恒星光透過穹頂縫隙,在臨時會議桌的金屬表麵投下一道細長的光斑。凱站在桌前,指尖劃過攤開的資源清單,紙張邊緣因反複折疊已起毛,上麵用炭筆標注的數字密密麻麻,卻大多帶著刺眼的“短缺”符號。他的眼鏡片沾著灰塵,卻擋不住眼底的凝重——這是戰後第三次全麵清點,結果一次比一次令人沮喪,每一個數字背後,都是團隊迫在眉睫的生存危機。
“先從能源開始。”凱的聲音打破了沉默,他拿起清單最上方的一頁,指尖按在“地熱汲取器”的條目上,“目前唯一穩定的能源來源是b7泊位的地熱汲取器,輸出功率120千瓦,但昨晚檢測發現,管道鏽蝕導致能量損耗率達到23,實際可用功率隻剩92千瓦。倉庫裡的應急能源核心有8塊,3塊已投入3d打印機和照明係統,剩餘5塊每塊容量50千瓦時,按當前消耗速度,隻能作為應急備用,撐不過3天高強度使用。”
雷諾俯身看著清單,手指在“92千瓦”的數字上輕輕敲擊:“92千瓦夠不夠維持基礎需求?維生係統、水循環裝置、3d打印機,這三項是剛需,其他設備能不能暫時關停?”
“不夠。”凱搖頭,調出隨身攜帶的平板,上麵顯示著實時能耗數據,“維生係統每天需30千瓦,水循環裝置25千瓦,3d打印機全速運轉時需40千瓦,這三項加起來就95千瓦,已經超過可用功率。昨天為了打印結構件,不得不暫時關停了部分照明和通訊設備,才勉強維持平衡。”
莉娜靠在桌旁,眉頭緊鎖:“也就是說,我們要麼放慢新艦建造速度,要麼放棄部分基礎保障?這兩者我們都耗不起——追獵者隨時可能來,新艦早一天成型,我們就多一分活下去的希望;可要是停了維生係統,老周的傷勢和星璃的靈能恢複都會受影響。”
討論陷入短暫的停滯,恒星光的光斑在清單上緩緩移動,照亮了“材料”條目下的一串數字:星晶金屬混合材料已打印12塊,僅夠組裝能源核心外殼的13;常規合金板剩餘28塊,其中15塊有不同程度的鏽蝕;密封膠帶、焊接劑等耗材隻剩半箱;最關鍵的“靈能傳導導線”,倉庫裡僅存5米,而新艦的能源回路至少需要20米。
“材料缺口比想象中還大。”老周扶著桌沿,左腿仍需借助支架支撐,他看著“靈能傳導導線”的條目,語氣帶著擔憂,“沒有足夠的導線,就算能源核心組裝好,靈能也無法順利傳輸到推進器和護盾係統,新艦就是個‘有心臟卻沒血管’的空殼子。”
星璃坐在一旁,額間的晶體泛著微弱的紫光,她輕輕開口:“我的靈能感應到港口區的廢棄運輸船上,可能有類似的導線——之前追獵者襲擊時,那些運輸船是用來運輸艾塔尼設備的,說不定殘留著靈能相關的零件。不過……”她頓了頓,眼神暗了暗,“運輸船的船體已經嚴重變形,裡麵可能有未引爆的粒子炮彈,清理起來有風險。”
“風險再大也得去。”雷諾立刻拍板,“莉娜,等會兒你帶小林去港口區探查,優先尋找靈能導線和可用的合金板,注意避開可疑的爆炸物。安全第一,實在不行就放棄,彆勉強。”
莉娜點頭,將“港口區探查”記在隨身攜帶的小本子上,目光轉向清單的“食物與醫療”部分——艾塔尼食品罐頭剩餘32罐,按每人每天1罐計算,夠5人支撐6天;淨化水儲備120升,水循環裝置每天能補充30升,暫時夠用;醫療物資方麵,抗生素僅剩3支,消毒棉和繃帶也隻夠處理2次中度外傷,最關鍵的“靈能恢複藥劑”,倉庫裡空空如也,星璃的靈能隻能靠自然恢複,速度比之前慢了一半。
“醫療物資必須省著用。”小林拿起醫療箱,將裡麵的藥品重新分類,“老周的腿傷還需要2支抗生素才能徹底控製感染,剩下的1支要留著應對突發情況;繃帶可以用港口區找到的乾淨布料替代,雖然效果差一點,但總比沒有強。”
凱將所有短缺條目用紅筆圈出,清單上瞬間布滿了紅色標記,像一張布滿傷口的地圖。他將清單推到桌子中央,語氣沉重卻異常冷靜:“現在的情況很清楚——資源嚴重不足,我們不可能同時推進新艦建造、‘老兵號’處理、‘先鋒號’功能恢複這三件事,必須確定優先級,集中資源先解決最緊急的問題。”
“我建議先穩定‘老兵號’的結構。”老周率先發言,他看著清單上“老兵號”的備注——“艦體龍骨鏽蝕率65,縱向裂痕持續擴大,預計48小時內可能解體”,“‘老兵號’雖然無法修複,但它的殘骸還擋在b7泊位的入口,能起到一定的防禦作用;而且它的部分零件,比如通訊天線和小型傳感器,還能拆下來用在新艦上。要是它解體了,不僅少了一道屏障,還可能堵塞泊位通道,影響我們後續的運輸。”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莉娜表示讚同:“‘老兵號’解體後的金屬碎片,還可能損壞我們的假目標陣列,讓追獵者提前發現我們的位置。穩定它的結構不需要太多資源,用倉庫裡的加固支架和焊接劑就能做到,最多半天時間就能完成。”
“第二優先級,應該是恢複基本的通訊和生命維持。”凱補充道,“目前我們的通訊隻能靠近距離喊話,一旦追獵者靠近,連預警都做不到;生命維持係統雖然能運轉,但能耗太高,必須優化線路,降低損耗,這樣才能騰出功率給3d打印機,加快新艦建造。”
星璃輕輕點頭:“優化線路我可以幫忙,艾塔尼的‘能量回路精簡技術’,能減少20的能耗,而且不需要額外的零件,隻要用靈能調整線路的能量流動方向就行。通訊方麵,‘老兵號’的通訊天線如果能拆下來,我可以嘗試用靈能增強信號,覆蓋範圍至少能達到50公裡,足夠提前發現追獵者的偵察艦。”
“第三優先級,確保數據庫安全。”雷諾的手指落在清單上“希望方舟數據庫”的條目上,“數據庫現在儲存在臨時服務器裡,能源不穩定時隨時可能崩潰,裡麵的艾塔尼科技資料和新艦設計圖紙,是我們未來的唯一依靠。我們需要把數據庫轉移到更穩定的存儲設備裡,最好是艾塔尼倉庫裡找到的‘防磁存儲芯片’,這樣就算遇到能量波動,數據也不會丟失。”
凱立刻附和:“防磁存儲芯片倉庫裡有5塊,每塊容量足夠存儲整個數據庫,轉移數據需要2小時,隻要確保服務器在轉移過程中不中斷供電就行,這個任務我來負責。”
最後剩下的“逐步修複‘先鋒號’功能”,被大家一致定為第四優先級。“‘先鋒號’的主控製室和其他泊位損傷太嚴重,修複需要大量的資源和時間,現在不是時候。”雷諾解釋道,“我們隻需要確保b7泊位的基本功能正常,等新艦成型後,再考慮要不要深入‘先鋒號’內部,尋找更多的資源。”
優先級最終確定:
1.緊急012小時):用加固支架和焊接劑穩定“老兵號”龍骨與裂痕,防止解體;
2.高優先級1224小時):優化生命維持係統線路,降低能耗;拆卸“老兵號”的通訊天線,結合靈能增強信號,恢複基礎通訊;
3.中優先級2436小時):將“希望方舟”數據庫轉移至艾塔尼防磁存儲芯片,確保數據安全;
4.低優先級36小時後):根據資源剩餘情況,逐步修複b7泊位的照明、通風等輔助功能,暫不涉及“先鋒號”其他區域。
凱將優先級整理成表格,貼在臨時會議桌旁的金屬壁上,紅色的標記在恒星光下格外醒目,卻不再像之前那樣令人絕望——明確的目標像一盞燈,照亮了雜亂的廢墟,讓每個人都知道該向哪個方向發力。
“現在開始分工。”雷諾站起身,目光掃過眾人,“老周和我負責穩定‘老兵號’的結構,需要用到的加固支架和焊接劑,凱你幫忙準備好;星璃留在這裡,優化生命維持係統的線路,同時嘗試感應‘老兵號’上可用的零件位置;莉娜和小林,你們還是按原計劃去港口區探查,優先找靈能導線和乾淨的布料,注意安全。”
“收到!”眾人齊聲回應,疲憊的臉上終於有了清晰的目標感。之前因資源短缺而彌漫的焦慮,被務實的規劃驅散,每個人都知道,雖然前路依舊艱難,但隻要按優先級一步步推進,就一定能在絕境中找到可行之路。
凱率先行動,前往倉庫搬運加固支架和焊接劑;老周拿起工具包,開始檢查“老兵號”的結構圖紙,標記出需要重點加固的位置;星璃則走到生命維持係統的控製麵板前,閉上眼睛,額間的晶體泛起穩定的紫光,靈能像纖細的探針,緩緩滲入複雜的線路中;莉娜和小林也背上背包,拿起激光步槍,朝著港口區的方向走去,她們的身影在恒星光下逐漸遠去,卻帶著堅定的步伐。
會議桌旁,那張布滿紅色標記的資源清單依舊靜靜擺放著,但此刻它不再是絕望的象征,而是團隊“務實規劃”的起點。恒星光透過穹頂,將清單上的優先級表格照亮,每一項任務、每一個目標,都像是在廢墟中鋪就的階梯,引領著他們一步步走出困境。
雷諾看著忙碌的同伴,心中湧起一股前所未有的平靜。他知道,資源短缺的問題不會立刻解決,追獵者的威脅也依舊存在,但隻要他們錨定優先級,不貪多、不急躁,集中資源解決最緊急的問題,就一定能在這片廢墟中,為新艦的誕生、為團隊的生存,開辟出一條可行之路。
他拿起加固支架,朝著“老兵號”的方向走去。陽光灑在他的身上,溫暖而堅定,仿佛在為他們的務實與堅韌,送上無聲的祝福。廢墟中的重建,從這一刻起,不再是模糊的願望,而是一步步清晰、一步步可觸的現實。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