淩晨2點50分,數據深淵邊緣的星空被厚重的暗星雲籠罩,隻有零星的宇宙塵埃反射著微弱的星光。“老兵號”像一尾沉默的鯊魚,緩緩駛離“先鋒號”前哨站的隱蔽航道,艦身的新型合金裝甲在暗環境下自動切換為“深空灰”,與周圍的星雲背景融為一體——距離“深淵之眼”行動正式啟動,還有10分鐘。
駕駛艙內,莉娜緊握著操控杆,目光緊盯著前方的全息星圖。星圖上,代表“碎石帶”的黃色區域已近在眼前,而紅色的追獵者活動預警線,像一條毒蛇的信子,在碎石帶外圍閃爍。“距離碎石帶還有50公裡,準備啟動‘深度隱匿模式’。”她的聲音壓得很低,帶著一絲不易察覺的緊繃——這是她第一次駕駛“老兵號”深入追獵者的核心活動區,任何微小的失誤,都可能導致萬劫不複。
凱坐在電子戰控製台前,手指在鍵盤上飛快敲擊,將“信號優先級劫持程序”的啟動指令輸入係統。“老兵號”船體外部的12個“環境模擬發生器”同時啟動,釋放出與宇宙塵埃完全一致的電磁輻射信號;艦底的“熱信號抑製板”將引擎溫度從300c降至50c,與深空背景溫度幾乎持平;最關鍵的“量子信號屏蔽層”也已激活,能吸收99的艦船內部信號,避免被追獵者的廣譜探測器捕捉。
“深度隱匿模式啟動完成!當前雷達反射截麵0.01平方米,相當於一塊中型岩石;熱信號強度0.05瓦,低於宇宙背景輻射閾值;電磁信號完全屏蔽,已偽裝成‘無信號源的宇宙塵埃團’。”凱的聲音帶著一絲興奮,卻依舊保持著警惕,“星璃,遠程感應是否正常?碎石帶內有無異常能量波動?”
通訊器中傳來星璃平穩的回應,她的靈能已通過“靈能感應晶體”覆蓋至碎石帶區域:“靈能感應正常,碎石帶內有3處低頻能量殘留,符合追獵者偵察艦的引擎特征;未發現高強度能量波動,暫時沒有巡邏艦活動跡象,你們可以按計劃進入‘巨石陰影區’。”
莉娜輕輕推動操控杆,“老兵號”的速度降至最低,像一片漂浮的羽毛,緩緩駛入碎石帶。艦窗外,巨大的岩石塊從旁掠過,最大的一塊岩石表麵布滿深褐色的凹痕,像是被能量武器轟擊過的痕跡——這裡確實是追獵者的活躍區域,危險無處不在。
當“老兵號”抵達預定的“巨石陰影區”一塊直徑15公裡的巨型岩石背麵),莉娜按下“停泊鎖定”按鈕,艦船穩穩固定在岩石的陰影中,從外部看,完全與岩石融為一體。“開始部署‘隱蔽傳感器’和‘微型無人機’,凱,你負責傳感器的參數校準,我來操控無人機。”
凱將3個巴掌大小的“隱蔽傳感器”通過機械臂部署在岩石表麵,傳感器外殼采用與岩石相同的材質,表麵還覆蓋了一層“偽裝塗層”,能自動模擬岩石的溫度和電磁特征。“傳感器部署完成,已啟動‘被動接收模式’,開始記錄周圍的能量殘留和艦船軌跡數據。”
莉娜則在終端上啟動了4架微型無人機,無人機的體積僅相當於拳頭大小,外殼用新型合金製作,重量不足100克。她操控著無人機,像4隻靈活的螢火蟲,從“老兵號”的彈射口飛出,沿著岩石的縫隙,悄無聲息地向碎石帶深處飛去——它們的目標,是星璃之前感知到的“能量補給線”和莉娜提出的“能量紊亂區”。
“無人機已抵達能量補給線附近,開始記錄能源數據。”莉娜的目光緊盯著無人機傳回的實時畫麵,畫麵中,一道淡紫色的能量流在岩石間蜿蜒流動,能量流的末端連接著一個小型的“能量補給站”——那是一個直徑約20米的金屬裝置,表麵刻著陌生的紋路,正是追獵者的技術風格。
“能量補給站的輸出功率約500兆瓦,符合中型偵察艦的能源需求;能源類型為‘高純度深淵能量’,與‘希望方舟’號遭遇的追獵者能量特征一致;補給站周圍有4條艦船軌跡,間距均勻,說明追獵者偵察艦的補給頻率固定,初步判斷巡邏周期為6小時。”凱快速記錄著傳感器傳回的數據,終端屏幕上,能量曲線和軌跡圖逐漸成型,“這是我們獲取的第一份關鍵情報——知道了巡邏周期,我們就能避開它們的活躍時段,安全收集更多數據。”
就在這時,星璃的聲音突然變得急促:“警告!靈能感知到碎石帶東側有高頻能量波動,正在快速向你們靠近!能量特征符合追獵者偵察艦,預計10分鐘後抵達你們的監控區域!”
駕駛艙內的氣氛瞬間凝固。莉娜立刻操控無人機返航,同時關閉了“隱蔽傳感器”的“主動記錄模式”,切換為“純被動接收”——主動記錄會產生微弱的電磁信號,可能被逼近的偵察艦探測到。“無人機已開始返航,預計5分鐘後回收;傳感器已切換至被動模式,停止所有主動信號發射。”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凱則快速啟動“應急偽裝程序”,在“老兵號”周圍部署了2個“信號誘餌”,誘餌能模擬“小型岩石碎片”的信號特征,同時釋放微量的“乾擾煙霧”一種能吸收電磁信號的特殊物質),形成一道“信號屏障”。“應急偽裝完成!即使偵察艦靠近,也會被誘餌和煙霧乾擾,無法發現我們的位置。”
莉娜緊握著操控杆,手心微微出汗。她通過“遠距離能量探測鏡”看向碎石帶東側,雖然暫時看不到偵察艦的身影,但屏幕上的“能量波動計數器”正在快速跳動,數值從10赫茲升至50赫茲,說明偵察艦正在加速靠近。“凱,分析能量波動的強度,判斷偵察艦的類型和數量。”
“能量波動強度約100兆瓦,符合追獵者‘刺蜂級’偵察艦的引擎特征;波動頻率穩定,沒有出現多源疊加,初步判斷為單艦活動,沒有護航艦。”凱的聲音帶著一絲鬆了口氣,“‘刺蜂級’偵察艦的傳感器精度較低,主要依賴廣譜探測,我們的深度隱匿模式能有效規避它們的探測,隻要不主動暴露,應該不會被發現。”
5分鐘後,莉娜成功回收了所有無人機,無人機帶回了關鍵的“能量補給線”數據——追獵者偵察艦的單次補給時間約15分鐘,補給後會沿固定航線向碎石帶外側巡邏,航線覆蓋了3個邊境殖民地的方向,這與之前殖民地遭襲的位置完全吻合。“確認了!追獵者的巡邏航線就是殖民地遭襲的路線,它們是在按固定路線排查,尋找‘希望方舟’的線索!”
就在這時,艦窗外傳來一陣微弱的引擎聲——追獵者的“刺蜂級”偵察艦已抵達碎石帶,它的外形像一隻巨大的黑色黃蜂,艦首裝有一根細長的“能量探測杆”,正緩慢地在碎石帶中穿梭,探測周圍的信號。
莉娜和凱屏住呼吸,一動不動地盯著艦窗外的偵察艦。偵察艦距離“老兵號”所在的巨石僅3公裡,它的“能量探測杆”發出淡紫色的掃描光束,光束從“老兵號”的上方掠過,卻沒有任何反應——“深度隱匿模式”和“信號誘餌”成功欺騙了它的傳感器。
“偵察艦正在按固定路線巡邏,沒有發現異常,它的目標是碎石帶外側的‘警戒點’,不是我們所在的區域。”凱的聲音壓得極低,終端屏幕上,偵察艦的軌跡已被記錄下來,與之前傳感器收集的軌跡數據完全吻合,“我們的計劃是對的,隻要按巡邏周期規避,就能安全收集情報。”
當追獵者偵察艦漸漸遠去,消失在碎石帶的深處,駕駛艙內的兩人終於鬆了口氣。莉娜擦了擦手心的汗,重新坐直身體:“開始分析無人機和傳感器收集的數據,重點提取追獵者的通訊頻率、引擎特征、巡邏航線,這些都是後續應對的關鍵情報。”
凱將數據導入“數據分析係統”,屏幕上彈出一係列圖表:“通訊頻率分析完成,追獵者使用的是‘加密跳頻通訊’,每秒跳頻100次,常規解密方法需要24小時以上;但我們可以通過‘分形加密算法’逆向推導跳頻規律,預計6小時內就能破解,之後就能監聽它們的通訊內容。”
“引擎特征數據也已提取,追獵者‘刺蜂級’偵察艦的引擎存在‘低頻共振’缺陷,在特定頻段12.5赫茲)會出現能量泄漏,我們可以針對性開發‘共振乾擾武器’,通過發射該頻段的能量波,癱瘓它們的引擎。”莉娜補充道,她的目光停留在引擎特征圖上,嘴角露出一絲自信的笑容——這是他們發現的第一個追獵者技術弱點。
接下來的6小時,“老兵號”在巨石陰影區持續潛伏,傳感器和無人機不斷收集著數據:
?能量殘留數據:共記錄到7處追獵者偵察艦的引擎能量殘留,通過分析殘留強度和衰減速度,推算出偵察艦的續航能力約48小時,意味著它們的母艦距離碎石帶不會超過200光時約8.3光天);
?艦船軌跡數據:繪製出完整的追獵者巡邏航線圖,共3條主要航線,覆蓋了5個邊境殖民地,每條航線的巡邏周期均為6小時,交接時間在淩晨3點和上午9點;
?通訊信號數據:截獲追獵者的12段通訊信號,雖然尚未完全破解,但通過星璃的“靈能解碼”輔助,已初步判斷出通訊內容涉及“搜索進度”“目標區域”“無異常報告”,說明追獵者尚未發現“希望方舟”的具體線索,仍在大範圍排查。
“行動6小時節點已到,按計劃向‘先鋒號’發送加密情報。”莉娜啟動“量子通訊”,將收集到的所有數據壓縮加密後發送出去,“雷諾,情報已發送,包含追獵者的巡邏航線、引擎特征、通訊頻率,你們儘快組織分析,製定應對方案。”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通訊器中傳來雷諾的回應,帶著一絲興奮:“情報收到!分析團隊已開始工作,你們繼續按計劃偵察,注意安全。星璃的靈能感應顯示,接下來2小時內碎石帶內沒有巡邏艦活動,你們可以趁機向‘能量紊亂區’推進,收集更多通訊信號數據。”
莉娜和凱沒有猶豫,再次啟動“老兵號”,小心翼翼地向能量紊亂區移動。能量紊亂區的環境比碎石帶更加複雜,這裡的深淵能量波動頻繁,時而增強時而減弱,像一片不穩定的能量海洋。但正是這種環境,為他們提供了更好的隱蔽條件——追獵者的傳感器在這裡會出現間歇性失靈,無法有效探測目標。
當“老兵號”抵達能量紊亂區,莉娜再次部署無人機,這次無人機的任務是“主動截獲通訊信號”——能量紊亂區是追獵者偵察艦與母艦的“通訊中繼點”,它們會在這裡將巡邏情報上傳給母艦,同時接收新的指令。
“無人機已抵達通訊中繼點,開始主動截獲信號。”莉娜的手指在終端上快速操作,無人機的“信號接收天線”已展開,開始捕捉周圍的加密通訊信號,“凱,你負責實時分析信號特征,配合星璃的靈能解碼,爭取儘快破解部分通訊內容。”
凱調出“分形加密算法”,開始逆向推導追獵者的跳頻規律。屏幕上,複雜的代碼流不斷滾動,跳頻規律像一條隱藏的線索,逐漸在他眼前清晰起來。“跳頻規律已破解30!星璃,靈能解碼是否有進展?”
“靈能感知到通訊中的‘情緒波動’——有‘焦躁’和‘期待’兩種情緒,可能是追獵者對‘搜索進度’不滿,同時在期待‘更高層級的指令’。”星璃的聲音傳來,“另外,感知到一個關鍵詞‘方舟信號’,雖然具體內容無法解碼,但可以確定,追獵者的核心目標確實是‘希望方舟’,他們在尋找與‘方舟’相關的任何信號。”
這個發現讓莉娜和凱的心情更加沉重——追獵者對“希望方舟”的關注度遠超預期,他們的排查不會輕易停止,團隊必須儘快提升實力,做好應對更大規模攻擊的準備。
當行動進入第12小時,“老兵號”已收集到足夠多的關鍵情報:追獵者的母艦大致位置能量紊亂區東南200光時處)、巡邏艦的詳細參數武器配置、護盾強度、傳感器範圍)、通訊加密的核心規律已破解60)、以及他們的搜索重點與“方舟”相關的能量信號和技術痕跡)。
“按計劃,我們該準備撤離了。”莉娜看著終端上的時間,“星璃,遠程感應顯示撤離路線上有無異常?主撤離線的‘能量異常點’是否處於‘安全通過窗口’?”
“主撤離線的能量異常點當前處於‘低波動期’,安全通過窗口還有1小時;撤離路線上沒有巡邏艦活動跡象,你們可以按計劃沿主撤離線返航。”星璃的回應讓兩人鬆了口氣。
莉娜啟動“老兵號”,緩緩駛離能量紊亂區,向主撤離線移動。艦窗外,碎石帶漸漸遠去,危險的追獵者活動區被拋在身後,但兩人的心情卻沒有放鬆——他們帶回的情報,既是對抗追獵者的“武器”,也意味著團隊即將麵臨更嚴峻的挑戰。
“這次深入虎穴,值了。”凱看著終端上的情報彙總,臉上露出一絲疲憊卻堅定的笑容,“我們終於摸清了追獵者的底細,接下來,該輪到我們反擊了。”
莉娜點頭,目光投向遠方的“先鋒號”方向。“老兵號”的引擎再次啟動,淡藍色的能量流在暗星空中劃出一道柔和的軌跡,像一條通往希望的道路。雖然這次偵察充滿了緊張與危險,但他們成功了——他們帶回了關鍵情報,為團隊爭取到了主動權,也為守護遺忘星域,邁出了堅實的一步。
“返航!”莉娜的聲音帶著一絲輕鬆,卻依舊充滿力量,“我們要讓雷諾和星璃知道,‘深淵之眼’行動,圓滿成功!”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