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號”前哨站的停泊區,“老兵號”靜靜懸浮在星空中,銀白色的新型合金裝甲在晨光下泛著冷光,艦橋頂部的量子信息發射器與兩側的分形加密天線格外醒目——經過近半個月的升級改造,這艘曆經風雨的艦船終於迎來了首次短途試航。駕駛艙內,雷諾坐在指揮椅上,雙手輕輕搭在操控杆上,指尖能清晰感受到操控係統傳來的細膩反饋,與升級前的遲滯感截然不同。
“各係統準備就緒!引擎功率校準完畢,護盾係統進入待激活狀態,武器係統能源鏈路通暢!”凱的聲音通過通訊器傳來,他正坐在電子戰控製台前,終端屏幕上顯示著所有係統的實時參數,“試航路線已規劃完畢,從停泊區出發,繞行數據深淵外圍300公裡,沿途設置3個測試點,分彆進行引擎極限速度、護盾承受能力、武器供能穩定性測試。”
莉娜則站在武器控製台旁,手指懸在“主炮充能”按鈕上方,眼神中滿是期待——她的新改裝突擊步槍已固定在駕駛艙的武器架上,艦首的深淵粒子炮也經過了能量增強改造,正等待著實戰測試。“所有武器已裝載實彈,彈藥適配性檢查完成,隨時可以開火!”
星璃靠在觀察窗前,靈能緩緩延伸至艦船各處,像一張細密的網,實時監測著引擎、護盾、武器係統的能量流動。“各係統能量波動穩定,未發現異常節點,但靈能感知到引擎艙的‘輔助散熱閥’存在輕微能量泄漏,可能會在高功率運行時影響散熱效率。”
“收到!已標記輔助散熱閥為重點監測對象,試航時會降低該區域的功率負載,避免出現過熱問題。”雷諾點頭,按下“啟動引擎”的按鈕。
伴隨著一陣低沉而平穩的轟鳴,“老兵號”的引擎噴出淡藍色的能量流,緩緩駛離停泊區。與升級前不同,這次引擎啟動沒有產生任何震動,駕駛艙內的平穩度堪比地麵建築,隻有觀察窗外快速後退的星雲,能讓人感知到艦船正在加速。
“第一個測試點:引擎極限速度測試,預計5分鐘後抵達。”凱的聲音帶著興奮,終端屏幕上的引擎功率指針開始緩慢攀升,從常規運行的40升至60、80,最終穩定在100的極限功率。“當前速度1.2倍亞光速!超過升級前極限速度的50,且引擎振動頻率僅為之前的30,遠低於安全閾值!”
雷諾輕輕推動操控杆,“老兵號”的速度再次提升,星雲中的塵埃在艦船周圍形成一道道流動的光帶。他嘗試進行高機動轉向,操控杆的反饋精準而迅速,艦船像一道靈活的閃電,在星雲中劃出一道優美的弧線,沒有出現任何失控跡象。“操控性遠超預期!即使在極限速度下,也能保持穩定轉向,這在之前根本無法想象——升級前隻要速度超過0.8倍亞光速,轉向就會出現明顯偏差。”
星璃的靈能感知到引擎艙的溫度正在緩慢上升,但輔助散熱閥的能量泄漏並未加劇,隻是散熱效率比預期低了10。“建議將引擎功率降至90,維持當前速度即可,避免長時間高功率運行導致過熱。”
雷諾立刻調整引擎參數,功率指針回落至90,速度穩定在1.1倍亞光速。“收到!保持當前速度前往第二個測試點,準備進行護盾承受能力測試。”
第二個測試點位於一片廢棄的艦船殘骸區,凱提前在這裡布置了3台“模擬攻擊發生器”,能模擬追獵者常用的深淵粒子炮、實體魚雷、電磁乾擾波三種攻擊方式,用於測試新升級的多層疊加護盾。
“護盾係統激活!高頻偏導層、中頻緩衝層、低頻加固層同步啟動,總能耗45,低於預期的50!”凱按下“啟動模擬攻擊”的按鈕。
第一波攻擊是深淵粒子炮。3道淡紫色的光束從發生器射出,直奔“老兵號”的艦首。就在光束即將命中的瞬間,艦船周圍的深藍色護盾突然亮起,高頻偏導層的能量流快速震蕩,將其中2道光束直接偏導至宇宙空間,剩下1道光束則被中頻緩衝層吸收,護盾能量值僅下降了5。“偏導成功率67,吸收效率100,護盾完好無損!”
第二波攻擊是實體魚雷。6枚模擬魚雷以亞光速射向艦船,中頻緩衝層的能量波紋瞬間放大,像水麵漣漪般將魚雷的動能逐一抵消,最後魚雷在護盾外側緩緩漂浮,被低頻加固層形成的能量場“推離”艦船。“實體衝擊防禦成功!護盾能量值下降12,仍保持88的完整度!”
最關鍵的是第三波電磁乾擾波。乾擾波試圖穿透護盾,影響艦船的電子係統,但低頻加固層與凱的電子戰係統形成了“雙重防護”——乾擾波剛接觸護盾就被低頻能量場削弱,剩餘的乾擾信號又被電子戰係統過濾,終端屏幕上的參數沒有出現任何異常。“電磁乾擾防禦成功!各係統運行正常,未受任何影響!”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莉娜興奮地揮舞著拳頭:“這護盾也太硬了!之前遇到追獵者的兩輪粒子炮攻擊,護盾就快破碎了,現在承受三輪混合攻擊,還能保持88的能量!”
“第三個測試點:武器供能穩定性測試,準備測試主炮、副炮、近戰武器的同步供能。”雷諾駕駛“老兵號”抵達最後一個測試點,這裡是一片空曠的星雲區域,沒有任何障礙物。
莉娜率先啟動突擊步槍的能量增強模塊,扣動扳機,淡藍色的能量彈在星空中劃出一道道直線,精準命中10公裡外的靶標。“突擊步槍供能穩定!能量增強模塊續航正常,未出現功率波動!”
接著是艦首的深淵粒子炮。莉娜按下主炮按鈕,一道粗壯的淡紫色光束從炮口射出,瞬間命中20公裡外的廢棄艦船殘骸,殘骸表麵爆發出劇烈的能量爆炸,形成一個直徑數百米的火球。“主炮供能穩定!能量輸出功率比升級前提升40,充能速度提升60,連續射擊5次後,供能鏈路仍無異常!”
最考驗供能係統的是“多武器同步開火”測試。莉娜同時啟動主炮、副炮、突擊步槍,三種武器從不同方向開火,終端屏幕上的能源輸出曲線卻始終保持平穩——新能量核心的供能效率遠超預期,即使多武器同步運行,引擎功率也僅從90升至95,沒有觸發過載保護。“多武器同步供能成功!能源分配均勻,各武器功率穩定,沒有出現搶能現象!”
試航過程中,團隊也發現並解決了一些小問題:在測試護盾的局部強化功能時,凱發現“艦尾護盾的能量分配存在10的偏差”,通過調整電子戰係統的參數,很快修複了偏差;在高機動轉向時,星璃感知到“右側推進器的噴口角度存在細微誤差”,雷諾通過微調操控杆,補償了誤差,確保艦船的轉向精度。
當“老兵號”完成所有測試,返回“先鋒號”前哨站的停泊區時,駕駛艙內的氣氛熱烈而興奮。凱調出試航的綜合性能報告,屏幕上的數據讓人驚歎:
?引擎極限速度:1.2倍亞光速升級前0.8倍亞光速),提升50;
?護盾承受能力:可抵禦追獵者6輪混合攻擊升級前2輪),提升200;
?武器供能效率:多武器同步開火供能穩定升級前同步開火會出現功率波動);
?電子戰能力:可同時製造5個逼真幻影,破解加密通訊效率提升10倍;
?操控性:轉向精度提升80,振動頻率降低70。
“這已經不是之前的‘老兵號’了,簡直是一艘全新的戰艦!”雷諾看著報告,臉上露出欣慰的笑容,“有了這樣的性能,我們不僅能在追獵者的偵察艦麵前自保,還能主動發起反擊,甚至深入他們的控製區進行偵查。”
莉娜靠在觀察窗前,看著“老兵號”艦首的粒子炮,眼神中滿是自信:“下次再遇到追獵者,我一定要用主炮好好‘招呼’他們,讓他們嘗嘗我們的厲害!”
星璃的靈能再次延伸至艦船,能“看到”升級後各係統的能量流動像一條平穩的河流,沒有了之前的堵塞與混亂。“‘老兵號’就像‘重生’了一樣,有了更強的‘心臟’、更堅固的‘鎧甲’、更銳利的‘武器’,還有更聰明的‘大腦’電子戰係統)。”
凱則在終端上繪製著“老兵號”的下一步升級計劃:“這次試航驗證了現有技術的可行性,接下來我們可以進一步優化引擎的散熱係統,提升護盾的局部強化效率,甚至可以為艦船加裝‘深淵能量吸收帆’,在航行中吸收環境中的微量深淵能量,補充能源消耗。”
夕陽透過駕駛艙的舷窗,灑在“老兵號”的新型合金裝甲上,折射出溫暖的光芒。團隊成員們站在駕駛艙內,看著這艘煥然一新的艦船,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從“希望方舟”號的驚險探索,到技術落地後的性能飛躍,他們每一步都走得艱難,卻也每一步都在靠近勝利。
“準備召開全艦會議,向所有船員通報試航結果,同時啟動‘先鋒號’主艦的升級計劃。”雷諾拿起通訊器,聲音堅定,“‘老兵號’的試航成功,隻是我們對抗追獵者的開始,接下來,我們要讓整個‘先鋒號’艦隊,都擁有這樣的實力!”
當“老兵號”的舷梯緩緩放下,前哨站的船員們紛紛圍上來,看著這艘升級後的戰艦,眼中滿是驚歎與期待。他們知道,這艘艦船的飛躍,不僅是技術的勝利,更是他們對抗追獵者、守護遺忘星域的信心源泉——有了這樣的“利刃”,他們再也不用畏懼深淵中的陰影,而是能昂首挺胸,迎接未來的每一場戰鬥。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