦合金裝甲板x5,焊接劑x2,當前庫存充足,是否立即調度至3號泊位?”
“是。”雷諾應道,看著屏幕上的進度條緩慢跳動,心裡泛起一絲安心——有這樣齊全的維修設施,“老兵”號恢複航行能力的日子,或許比預想的更早。
從維修車間出來,雷諾又跟著ai的引導去了倉庫。倉庫的門是厚重的金屬材質,需要輸入臨時權限碼才能打開——ai直接將權限碼顯示在雷諾的個人終端上,“0715”,簡單得不像安全密碼。推開門,裡麵堆滿了密封的物資箱,箱子上貼著“食品”“醫療用品”“工具”的標簽,部分箱子的表麵已積了厚厚的灰塵,顯然很久沒有被翻動過。
“倉庫物資每季度由‘維護者’補充,當前食品儲備可滿足10人3個月需求,醫療用品可滿足基礎創傷治療與常見病處理。”ai介紹道,“禁止進入標注‘紅色密封區’的物資箱,內含前哨站核心設備備件,需最高權限解鎖。”
雷諾的目光落在角落裡的紅色密封箱上,箱子比其他箱子更大,表麵印著複雜的紋路,沒有任何把手,顯然是為了長期封存。他沒有多問,轉身離開倉庫——前哨站雖然老舊,卻有著嚴格的權限劃分,他現在隻是個“訪客”,不該過度探尋不屬於自己的秘密。
最後一站是控製中心,位於前哨站的頂層。這裡比其他艙段更明亮,中央是一塊巨大的環形屏幕,上麵顯示著“雙色星域”的簡略星圖,“先鋒號”的位置用綠色光點標注,周圍的安全航道用藍色線條勾勒,危險區域則用紅色虛線標注。屏幕下方是一排控製台,隻有中間的一台還亮著,其他的都處於休眠狀態,屏幕漆黑,像一雙雙閉上的眼睛。
“控製中心為‘先鋒號’核心區域,負責統籌全艦自動化係統、監控外部環境、處理通訊信號。”ai的聲音從環形屏幕後方傳出,“您可通過中央控製台接入前哨站數據庫,查詢‘雙色星域’基礎信息、星艦維修手冊、追獵者基礎檔案,當前開放權限為‘訪客級’,可查看非加密文件。”
雷諾走到中央控製台前,坐下後發現椅子的靠背已有些塌陷,顯然之前有人長期使用過。他點開“追獵者基礎檔案”,屏幕上彈出簡單的文字介紹:“‘湮滅追獵者’,未知文明製造的戰爭機器,主要目標為擁有‘靈能’的文明,已知型號包括‘獵手級’‘審判級’,詳細數據需‘維護者級’權限解鎖。”
信息少得可憐,卻讓雷諾心裡的警惕更甚。他關掉檔案,點開“雙色星域星圖”,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光點和航道,突然意識到——他們對這片星域的了解,才剛剛開始。
離開控製中心時,已是“先鋒號”的“夜晚”——前哨站的照明係統自動切換為暖黃色,通道裡的指示燈也變暗了些,模擬著晝夜交替。雷諾沿著原路返回醫療艙,路過臨時居住艙時,再次停下腳步——這次他激活了其中一間的維生係統,艙內的燈亮起,溫度緩緩回升,床上的被褥看起來柔軟了些。
“已激活臨時居住艙101號,當前溫度22c,濕度50,符合人類居住舒適標準。”ai的聲音響起,“若需長期居住,建議定期清潔艙內衛生,係統將每24小時進行一次自動消毒。”
雷諾走進艙內,關上門的瞬間,外麵的寂靜被隔絕在外。他坐在床上,看著艙內簡單的陳設,心裡五味雜陳——前哨站給了他們安全的避難所,自動化的設施能滿足基本需求,ai的引導也足夠貼心,可這裡沒有人類的溫度,沒有夥伴的交談,隻有冰冷的金屬和機械的電子音,像一個溫柔卻孤獨的“牢籠”。
他摸了摸胸口的“鐵砧”號碎片,冰涼的觸感讓他想起喬治的笑容,想起星璃額間的晶體。“還好,你們還在。”他輕聲呢喃,心裡的孤獨感漸漸被壓下去——星璃明天就會蘇醒,“老兵”號也在慢慢修複,他們很快就能離開這裡,繼續前行。
這時,醫療艙方向傳來ai的提示音:“患者星璃生命體征穩定,預計10小時後蘇醒,建議您提前休息,恢複體力。”
雷諾站起身,走到艙窗邊,看著外麵通道裡的暖黃色燈光。“先鋒號”的低語還在繼續,ai的電子音、機器的嗡鳴聲、遠處維修機械臂的焊接聲,交織成一首獨特的“生存曲”。他知道,在這裡的每一刻,都是在為下一次的出發積蓄力量;而這個老舊空蕩的前哨站,也將成為他們在“雙色星域”裡,一段短暫卻重要的避風港記憶。
當居住艙的燈自動調暗為“睡眠模式”時,雷諾躺在床上,閉上眼睛。沒有警報聲,沒有船體震動,隻有ai偶爾傳來的“設施巡檢正常”的提示音。他漸漸適應了這份寂靜,也漸漸接受了這個全自動的避難所——雖然孤獨,卻足夠安全;雖然老舊,卻足夠可靠。而這份適應,也讓他對接下來的旅程,多了幾分底氣。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