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49章 數據分析與推論_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第449章 數據分析與推論(1 / 1)

“先鋒號”前哨站的數據分析中心內,全息投影將偵察帶回的海量數據拆解成無數個可視化模塊——能量殘留圖譜、艦船軌跡模型、通訊信號頻譜、引擎特征曲線……凱站在投影中央,雙眼布滿血絲卻依舊炯炯有神,手中的激光筆在模塊間不斷遊走,將看似零散的數據串聯成一條條清晰的邏輯鏈。自“老兵號”驚險返航後,他已連續工作18小時,連一口熱飯都沒顧上吃——這些數據是揭開追獵者麵紗的關鍵,每一個小數點後的數字,都可能隱藏著決定戰局的秘密。

“首先看‘活動半徑’的推導。”凱將激光筆指向“能量殘留圖譜”,圖譜上用不同顏色標注著追獵者偵察艦在暗塵帶、碎石帶、邊境殖民地的能量痕跡,“我們在3個區域共采集到17處有效能量殘留,通過分析殘留的‘衰減係數’深淵能量在真空中的消散速度)和‘引擎功率匹配度’,能反推出偵察艦的航行時間——比如碎石帶的能量殘留衰減了42,對應航行時間約6.8小時,結合其1.8倍常規速度約32萬公裡小時),可計算出該區域到‘空白區域’的直線距離約218光時。”

他調出“軌跡模型”,模型中三條不同顏色的航線從“空白區域”向外輻射,分彆指向西北、東北、西南三個方向的邊境殖民地:“三條航線的最大直線距離均在220240光時之間,且偵察艦返航時的能量殘留均維持在‘安全閾值’剩餘能源30以上),由此可推斷,追獵者‘刺蜂級’偵察艦的實際活動半徑約250光時——超過這個範圍,其能源將無法支撐返航,必須依賴中途補給。”

雷諾站在模型旁,手指在“空白區域”外圍輕輕敲擊:“250光時的活動半徑,剛好能覆蓋遺忘星域西北象限的12個邊境殖民地,這與近期遭襲殖民地的分布完全吻合。也就是說,追獵者的前進基地極有可能就藏在‘空白區域’深處,以這裡為中心,向周邊殖民地展開扇形搜索。”

星璃的靈能輕輕覆蓋在“能量殘留圖譜”上,額間的晶體泛起微弱的光暈。她能感知到殘留能量中隱藏的“周期性波動”——這種波動並非隨機產生,而是與引擎的“能量循環周期”高度同步。“靈能感知到能量殘留的波動周期約為14.5小時,這應該是偵察艦的‘常規巡航周期’。結合活動半徑推算的往返時間約13.6小時),可進一步推測,它們的單次任務時長約1415小時,扣除往返航行,在目標殖民地的停留時間僅0.51小時——這說明追獵者的襲擊具有‘速戰速決’的特點,不願在單一目標上浪費過多時間。”

莉娜則關注著“補給周期”的推導。她將“能量補給站”的監測數據與偵察艦的返航軌跡疊加,發現一個關鍵規律:“所有偵察艦從‘空白區域’出發前,都會先在能量補給站停留約15分鐘;完成任務返航後,同樣會先返回補給站,再進入‘空白區域’。我們共記錄到8次這樣的‘補給任務補給’循環,間隔時間均在48小時左右——由此可推斷,追獵者偵察艦的基礎補給周期約48小時,超過這個周期,其引擎的‘深淵能量轉化率’會下降15以上,這與我們在實驗室中模擬的‘能量耗儘曲線’完全一致。”

凱補充道:“更重要的是,補給站的‘能量輸出峰值’每天會出現兩次——分彆在淩晨3點和下午3點,每次持續1小時。這說明追獵者的‘任務調度’具有極強的規律性,他們會集中在這兩個時間段為偵察艦補給,再同步派出艦隊執行襲擊任務。掌握這個規律,我們就能提前在補給站周邊部署‘信號監聽設備’,預判他們的襲擊目標。”

隨著分析深入,焦點逐漸轉向追獵者的“前進基地方向”。凱將“躍遷軌跡數據”導入“三維星圖模型”,模型中一條淡紫色的線從暗塵帶延伸至“空白區域”深處,線的末端被一團深色的“暗物質雲”覆蓋——這是當前星圖的未探測區域。“通過分析偵察艦的躍遷能量波動曲線,我們能計算出‘躍遷曲率’空間折疊的角度),再結合躍遷前的‘航向偏移量’,可反推出躍遷終點的大致坐標——位於‘空白區域’西北方向約80光時處,那裡有一片‘高密度暗物質區’,能完全屏蔽常規探測,是理想的基地隱藏點。”

他調出該區域的“宇宙環境數據庫”,屏幕上彈出一組關鍵參數:“暗物質濃度是周邊區域的6倍,深淵能量背景值穩定在1.2x10??焦耳立方米,且存在‘人工改造’的痕跡——我們檢測到該區域的‘引力異常點’,其引力場分布不符合自然天體規律,更像是‘大型空間站’或‘母艦’的重力發生器造成的。綜合這些特征,我們有87的把握判斷,追獵者的前進基地就在這片高密度暗物質區,規模至少能容納10艘以上的‘刺蜂級’偵察艦,甚至可能存在12艘主力艦。”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分析的後半程,團隊將重點轉向追獵者的“科技體係”。當凱將“引擎特征曲線”與人類聯邦、創世文明的引擎數據疊加時,一個令人意外的發現浮出水麵——追獵者的科技並非“完全無法理解”,而是建立在與人類相似的“基礎物理框架”上,隻是向“極端化”方向發展。

“看這條‘能量轉化效率曲線’。”凱指著投影中的對比圖,追獵者引擎的曲線在高功率區間幾乎呈垂直上升趨勢,而人類引擎的曲線則明顯平緩,“追獵者的引擎采用‘深淵能量熱能電能’的三級轉化模式,與人類的‘化學能機械能電能’模式原理相通,區彆在於他們用‘深淵能量’替代了化學能,且犧牲了‘穩定性’來換取‘高轉化效率’——他們的引擎在100功率時,轉化效率能達到95,但穩定性僅為人類引擎的60,這也是我們之前發現‘能量導管泄漏’缺陷的根本原因。”

星璃的靈能感知進一步驗證了這一結論。她將追獵者的“能量探測杆”信號頻譜與人類的“廣譜雷達”頻譜對比,發現兩者的“信號調製方式”存在驚人的相似性——都是通過“頻率跳變”避免被乾擾,隻是追獵者將跳頻速度提升到了人類當前技術的3倍。“靈能能感知到他們的科技中,存在‘刻意簡化’的痕跡——他們放棄了複雜的‘多用途兼容’設計,專注於‘單一功能的極致化’,比如探測杆隻負責‘高精度能量識彆’,不具備通訊、導航等附加功能;引擎隻追求‘高功率輸出’,忽略了長期使用的可靠性。”

莉娜則從武器係統的角度補充了分析。她將追獵者“深淵粒子炮”的彈道數據與人類“電磁軌道炮”對比,發現兩者的“粒子加速原理”完全一致,都是通過“強磁場約束粒子流”,區彆在於追獵者用“深淵能量粒子”替代了金屬彈丸,且將加速電壓提升到了極端水平:“他們的粒子炮加速電壓達到1.2億伏特,是人類現役軌道炮的5倍,能讓深淵粒子達到0.9倍光速,但代價是炮管的‘使用壽命’僅為人類炮管的110,發射100次後就會出現不可逆的磨損——這再次印證了‘極端化發展’的科技邏輯。”

這些發現讓數據分析中心的氣氛從“凝重”逐漸轉為“振奮”。之前團隊一直將追獵者視為“擁有跨維度科技的未知敵人”,而現在通過數據拆解,終於看清了他們的真實實力——追獵者並非“不可戰勝的神話”,他們的科技隻是在人類現有框架上的“畸形強化”,雖然在單一功能上具備優勢,卻存在大量可被利用的弱點:

1.能源依賴缺陷:偵察艦的活動半徑和補給周期固定,可在其補給路線上部署“能量乾擾裝置”,切斷能源供應;

2.穩定性短板:引擎、武器係統的高功率運行以犧牲穩定性為代價,可針對性開發“共振乾擾武器”,引發其內部能量失控;

3.功能單一局限:探測設備僅專注於能量識彆,對“物理偽裝”如暗塵團、岩石遮擋)的識彆能力薄弱,可利用地形進行隱蔽突襲。

“我們之前對追獵者的恐懼,很大程度上源於‘未知’。”雷諾看著投影中梳理出的“追獵者弱點清單”,語氣中帶著釋然,“現在通過數據,我們終於摸清了他們的‘底牌’——他們不是‘神’,隻是一群將‘極端化’做到極致的‘技術偏執者’。我們的優勢在於‘均衡發展’和‘靈活應變’,隻要針對性製定戰術,完全有能力與他們抗衡。”

凱調出“戰術推演模型”,將追獵者的弱點與團隊的技術優勢結合,模擬出一套“多層次反製方案”:“在‘空白區域’外圍部署‘暗物質監測浮標’,實時追蹤偵察艦的躍遷信號;在其補給路線上設置‘能量陷阱’,通過釋放‘虛假深淵能量信號’吸引偵察艦,再引爆陷阱癱瘓其引擎;戰鬥時利用‘地形偽裝’接近,先用‘共振乾擾彈’破壞其武器係統,再用主炮集中攻擊能量導管等薄弱部位——這套方案的勝率模擬能達到58,遠超之前的32。”

星璃的靈能輕輕覆蓋在“戰術推演模型”上,額間的晶體泛起柔和的光芒:“靈能感知到模型中的‘共振頻率匹配度’還有優化空間——追獵者引擎的‘低頻共振點’在12.5赫茲,我們可以將乾擾彈的頻率精確調整到這個數值,能讓癱瘓效率提升20。另外,他們的通訊係統存在‘加密盲區’跳頻間隙約0.02秒),可利用這個間隙插入‘虛假指令’,誤導其行動。”

莉娜則提出了“實戰驗證”的建議:“我們可以先派出2艘改裝後的護航艦,在追獵者的活動半徑邊緣進行‘誘敵測試’——用‘信號誘餌’模擬人類貿易艦的信號,吸引12艘偵察艦,驗證我們的反製方案是否有效。如果測試成功,再逐步擴大反製範圍,將‘空白區域’周邊變成‘追獵者的死亡陷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當分析接近尾聲,全息投影上的“追獵者認知圖譜”已變得清晰完整——從活動規律到科技弱點,從前進基地方向到反製戰術,每一個環節都有數據支撐,每一個推論都經過多重驗證。團隊成員們圍站在投影旁,臉上再也沒有了之前的迷茫與恐懼,取而代之的是“撥開迷霧見真相”的清醒,以及“知己知彼”的堅定。

“這些數據不僅是‘情報’,更是我們對抗追獵者的‘武器’。”凱關閉投影,揉了揉酸痛的肩膀,眼中卻閃爍著興奮的光芒,“接下來,我們要做的就是將這些推論轉化為實際行動——優化反製武器、部署監測網絡、訓練戰術配合。追獵者給我們帶來了太多恐懼和損失,但這一次,我們要讓他們知道,遺忘星域不是他們可以隨意肆虐的‘獵場’。”

雷諾拍了拍凱的肩膀,目光掃過團隊成員:“數據分析隻是第一步,真正的挑戰還在後麵。但我相信,隻要我們保持這份‘清醒’和‘堅定’,就沒有跨不過去的坎,沒有戰勝不了的敵人。從今天起,我們不再是被動防禦的‘獵物’,而是主動反擊的‘獵手’。”

夕陽透過數據分析中心的舷窗,灑在每個人的臉上。他們知道,揭開追獵者的麵紗隻是開始,未來的戰鬥依舊艱難,但此刻,他們的心中充滿了前所未有的信心——因為他們終於看清了敵人的真實模樣,也找到了屬於自己的“製勝之道”。

“準備召開全艦戰術會議,將這些分析結果和反製方案傳達給每一位船員。”雷諾的聲音帶著力量,“我們要讓所有人知道,追獵者並非不可戰勝,勝利的希望,就藏在這些冰冷的數據和我們堅定的信念中。”

數據分析中心的燈光逐漸熄滅,但“追獵者認知圖譜”的每一個細節,都已深深印在團隊成員的腦海中——這是他們用驚險與汗水換來的進展,也是他們對抗追獵者的“第一份勝利答卷”。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屍卒:開局吞噬華雄 京城,我擋住了吳三桂和清軍 鐵血1645:從揚州十日開始 被做局後我獲得最強消費返現係統 八零:十歲上山打獵忙,全家幫忙 我哥斯拉,苟在寒武紀進化五億年 小醜皇!追隨者全是絕世美女 重回1983:東北趕山狩獵年代 諸天:開局舌戰杏子林 我在聊齋當合同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