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號”前哨站的武器維修艙內,散落著各式槍械零件與工具,莉娜正趴在工作台上,手中拿著一把拆解到隻剩骨架的“深淵狙擊步槍”,目光卻緊盯著終端屏幕上的創世文明“精密光學技術”文檔。自從團隊成功應用新型合金與能量核心技術後,她就沒閒著——艦船的防禦與動力已大幅提升,而作為團隊的主要火力輸出,她的個人裝備也該迎來一次徹底的革新。
“之前的狙擊鏡在暗星雲環境下,視距會壓縮30,還容易被電磁乾擾出現虛影,這次必須解決這個問題。”莉娜伸手拿起一枚從新型合金上切割下來的薄片,這是她特意申請的“邊角料”,雖然隻有巴掌大小,卻具備遠超普通光學材料的透光率與抗乾擾性,“創世文明的‘多層鍍膜技術’提到,用超分子合金做基底,再疊加3層不同頻段的透光膜,能同時提升視距與抗乾擾能力,正好用來改造狙擊鏡。”
她先將合金薄片固定在光學打磨機上,啟動設備時,砂輪與金屬摩擦發出細密的“沙沙”聲。不同於普通玻璃的脆性,新型合金在打磨過程中幾乎不會產生碎屑,表麵始終保持光滑,當薄片被打磨成直徑8厘米的圓形鏡片時,透過鏡片看向維修艙外的星雲,原本模糊的星光瞬間變得清晰銳利,連遠處廢棄艦船的鉚釘都能看清。
接下來是鍍膜環節。莉娜在真空鍍膜機中注入從星塵砂中提取的“矽晶蒸汽”,這是創世文明文檔中提到的“高頻透光介質”,能過濾90的電磁乾擾。當鍍膜機開始運轉,淡藍色的蒸汽在合金鏡片表麵逐漸凝結,形成一層肉眼幾乎不可見的薄膜。重複三次不同介質的鍍膜後,新的狙擊鏡鏡片終於完成——她將鏡片安裝到狙擊鏡鏡筒中,對準300米外的靶場,原本在暗環境下隻能看到模糊輪廓的靶心,此刻清晰得仿佛近在咫尺,連靶紙上的彈孔邊緣都能精準分辨。
“視距提升50,抗電磁乾擾率92,連深淵能量輻射環境下都能穩定成像!”莉娜對著終端記錄數據,嘴角忍不住上揚,這還隻是開始,她的“新玩具”可不止狙擊鏡這一件。
工作台的另一側,擺放著數十枚正在組裝的“環境適配彈藥”。莉娜拿起一枚彈殼,殼身采用新型合金製作,比普通彈殼輕30,卻能承受更高的發射壓力;彈頭則分為三層——外層是能穿透護盾的“硬化合金尖”,中層是儲存深淵能量中和劑的“微型儲液艙”,內層則是觸發式“爆破芯”。這種設計靈感來自創世文明的“多階段殺傷技術”,能根據目標類型自動調整殺傷模式。
“在對付追獵者偵察兵時,彈頭接觸護盾會先釋放中和劑,瓦解深淵能量防禦;穿透護盾後,硬化尖能擊穿他們的護甲;最後爆破芯在體內引爆,徹底摧毀目標。”莉娜將一枚組裝好的彈藥裝進彈夾,對著測試台的模擬護盾扣動扳機——淡紫色的中和劑在接觸護盾瞬間形成霧狀屏障,護盾能量值瞬間下降40,彈頭隨即穿透屏障,在後方的鋼靶上留下一個直徑3厘米的穿孔,穿孔周圍還殘留著中和劑的淡藍色痕跡。
更讓她興奮的是“環境適配”功能。她在另一批彈藥的彈頭外層塗抹了“溫敏變色塗層”,這種塗層能根據環境溫度自動調整顏色——在暗星雲的低溫環境下呈深灰色,與星雲背景融為一體;在高溫星球表麵則變為土黃色,實現隱蔽射擊。莉娜將彈藥放在溫度模擬箱中測試,當箱內溫度從150c升至50c時,彈頭顏色果然隨之變化,且塗層的附著力極強,反複摩擦後仍沒有脫落跡象。
“有了這些彈藥,不管是在暗星雲伏擊,還是在廢棄星球突襲,都不用擔心暴露位置了。”莉娜將彈藥整齊地放進特製彈夾,每個彈夾側麵都刻著她專屬的十字標記,這是她對自己“玩具”的特殊儀式感。
最複雜的改造,是為她的“風暴突擊步槍”加裝“能量增強抑製雙模式模塊”。這個模塊的核心是一塊微型化的“靈能諧振晶體”,源自新能量核心的技術衍生——當切換至“增強模式”時,晶體能將步槍的電能轉化為高頻能量流,附著在子彈表麵,提升穿透力;切換至“抑製模式”時,又能釋放低頻能量場,削弱目標的能量護盾,甚至乾擾追獵者的機械關節運轉。
莉娜在步槍的槍管下方預留了模塊接口,先將微型靈能諧振晶體固定在合金外殼中,再用超細導線將模塊與步槍的能源係統連接。連接過程需要極致的精準,導線的直徑隻有0.1毫米,稍有不慎就會折斷。她戴著放大鏡,用鑷子小心翼翼地將導線接入接口,額頭上滲出的冷汗滴落在工作台上,卻絲毫不敢分心。
“最後一步,校準能量輸出閾值。”當模塊安裝完畢,莉娜啟動步槍的能源係統,模塊表麵的指示燈從紅色變為綠色,終端屏幕上顯示“增強模式能量輸出穩定,抑製模式場強符合預期”。她對著靶場的複合裝甲靶扣動扳機——增強模式下,子彈穿透裝甲的深度比之前增加60,還在裝甲背麵留下了能量灼燒的痕跡;切換至抑製模式後,靶場模擬的追獵者護盾能量值以每秒10的速度下降,當能量值降至0時,護盾直接潰散。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完美!”莉娜興奮地揮舞了一下步槍,之前她的突擊步槍在麵對追獵者的重甲單位時,往往需要連續射擊10發以上才能破防,現在有了雙模式模塊,3發就能解決問題,效率提升了數倍。
改造還不止於此。她還為狙擊步槍設計了“可拆卸式穩定支架”,支架采用新型合金製作,重量僅200克,展開後卻能承受5倍於步槍重量的後坐力,即使在顛簸的艦船甲板上射擊,也能將彈道偏差控製在0.1毫米以內;為突擊步槍加裝了“戰術導軌擴展係統”,能兼容不同類型的戰術配件,比如夜視儀、激光瞄準器,甚至是微型榴彈發射器。
當所有改造完成,莉娜穿上戰術背心,將升級後的裝備一一佩戴整齊——狙擊步槍斜挎在後背,槍身的新型合金部件在燈光下泛著冷光;突擊步槍掛在腰間,雙模式模塊的指示燈輕輕閃爍;大腿兩側的彈袋裡裝滿了環境適配彈藥,每個彈夾都按環境類型做好了標記。她走到全身鏡前,看著鏡中煥然一新的自己,眼神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自信。
“該去測試場試試手了。”莉娜提著步槍走出武器維修艙,直奔前哨站的綜合靶場。靶場模擬了多種實戰環境——暗星雲的低光區、廢棄艦船的狹窄通道、高溫星球的沙漠地帶,她要在這些環境中驗證新裝備的實戰性能。
在暗星雲模擬區,她趴在沙丘後,舉起狙擊步槍對準800米外的移動靶。新狙擊鏡的視距沒有絲毫壓縮,移動靶的軌跡在鏡中清晰可見,她深呼吸,扣動扳機——子彈精準命中靶心,靶紙瞬間撕裂。緊接著,她切換至突擊步槍,在狹窄通道中快速移動,麵對突然出現的多個靶標,她啟動增強模式,子彈如流星般射出,每個靶標都被命中要害,且沒有一發子彈穿透靶標誤傷後方的模擬平民靶。
在高溫沙漠模擬區,她換上土黃色塗層的彈藥,趴在沙地上隱蔽射擊。遠處的模擬追獵者靶標帶著能量護盾,莉娜先啟動突擊步槍的抑製模式,護盾能量快速下降,隨後切換至增強模式,一發子彈就穿透護盾,命中靶標的核心部位。整個過程行雲流水,沒有絲毫拖泥帶水。
“測試數據出來了!狙擊步槍有效射程從1200米提升至1800米,彈道偏差率降低至0.05;突擊步槍破甲效率提升60,抑製模式對護盾的削弱效率達85;環境適配彈藥在各場景下的隱蔽性與殺傷力均符合預期!”靶場的測試員拿著報告跑過來,臉上滿是驚歎,“莉娜姐,你這裝備升級後,簡直就是移動的精準火力點!”
莉娜接過報告,看著上麵的數字,嘴角的笑容更濃了。她抬頭看向靶場遠處的模擬追獵者艦隊模型,眼神中沒有了之前的警惕,反而多了一絲期待——之前麵對追獵者,她總是需要依靠艦船的掩護或團隊的配合才能發揮火力,現在有了這些新“玩具”,她能在更複雜的環境下,用更精準的火力直麵敵人,甚至能在關鍵時刻為團隊打開突破口。
“這些還隻是基礎版。”莉娜收起報告,撫摸著狙擊鏡的合金鏡片,“等後續掌握更多創世文明的能量技術,我還要給這些‘玩具’加更多功能——比如讓子彈具備追蹤能力,或者讓抑製模塊能乾擾追獵者的通訊信號。”
當她走出靶場時,夕陽正透過前哨站的舷窗灑進來,落在她的新裝備上,折射出冰冷的金屬光澤。莉娜知道,這些裝備不僅是她的“玩具”,更是她守護團隊、對抗追獵者的武器。有了這些精準火力的加持,她不再隻是團隊的“火力支援”,更是能在關鍵時刻扭轉戰局的“致命獵手”。
“下次再遇到追獵者的偵察兵,就讓他們嘗嘗我的新‘玩具’有多厲害。”莉娜握緊手中的突擊步槍,雙模式模塊的指示燈在夕陽下輕輕閃爍,像一顆即將爆發的能量核心,充滿了自信與力量。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