指定工作間的金屬門緩緩閉合,凱轉身的瞬間,目光已像掃描儀般掃過艙內每一寸空間——10平方米的區域裡,靠牆擺著一張金屬工作台,上麵零散放著示波器、萬用表和深淵數據校準儀,角落堆著幾箱備用零件,地麵還留著之前使用者的工具劃痕,透著一股未經整理的粗糙感。懸在門口的監控無人機靜靜停駐,紅色探測燈偶爾閃爍,像在“監督”他接下來的動作。
“空間小是小了點,勉強夠用。”凱嘟囔著放下便攜式控製台,手腕上的定位手環亮起淡藍色微光,屏幕彈出“當前區域:安全操作區,可使用設備清單已同步”的提示。他沒理會手環的提醒,彎腰從零件箱裡翻出一卷銀色超導線纜,隨手扯出幾米,一端接在工作台的電源接口上,另一端纏在便攜式控製台的散熱口,動作行雲流水,仿佛在自己熟悉的“老鼠洞”據點般熟練。
不到5分鐘,原本零散的設備已被他串聯成一個臨時係統:示波器的探頭貼在數據校準儀的輸出端,萬用表懸在半空,線纜像蛛網般縱橫交錯,卻精準連接著每個設備的核心接口;工作台角落堆起三箱零件,其中一箱被他翻得底朝天,能量塊、芯片和螺絲刀散落一地,另一箱則整齊碼著備用導線,形成“混亂中藏著秩序”的獨特布局。
“總算像個乾活的地方了。”凱滿意地拍了拍手,剛要坐下,目光突然落在工作台邊緣的靈能信號放大器上——設備外殼蒙著一層薄灰,接口處還有輕微的氧化痕跡。他皺眉拿起放大器,用衣角擦去灰塵,手指在控製麵板上快速敲擊,屏幕瞬間亮起,卻彈出“係統版本過低,無法適配靈能同步參數”的警告。
“ai這破設備也不知道維護,放著都快鏽成廢鐵了。”凱翻了個白眼,從口袋裡掏出一枚黑色芯片——這是他從“老鼠洞”帶出來的私人升級芯片,能兼容大部分老舊設備。他撬開放大器的外殼,小心翼翼地卸下舊芯片,換上新芯片,再用烙鐵焊接好接口,整個過程不到3分鐘,放大器的屏幕就從“紅色警告”變成了“綠色就緒”。
懸在門口的監控無人機突然輕微晃動,似乎對他拆解設備的動作產生好奇,卻沒發出任何警告——ai的邏輯裡,“設備維護”不屬於“越界操作”。凱注意到無人機的反應,嘴角勾起一抹得意的笑:“算你識貨,不然連靈能同步都做不了,還怎麼破解容器。”
他坐回工作台前,將數據容器的臨時備份文件導入便攜式控製台,屏幕上立刻彈出三重螺旋加密結構的三維模型。凱的手指在鍵盤上翻飛,調出之前編寫的“深淵數據解析算法”,與解析儀傳來的實時數據進行比對:“第一層加密已經解開,第二層的動態密碼重組規律也摸透了,就是第三層的‘深淵自適應加密’有點麻煩,需要實時同步容器的能量波動——還好有星璃的靈能輔助,不然光靠算法得熬到明天。”
說著,他順手點開“老兵”號的係統遠程連接界麵——之前在碼頭時,他悄悄在飛船係統裡植入了臨時訪問權限,此刻屏幕上清晰顯示著飛船的數據日誌:【主係統版本:聯邦302舊版,防火牆等級:c級,數據傳輸速率:100bps,存在23處潛在漏洞】。
“這破係統再不升級,下次遇到數據風暴直接癱瘓。”凱皺起眉,手指下意識切換到係統升級界麵,從私人數據庫裡調出“深淵適配係統補丁”——這是他在數據深淵研究三年的成果,能將舊版係統的防禦等級提升至a級,還能兼容深淵特有的數據流環境。
監控無人機的探測燈突然聚焦在屏幕上,似乎察覺到他在操作“非授權內容”。凱立刻敲下幾個代碼,將升級界麵偽裝成“設備調試程序”,同時對著無人機晃了晃手環:“彆緊張,隻是幫飛船做個基礎維護,符合ai你‘保障協作設備正常運行’的條款吧?”
無人機沉默片刻,緩緩轉向門口,不再關注他的操作——顯然,凱的理由說服了它的基礎邏輯。凱鬆了口氣,加快係統升級的速度:防火牆補丁首先加載,屏幕上的“防禦等級”從c級跳到bps飆升至1gbps;最後是漏洞修複,23處潛在風險逐一被標記為“已修複”,整個過程隻用了15分鐘。
“搞定!”凱靠在椅背上伸了個懶腰,看著屏幕上“係統升級完成,適配深淵環境”的提示,心裡湧起一陣滿足感。之前在“老鼠洞”時,他隻能對著有限的設備研究,如今雖然被限製在10平方米的工作間,卻能同時推進數據破解和飛船升級,這種“有事可做”的忙碌,比單純待在據點研究更讓他充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就在這時,便攜式控製台突然彈出“數據容器能量波動異常”的警告——屏幕上的三重螺旋模型中,第三層加密的節點突然加速旋轉,原本穩定的密碼規律出現偏差。凱立刻坐直身體,調出星璃傳來的靈能同步數據,發現她的靈能波動因持續消耗出現輕微紊亂,導致與容器的共鳴頻率偏移。
“難怪加密會紊亂,靈能同步跟不上了。”凱快速敲擊鍵盤,在算法中加入“靈能補償參數”,同時打開靈能信號放大器的控製界麵,將放大倍數從1倍調至1.5倍:“這樣應該能穩定星璃的靈能波動,讓同步誤差控製在0.01hz以內。”
他按下“發送”按鈕的瞬間,通訊器傳來星璃的聲音,帶著一絲疲憊卻輕快:“凱,靈能同步穩定多了!第三層加密的節點旋轉速度慢下來了,破解進度能恢複正常。你那邊還好嗎?ai沒找你麻煩吧?”
“能有什麼麻煩,我這工作室都搭好了,還順手給你倆升級了飛船係統。”凱笑著回應,手指卻沒停,繼續調整破解算法的參數,“等破解完容器,我再給‘老兵’號裝個‘深淵數據過濾模塊’,以後遇到數據流乾擾,係統能自動屏蔽無效信號,比現在安全多了。”
掛掉通訊,凱的目光重新落回數據容器的加密模型上。此刻第三層加密的節點已恢複穩定,他調出示波器的波形圖,對比著校準儀傳來的數據,突然發現一個隱藏規律:節點旋轉的頻率與深淵核心樣本的能量波動完全一致,像是被某種機製綁定在一起。
“原來如此!第三層加密的密鑰不是固定的,是隨深淵樣本的能量波動實時生成的!”凱興奮地一拍桌子,散落的螺絲刀差點掉在地上,“之前怎麼沒發現,難怪算法總跟不上——隻要同步樣本的能量波動,就能實時生成密鑰,破解速度能快一倍!”
他立刻修改算法邏輯,將深淵樣本的能量數據導入密鑰生成模塊。屏幕上的三重螺旋模型瞬間亮起,第三層加密的節點開始逐一解鎖,破解進度條從60快速攀升至75。懸在門口的監控無人機似乎也察覺到變化,輕微晃動著機身,像是在“好奇”他的操作成果。
不知不覺間,工作間內隻剩下設備運行的“嗡嗡”聲和鍵盤敲擊的清脆聲響。凱沉浸在數據的世界裡,時而皺眉調整參數,時而興奮地記錄規律,手腕上的定位手環亮了又暗,他卻渾然不覺;散落的零件堆得更高,能量塊的包裝紙隨手扔在地上,整個工作間愈發混亂,卻透著一股高效運轉的活力。
“該給數據傳輸加個保險了。”破解間隙,凱又想起“老兵”號的係統漏洞——之前升級的防火牆雖然能抵禦外部攻擊,卻沒針對深淵特有的“數據滲透”做防護。他順手調出“數據隔離程序”,導入飛船係統,設置成“與數據容器破解同步啟動”,確保破解過程中不會有外部數據流入侵。
當星璃通過通訊器傳來“外部星艦距離攻擊範圍還有15分鐘”的提醒時,凱才驚覺時間過得這麼快。他抬頭看向屏幕,數據容器的破解進度已爬升至85,第三層加密隻剩下最後幾個節點;“老兵”號的係統升級也基本完成,防火牆、數據傳輸和漏洞修複全部到位,隻待後續加裝專用模塊。
“快了!再給我10分鐘,就能解開最後幾個節點!”凱加快敲擊鍵盤的速度,目光緊緊鎖定屏幕上的加密模型,“飛船係統也升級好了,等會兒撤離時,就算遇到數據乾擾,也能穩定飛行!”
工作間外,雷諾的腳步聲逐漸靠近,顯然是來提醒他準備撤離。凱卻沒停下動作,手指在鍵盤上翻飛,屏幕上的破解進度條一點點攀升——88,92,98,當最後一個節點解鎖的瞬間,屏幕彈出“數據容器第三層加密破解完成,核心數據提取中”的綠色提示。
“成了!”凱興奮地跳起來,差點碰倒身後的零件箱。懸在門口的監控無人機似乎也被他的情緒感染,探測燈快速閃爍了幾下,像是在“祝賀”他的成果。
雷諾推開門走進來,看到的就是這樣一幅景象:混亂的工作間裡,設備屏幕亮著成功提示,凱舉著便攜式控製台歡呼,散落的零件和線纜滿地都是,卻透著一股讓人安心的“充實感”。他忍不住笑了:“看來我們的技術專家又立大功了,不僅破解了容器,還把飛船升級了一遍。”
“那當然!”凱得意地揚了揚控製台,“核心數據正在提取,最多5分鐘就能完成。飛船現在的係統,就算再闖一次數據深淵,也比之前安全十倍!”
星璃也趕了過來,看到破解成功的提示,額間晶體泛起柔和的藍光:“太好了!有了核心數據,我們就能知道深淵樣本和‘追獵者’的關聯了。”
工作間內,設備仍在運轉,核心數據的提取進度條緩慢爬升;監控無人機靜靜懸駐,不再像之前那樣讓人覺得壓抑;三人圍在控製台前,臉上都帶著忙碌後的充實與期待——凱的工作室雖小,卻在有限的空間裡創造了關鍵價值,不僅破解了數據容器的核心秘密,更用技術為團隊的下一步行動築起了安全屏障。
當數據提取完成的提示彈出時,通訊器突然傳來ai的警告:【外部星艦已進入攻擊範圍,防禦炮塔已啟動反擊,建議立即撤離前哨站!】
三人對視一眼,立刻收拾設備向碼頭跑去。凱回頭望了一眼自己的臨時工作室,雖然混亂,卻充滿了成就感——這裡或許不是他長久的據點,卻是他加入團隊後,用技術證明價值的第一個“戰場”。而這份忙碌帶來的充實,以及技術進步帶來的希望,正成為他們麵對接下來戰鬥的底氣。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