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號”生活艙旁的小房間被改造成了星璃的“靈能研究室”,房間中央擺放著一張木質工作台,台上鋪著從數據庫機房借來的艾塔尼科技圖紙,圖紙旁散落著幾支炭筆和一卷透明的“靈能記錄紙”——這種特殊紙張能保留靈能劃過的痕跡,是凱從“希望方舟”物資中找到的珍貴材料。清晨的陽光透過舷窗,在圖紙上投下柔和的光斑,星璃跪坐在工作台前,額間的晶體泛著穩定的淡紫色光芒,手指懸在靈能記錄紙上,正專注地繪製著某種裝置的草圖。
“還是沒找到能量傳導的最佳角度嗎?”雷諾端著一杯溫蜂蜜水走進房間時,看到星璃正輕輕皺著眉,炭筆在紙上停頓了許久,顯然卡在了某個關鍵環節。自上次靈能透支後,星璃每天都會花6小時研究艾塔尼科技,從最初連圖紙符號都認不全,到現在能獨立繪製簡單裝置草圖,她的進步肉眼可見,但過程遠比想象中艱難。
星璃抬起頭,接過蜂蜜水,指尖因長時間握筆而有些泛白:“艾塔尼的‘靈能諧振器’需要3個能量輸入口呈‘等邊三角形’分布,但我之前嘗試用靈能模擬時,發現三角形的中心會產生能量漩渦,導致輸出不穩定。數據庫裡說‘漩渦是靈能過載的預警’,可我找不到解決辦法。”她指著圖紙上的一個標注,那裡畫著三個小圓圈,中間用虛線連接成三角形,“你看,這裡的符號我之前以為是‘能量增強’,昨天才發現其實是‘平衡調節’,我一直理解錯了。”
雷諾湊到工作台前,看著圖紙上密密麻麻的標注——原本空白的圖紙邊緣,被星璃用不同顏色的炭筆補充了“靈能流動方向”“能量閾值範圍”等注釋,甚至還畫了簡單的“故障排除流程圖”,這些都是她結合自身靈能感應總結的經驗,數據庫裡並沒有現成內容。“你能把靈能感應到的問題轉化成‘故障流程圖’,這已經很厲害了。”雷諾的語氣中帶著欣慰,“凱之前說,艾塔尼科技的核心是‘靈能與物質的平衡’,你要不要試著用靈能直接在紙上模擬能量流動,說不定能找到平衡的方法。”
星璃眼前一亮,放下炭筆,將手掌輕輕貼在靈能記錄紙上。額間的晶體光芒逐漸變強,淡紫色的靈能像一條細膩的絲線,從她的指尖流出,在紙上緩緩勾勒出三角形的輪廓。起初,靈能在三角形中心果然出現了漩渦,記錄紙上的紫色痕跡變得扭曲;但這次,星璃沒有立刻停止,而是嘗試將靈能分成三股,分彆從三個輸入口緩慢注入,同時用意識引導靈能在中心交彙時“旋轉減速”——就像她之前淨化“老兵號”上的混沌能量殘留時那樣,用精準的靈能控製化解能量衝突。
奇跡發生了。當第三股靈能注入時,三角形中心的漩渦漸漸平息,紫色痕跡變得平穩流暢,甚至在中心形成了一個微小的“能量循環”。星璃激動地收回手,靈能記錄紙上,一幅完整的“靈能諧振器優化草圖”清晰呈現,中心的能量循環符號旁,還標注著“靈能注入速度:0.5單位秒”“平衡調節角度:15°”等精確參數。“成功了!”星璃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喜悅,眼眶微微發紅,“我終於搞懂了‘平衡調節’的真正含義,不是增強能量,而是控製能量的‘流速與角度’!”
正在隔壁整理數據的凱聽到動靜,快步走進房間。當他看到靈能記錄紙上的草圖時,驚訝地睜大了眼睛:“這是……你用靈能直接繪製的‘優化草圖’?數據庫裡的艾塔尼諧振器效率隻有70,你這個設計能把效率提升到90!”凱拿起草圖,手指在能量循環符號上輕輕摩挲,“這個循環結構,我之前在數據庫裡見過類似的理論模型,但沒有具體參數,你竟然通過靈能感應找到了!”
“我隻是根據靈能流動的感覺調整了參數。”星璃有些不好意思地低下頭,“昨天我用靈能感應‘先鋒號’的靈能感應陣列時,發現它的能量循環也有類似的問題,我試著用這個方法調整了一下,陣列的探測範圍擴大了10公裡。”
凱立刻拉著星璃前往靈能感應陣列機房。當星璃用靈能調整完陣列的“能量平衡參數”後,屏幕上的探測範圍數值果然從50公裡提升到了60公裡,而且信號穩定性也從85提升到了98。“這太重要了!”凱的聲音帶著激動,“‘奇美拉’級的共生環需要精準的‘靈能平衡控製’,你現在掌握的方法,正好能解決我們之前擔心的‘能量對衝’問題!而且你的草圖可以直接用於實際裝置的製作,比數據庫裡的理論模型更實用!”
接下來的幾天,星璃的進步越來越明顯。她不再局限於“理解圖紙”,而是開始“優化圖紙”——將艾塔尼科技的理論模型與自身靈能感應結合,提出更符合實際應用的改進方案。比如,她在“靈能傳導導管”的圖紙上,增加了“靈能緩衝段”的設計,解決了導管因能量波動而斷裂的問題;在“靈能探測器”的圖紙上,調整了“感應靈敏度閾值”,讓探測器能區分“混沌能量”與“正常靈能”,避免誤報。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莉娜在一次巡邏間隙,特意來到星璃的研究室。當她看到星璃正在繪製“靈能狙擊炮瞄準輔助裝置”草圖時,好奇地問道:“這個裝置能提升狙擊精度嗎?之前我用狙擊炮時,總是因為靈能波動導致彈道偏移。”
星璃拿起草圖,耐心解釋:“這個裝置的核心是‘靈能穩定器’,能將你的靈能與狙擊炮的瞄準係統同步,抵消外界的能量乾擾。你看這裡,”她指著草圖上的一個小方塊,“這個是‘靈能感應芯片’,我用艾塔尼的‘活性能量導體’設計的,能實時捕捉你的靈能波動,自動調整瞄準角度。數據庫裡的設計需要外接能源,我把它改成了‘靈能自供能’,你用的時候隻要注入一點靈能就能啟動。”
莉娜接過草圖,看著上麵清晰的“安裝步驟”和“靈能注入方法”,心中充滿期待:“等‘老兵號’的維修告一段落,我們能不能先做一個原型機測試?如果真能提升精度,以後對付追獵者的無人機群就更有把握了。”
“當然可以!”星璃點頭,眼中閃爍著自信的光芒,“我已經計算過材料需求,大部分零件都能從‘先鋒號’的廢棄設備中拆解,最多3天就能做出原型機。”
星璃的成長不僅體現在技術突破上,還改變了整個團隊的工作方式。之前,凱負責“解讀數據庫”,星璃負責“提供靈能支持”,兩人的工作相對獨立;現在,他們會每天一起討論“艾塔尼科技的實際應用”,凱從星璃的靈能感應中獲得“技術優化靈感”,星璃則從凱的數據分析中加深對“科技原理”的理解。老周和小鄭在製作零件時,也會主動向星璃谘詢“靈能適配參數”,確保零件能與靈能裝置完美配合;小林則根據星璃的工作強度,調整她的“靈能恢複計劃”,確保她不會再次出現透支。
一周後,星璃製作的“靈能狙擊炮瞄準輔助裝置”原型機完成測試。在“先鋒號”的射擊訓練場,莉娜使用安裝了原型機的狙擊炮,在5公裡外連續命中10個移動靶,精度比之前提升了40,而且沒有出現任何因靈能波動導致的彈道偏移。當最後一個靶標被擊中時,訓練場響起了熱烈的掌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欣慰的笑容。
“星璃,你現在已經不是‘單純的靈能者’了,你是‘艾塔尼科技的實踐者’。”雷諾走到星璃身邊,語氣中帶著自豪,“你用自己的靈能感應,把數據庫裡的‘理論’變成了‘實用技術’,這是我們之前想都不敢想的。”
星璃看著手中的原型機,心中充滿成就感。她想起戰鬥結束後,自己因靈能透支而虛弱不堪,連基本的感應都很困難;而現在,她不僅完全恢複,還能將靈能與科技結合,為團隊創造新的價值。“這不是我一個人的功勞。”星璃的目光掃過身邊的同伴,“如果不是凱幫我解讀數據庫,莉娜願意測試原型機,大家一直支持我,我也做不到這些。”
夕陽西下,星璃回到研究室,繼續繪製“奇美拉”級共生環的“靈能平衡係統”草圖。靈能記錄紙上,淡紫色的靈能痕跡與黑色的炭筆標注交織,勾勒出未來的希望。她知道,自己的成長之路還很長,艾塔尼科技中還有很多未知等待探索,但她不再迷茫,不再膽怯——因為她有最可靠的團隊,有明確的目標,有將“不可能”變為“可能”的勇氣。
星璃的恢複與成長,不僅是個人的突破,更是團隊的財富。她用靈能為冰冷的科技注入了“生命力”,用實踐為抽象的理論找到了“落地路徑”,為“奇美拉”級的建造、為對抗追獵者的未來,帶來了全新的可能性。在這片充滿挑戰的星空中,她不再是需要保護的“靈能者”,而是成為了引領團隊前進的“創新者”,用自己的力量,照亮了重建家園的道路。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