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號”的走廊裡,應急燈的紅光像凝固的血,映著團隊蹣跚的身影。老周被小林半扶半架著,受傷的左腿不敢著地,每走一步都疼得額頭冒冷汗,氧氣麵罩的透明塑料上凝結著細密的水珠,隨著他的呼吸不斷起伏;莉娜用沒受傷的右手扶著牆壁,左臂不自然地懸在身側,戰術靴踩過散落的金屬碎片時,發出“咯吱”的脆響,像在為他們的生存倒計時;雷諾扶著星璃走在最後,星璃的靈能感應徹底中斷,隻能靠觸覺跟著移動,額間的晶體失去光澤,像蒙塵的寶石。
“先……先到物資儲存艙旁邊的應急站集合。”老周的聲音從氧氣麵罩後傳來,帶著微弱的喘息,“那裡……那裡應該有備用的應急物資,我之前修複時見過……”
話音未落,一陣刺骨的寒風突然從走廊儘頭吹來,帶著金屬冷卻後的冰意,讓所有人都忍不住打了個寒顫。星璃下意識地往雷諾身邊縮了縮,牙齒開始不受控製地打顫:“溫……溫度在降……我的手快凍僵了……”
雷諾抬手摸了摸牆壁,指尖傳來冰冷的觸感,甚至能感受到牆壁在緩慢收縮——沒有了維生係統的溫控,“老兵號”內部的溫度正以每分鐘1c的速度下降,此刻已經跌破了10c,再過半小時,很可能會降到冰點以下。“必須儘快找到加熱設備,不然沒等氧氣耗儘,我們先被凍死了。”
莉娜加快腳步,走到隊伍最前麵,用激光步槍的槍托撥開擋路的管線:“前麵就是應急站,我看到紅光了。”
果然,轉過拐角後,一個掛著“應急物資儲備點”標牌的金屬櫃出現在視野中。櫃子的玻璃門已經破碎,裡麵的物資散落一地,大部分是被凍硬的壓縮餅乾和破損的水袋,但在櫃子最底層,幾罐銀白色的應急氧氣瓶和橙色的化學加熱袋還完好無損。
“有氧氣瓶!還有加熱袋!”小林的聲音帶著劫後餘生的激動,她扶著老周靠在牆壁上,快步衝過去清點物資,“氧氣瓶還有8罐,每罐標注的容量是10升,按每人每分鐘消耗0.5升計算,夠我們5個人用……”她的聲音突然停頓,手指在計算器上快速敲擊,臉色瞬間變得蒼白,“夠我們5個人用……最多40分鐘。”
“40分鐘?”雷諾的心臟猛地一沉。之前莉娜從醫療艙找到的2罐氧氣瓶已經用了10分鐘,加上這8罐,總共也隻有50分鐘的氧氣儲備。而他們還不知道備用能源艙的應急發電機是否能用,更不知道啟動發電機需要多久。
“還有化學加熱袋!”莉娜蹲下身,撿起一包加熱袋,撕開包裝後,將其貼在老周的腿上,“每包能持續發熱2小時,溫度大概在50c,足夠保暖。這裡還有12包,我們每個人分2包,剩下的備用。”
物資分配的過程充滿了艱難的取舍。老周作為重傷員,分到了2罐氧氣瓶和3包加熱袋,加熱袋分彆貼在腿部傷口、胸口和後背,儘可能緩解疼痛和寒冷;星璃雖然沒有明顯外傷,但靈能透支導致身體虛弱,也分到了2罐氧氣瓶和2包加熱袋;莉娜和小林各分到1罐氧氣瓶和2包加熱袋;雷諾隻留了1罐氧氣瓶和1包加熱袋,將剩下的1罐氧氣瓶放在應急站的顯眼位置,以備不時之需。
“現在開始計算時間。”雷諾將氧氣瓶的閥門打開,調整到最小輸出量,確保每一口氧氣都能被充分利用,“當前時間1430,氧氣儲備剩餘50分鐘,溫度8c,我們必須在1520前啟動應急發電機,否則……”他沒有說下去,但每個人都明白後果。
老周靠在牆壁上,稍微緩過勁來,他指著應急站旁邊的一扇金屬門:“那……那扇門後麵就是備用能源艙,應急發電機就在裡麵……但門是電子鎖,現在沒能源,隻能手動撬開。”
莉娜走到門前,檢查了門鎖的結構——這是一道防爆門,鎖芯是實心鋼材質,普通的工具根本無法破壞。“我試試用激光步槍切開。”她將激光步槍的模式調整到“切割”,對準鎖芯扣下扳機,一道紅色的激光瞬間射出,在鎖芯上留下一道焦痕,但鋼質鎖芯隻融化了表麵,沒有被切斷。
“不行,激光步槍的功率不夠,而且會消耗能量。”莉娜關掉步槍,眉頭緊鎖,“我們需要更重的工具,比如液壓鉗或者撬棍。”
“物資儲存艙裡應該有。”老周提醒道,“那裡……那裡是存放維修工具的地方,我之前把液壓鉗放在了門口的工具箱裡。”
雷諾扶著星璃留在應急站,讓莉娜和小林去物資儲存艙找工具,自己則留在原地照顧老周和星璃。星璃的手已經凍得發紫,雷諾將她的手放在自己的口袋裡取暖,又把僅剩的1包加熱袋貼在她的腰上:“再堅持一會兒,很快就能啟動發電機了。”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星璃點點頭,靠在雷諾的肩膀上,呼吸越來越微弱:“我……我好像聽到凱的聲音了……他在叫我的名字……”
雷諾的心像被針紮了一下,他知道這是星璃的幻覺,卻還是輕聲安慰:“等我們活下去,就去找凱,好不好?他一定在等我們。”
另一邊,莉娜和小林在物資儲存艙裡找到了工具箱,裡麵的液壓鉗和撬棍都完好無損。小林抱著工具,跟著莉娜往備用能源艙跑,卻在中途被一塊塌陷的地板絆倒,撬棍摔在地上,發出“哐當”的巨響,吸引了她們的注意——地板塌陷的縫隙中,露出了一根紅色的管線,管線上標注著“應急能源傳輸管”的字樣。
“這是……應急能源傳輸管!”莉娜蹲下身,用手指擦去管線上的灰塵,眼睛突然亮了起來,“如果我們能找到管線的接口,說不定能直接將應急發電機的能量傳輸到維生係統,不用撬開防爆門!”
小林也興奮起來,她拿出手電筒,順著管線的走向照射,發現管線一直延伸到應急站旁邊的牆壁裡:“管線的接口應該在應急站後麵!我們快回去告訴雷諾!”
當她們帶著工具和發現回到應急站時,卻看到了令人揪心的一幕——老周的氧氣麵罩已經滑落,頭靠在牆壁上,臉色蒼白如紙,呼吸微弱;星璃蜷縮在雷諾懷裡,已經失去了意識,嘴唇凍得發紫;雷諾正試圖將自己的氧氣瓶換給老周,雙手因寒冷和焦急而不斷顫抖。
“老周!星璃!”小林快步衝過去,將老周的氧氣麵罩重新戴好,檢查他的脈搏,“還有呼吸,隻是缺氧和低溫導致昏迷,趕緊用加熱袋捂熱他們的身體!”
莉娜立刻拿出備用的加熱袋,貼在老周和星璃的手腳上,又將應急站的門窗用帆布堵住,減少寒風進入。雷諾接過莉娜遞來的液壓鉗,聲音帶著沙啞的堅定:“應急能源傳輸管的接口在應急站後麵,我們現在就挖開牆壁,找到接口,啟動發電機。”
所有人都行動起來。莉娜用液壓鉗剪開牆壁的金屬板,小林幫忙清理碎片,雷諾則負責尋找管線接口。金屬板被剪開的瞬間,一股更冷的風湧了進來,但他們已經顧不上寒冷,眼中隻有找到接口的希望。
“找到了!接口在這裡!”雷諾的聲音帶著興奮,他指著牆壁內一根紅色的接口,接口上有一個手動閥門,“隻要將發電機的管線連接到這裡,打開閥門,就能將能量傳輸到維生係統!”
莉娜立刻拿著工具跑到備用能源艙門口,用液壓鉗對著防爆門的縫隙用力剪開。金屬摩擦的刺耳聲響在走廊裡回蕩,每一秒都像在與時間賽跑。當防爆門被剪開一個足夠容納一人通過的洞口時,莉娜鑽了進去,很快就傳來她的聲音:“發電機還完好!但需要手動啟動,需要兩個人配合!”
雷諾立刻鑽進去幫忙。應急發電機是一個小型的柴油發電機,需要先手動泵油,再拉動啟動繩。雷諾負責泵油,莉娜負責拉動啟動繩。“一、二、三!拉!”雷諾喊道,莉娜用儘全身力氣拉動啟動繩,發電機發出“突突”的聲響,卻沒有啟動。
“再來一次!”雷諾再次泵油,莉娜深吸一口氣,再次拉動啟動繩。這次,發電機終於發出了穩定的“嗡嗡”聲,儀表盤上的指針開始轉動,顯示發電量正在逐漸增加。
“啟動了!發電機啟動了!”莉娜的聲音帶著激動的顫抖,她立刻將發電機的管線連接到應急能源傳輸管的接口上,打開了手動閥門。
幾乎在同一時間,應急站的應急燈突然變得明亮起來,維生係統的指示燈也開始閃爍,屏幕上顯示“溫控係統正在恢複,當前溫度8c,預計10分鐘後恢複至20c”“氧氣循環係統正在啟動,預計5分鐘後恢複正常供氧”。
小林立刻將老周和星璃的氧氣麵罩取下,換成維生係統的供氧接口。新鮮的氧氣湧入,老周的手指微微動了一下,慢慢睜開了眼睛;星璃也恢複了意識,雖然還很虛弱,但已經能自主呼吸,額間的晶體泛起了微弱的光澤。
所有人都鬆了一口氣,靠在牆壁上,疲憊地癱坐在地上。應急燈的紅光依舊閃爍,但此刻在他們眼中,卻像是希望的光芒。溫度在逐漸回升,氧氣也恢複了供應,他們終於在死亡線上掙紮著活了下來。
“我……我們活下來了……”星璃的聲音帶著哽咽,她看著身邊的同伴,每個人都滿身傷痕,卻眼神堅定,“凱……凱如果知道,一定會很高興的……”
雷諾看著星璃手中緊緊攥著的凱的工牌,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緒。他們活下來了,但凱卻永遠留在了能源控製艙,成為了這場勝利背後最沉重的代價。“我們活下來了,凱的犧牲才沒有白費。”雷諾的聲音帶著堅定,“以後,我們不僅要活下去,還要完成凱未完成的事,重建‘老兵號’,找到幸存者,對抗追獵者。”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莉娜站起身,走到應急站的窗口,看著外麵黑暗的星空:“外麵的情況還不清楚,追獵者可能還在附近,我們不能放鬆警惕。發電機的燃料有限,隻能維持維生係統運轉8小時,我們需要在這段時間裡找到更穩定的能源來源,或者聯係上‘先鋒號’基地。”
老周也慢慢坐起身,靠在牆壁上,開始檢查應急站的通訊設備:“通訊係統應該還能修複,我之前研究過‘老兵號’的通訊線路,隻要找到備用的通訊模塊,就能嘗試聯係‘先鋒號’。”
小林則開始整理剩餘的應急物資,將完好的壓縮餅乾和水袋分類存放,又檢查了每個人的傷勢,為莉娜的左臂簡單固定,為老周的腿部更換了繃帶:“我們的傷勢都需要進一步治療,醫療艙的設備雖然損壞了,但還有一些基礎的醫療用品可以使用,等情況穩定後,我們再回去清理醫療艙。”
應急燈的光芒照亮了每個人的臉龐,雖然疲憊,卻充滿了活下去的希望。他們經曆了氧氣與溫度的雙重考驗,在死亡的邊緣掙紮著活了下來,也更加明白生命的可貴和團隊的重要性。
“老兵號”的內部不再是死寂的墳墓,發電機的“嗡嗡”聲、維生係統的運轉聲、同伴們的呼吸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了生命的樂章。雖然未來依舊充滿未知,追獵者的威脅還未消除,凱的犧牲也成為了心中永遠的痛,但他們知道,隻要還活著,隻要彼此還在一起,就沒有無法跨越的難關,就沒有無法戰勝的絕望。
在這場最初的生存掙紮中,他們不僅守住了生命,更守住了彼此的信念,為接下來的戰鬥與重建,奠定了最堅實的基礎。而“老兵號”,這艘滿是傷痕的戰艦,也在發電機的運轉聲中,重新煥發出了微弱卻堅定的生命氣息。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