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號”地下二層的通道內,手電筒的光柱在黑暗中切割出一道明亮的軌跡。雷諾走在最前麵,手中的激光步槍時刻保持警惕——這裡是之前探索艾塔尼應急倉庫時發現的岔路,通道牆壁上的標識顯示,前方連接著“先鋒號”的核心工業區,包括納米熔爐、精煉廠和裝配車間。空氣中彌漫著機油與金屬冷卻後的混合氣味,腳下的金屬地板因年久失修而微微晃動,每走一步都發出“咯吱”的聲響,像在訴說著這座基地曾經的輝煌與如今的落寞。
“根據‘先鋒號’的原始圖紙,工業區是當年建造時的核心區域,負責艦船零件的製造與維修。”凱拿著平板電腦,屏幕上顯示著從數據庫調出的工業區布局圖,“納米熔爐能將金屬礦石直接精煉成納米級材料,精度達到0.1微米,比我們現在用的3d打印機先進至少三個等級;精煉廠則能提純星晶礦石,提取其中的靈能激活因子,是製作靈能裝置的關鍵設備;裝配車間更是配備了全自動機械臂,能完成從零件組裝到艦船調試的全流程作業。”
莉娜的眼中閃過一絲興奮,她加快腳步,手電筒的光柱照亮了前方一扇巨大的金屬門——門上刻著“工業區入口”的字樣,旁邊的控製麵板上,紅色的“故障”指示燈正閃爍不停。“就是這裡了!不過門是電子鎖,現在沒有能源,隻能手動撬開。”她將激光步槍切換到“切割”模式,對準門鎖的縫隙扣下扳機,紅色的激光瞬間在金屬上留下一道焦痕。
星璃的靈能感應隨著腳步的深入逐漸展開,當她靠近金屬門時,額間的晶體突然微微顫動:“我的靈能能感應到門後的能量波動——不是危險信號,是工業設施殘留的能源!雖然很微弱,但至少說明這些設施沒有完全報廢,還有修複的可能。”
十分鐘後,金屬門被成功切開一道缺口,眾人合力將其推開。門後的景象讓所有人瞬間屏住呼吸——這是一個約兩千平方米的巨大空間,左側矗立著三座圓柱形的納米熔爐,爐體表麵布滿了細小的觀察窗,窗內殘留著暗紅色的餘熱痕跡;中間區域是精煉廠的設備群,數十根銀白色的管道縱橫交錯,連接著一個個球形的反應罐;右側的裝配車間裡,六台高達十米的機械臂靜靜矗立,雖然表麵覆蓋著厚厚的灰塵,但依舊能看出其精密的結構設計。
“這……這簡直是一座小型工廠!”小林的聲音帶著難以置信,她快步走到一台機械臂前,輕輕撫摸著冰冷的金屬外殼,“有了這些設備,我們不僅能修複‘老兵號’的零件,甚至能建造一艘全新的戰艦!”
凱的目光落在納米熔爐的控製麵板上,屏幕雖然處於黑屏狀態,但連接爐體的能源接口依舊完好。“納米熔爐的核心是‘高頻振蕩發生器’,能通過高頻振動將金屬粉碎成納米級顆粒,再重新塑形。現在的問題是,它需要穩定的高壓能源,而我們目前的地熱汲取器輸出功率隻有92千瓦,根本無法滿足啟動需求——啟動一次至少需要500千瓦的瞬時功率,持續運轉則需要300千瓦的穩定供電。”
老周走到精煉廠的反應罐旁,打開罐口的觀察蓋,一股刺鼻的酸味撲麵而來——罐內殘留著未清理的星晶礦石殘渣,部分殘渣已經固化,堵塞了底部的出料口。“精煉廠的主要問題是反應罐堵塞和催化劑失效。星晶礦石的提純需要‘靈能催化劑’,倉庫裡雖然有儲備,但大部分已經過期,活性不足50;而且出料口的固化殘渣,需要用高溫溶解劑才能清理,我們目前隻有普通的清潔劑,效果肯定不好。”
莉娜和雷諾則在裝配車間檢查機械臂的狀態——機械臂的關節處布滿了鏽蝕,部分傳感器的鏡頭被灰塵覆蓋,無法正常捕捉定位信號;控製機械臂的主計算機也處於離線狀態,屏幕上顯示“硬件故障,無法啟動”。“機械臂的關節需要更換新的潤滑脂,傳感器需要徹底清潔,主計算機的主板可能也出現了問題,需要拆下來檢查。”莉娜用手指擦拭著傳感器鏡頭上的灰塵,露出裡麵完好的鏡片,“不過好在核心結構沒有損壞,隻要解決潤滑和供電問題,至少能恢複部分功能。”
星璃的靈能感應覆蓋了整個工業區,她的手指輕輕劃過納米熔爐的爐體,額間的晶體光芒忽明忽暗:“我的靈能能感應到納米熔爐內部的高頻振蕩發生器——線圈有輕微的短路,但沒有燒毀,隻要找到相同規格的導線更換,就能恢複功能;精煉廠的反應罐雖然堵塞,但罐壁的耐腐蝕塗層還完好,清理後還能繼續使用;裝配車間的機械臂主計算機,隻是內存條鬆動導致的離線,重新插拔應該就能解決問題。”
“也就是說,這些設施都有修複的可能,隻是需要解決能源、材料和零件的問題。”雷諾的眼中閃過一絲堅定,“工業區的潛力遠超我們的預期,隻要能修複這些設施,我們的重建速度會至少提升三倍,新艦的建造也能從‘勉強成型’升級為‘高標準完工’。現在,我們需要製定詳細的修複計劃,明確每個設施的優先級和所需資源。”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團隊圍坐在工業區的臨時休息點,開始討論修複計劃:
1.納米熔爐優先級最高):作為工業區的核心設備,其產出的納米級材料能大幅提升新艦的結構強度,修複需要:更換短路的線圈導線倉庫有備用導線)、解決啟動能源問題需將地熱汲取器與應急能源核心並聯,提升瞬時功率)、清理爐內殘留金屬殘渣可用現有清潔劑配合高溫烘烤)。
2.精煉廠優先級次高):星晶礦石的提純直接關係到靈能裝置的性能,修複需要:清理反應罐堵塞尋找高溫溶解劑或用靈能加熱溶解殘渣)、製備新的靈能催化劑利用數據庫中的配方,用倉庫的基礎化學試劑合成)、更換老化的密封墊片倉庫有備用墊片)。
3.裝配車間優先級中等):機械臂能提升零件組裝效率,修複需要:為機械臂關節添加潤滑脂倉庫有儲備)、清潔傳感器鏡頭可用酒精棉擦拭)、修複主計算機重新插拔內存條,檢查主板是否損壞)、解決供電問題從工業區的備用能源接口接入)。
“能源問題是最大的難點。”凱拿出能源計算表,上麵詳細列出了各設施的能耗需求,“納米熔爐啟動需要500千瓦的瞬時功率,我們目前的地熱汲取器加上5塊應急能源核心,最多隻能提供380千瓦,還差120千瓦的缺口。除非我們能找到額外的能源來源,否則無法啟動納米熔爐。”
星璃突然想起之前在“先鋒號”深處感應到的能量波動:“我的靈能感應到工業區的地下,還有一個未被標記的能源節點——可能是之前未啟用的備用地熱管道,如果能找到並接入現有係統,至少能提升50千瓦的輸出功率;另外,倉庫裡的應急能源核心,我們可以通過靈能優化,將瞬時輸出功率提升20,這樣就能再增加80千瓦,基本能滿足納米熔爐的啟動需求。”
“靈能優化應急能源核心?這可行嗎?”老周的眼中閃過一絲疑惑,“應急能源核心的輸出功率是固定的,強行提升可能會導致核心過載爆炸。”
“我在數據庫裡看到過艾塔尼的‘靈能過載保護技術’。”星璃解釋道,“通過在核心外部纏繞靈能緩衝線圈,能在提升瞬時功率的同時,吸收多餘的能量,避免過載。倉庫裡有靈能導線,我們可以製作簡易的緩衝線圈,雖然效果不如專業設備,但足夠應對納米熔爐的啟動需求。”
莉娜和小林則主動提出負責尋找備用地熱管道:“我們之前在清理核心控製室入口時,看到過一條通往工業區地下的管道,當時以為是普通的汙水管道,現在看來很可能就是備用地熱管道。我們可以去探查一下,確認是否能接入現有係統。”
修複計劃確定後,團隊立刻行動起來:
?凱和老周:負責拆卸納米熔爐的高頻振蕩發生器,更換短路線圈,同時清理爐內殘留的金屬殘渣;
?星璃:留在工業區,利用倉庫的靈能導線製作緩衝線圈,優化應急能源核心的輸出功率;
?莉娜和小林:前往工業區地下,尋找備用地熱管道,確認是否能接入現有能源係統;
?雷諾:負責協調各小組的資源需求,確保修複過程中所需的工具和材料及時供應。
凱和老周戴著防護手套,小心翼翼地拆卸納米熔爐的外殼——外殼由厚重的耐高溫合金製成,需要用液壓鉗才能打開。當外殼被拆開後,內部的高頻振蕩發生器暴露出來——線圈上的部分導線已經發黑,明顯是短路導致的燒毀。“還好隻是部分短路,沒有影響到核心部件。”凱拿出備用導線,用焊接槍將新導線與線圈連接,老周則用特製的清潔劑,一點點清理爐內的金屬殘渣,確保熔爐啟動後不會出現堵塞。
星璃在工業區的角落搭建了臨時工作台,將靈能導線纏繞在應急能源核心的外部,形成一個螺旋形的緩衝線圈。她的手指輕輕劃過線圈,靈能緩緩注入,線圈表麵泛起淡紫色的微光——這是靈能與能源核心產生共振的信號,表明緩衝線圈已經成功激活。“靈能緩衝線圈製作完成,應急能源核心的瞬時輸出功率提升到180千瓦,穩定輸出功率120千瓦,沒有出現過載跡象。”
莉娜和小林在工業區地下找到了備用地熱管道——管道直徑約50厘米,表麵覆蓋著厚厚的保溫層,雖然部分保溫層已經破損,但管道內部沒有出現堵塞。“管道的另一端連接著小行星帶的地熱源,流量足夠,隻要將其與現有地熱汲取器的主管道對接,就能提升至少50千瓦的輸出功率。”莉娜用激光步槍切開主管道的接口,小林則用密封膠帶纏繞對接處,確保不會出現泄漏。
當所有準備工作完成後,終於到了納米熔爐的啟動測試環節——凱將修複後的高頻振蕩發生器重新安裝回熔爐,老周關閉熔爐外殼,星璃將優化後的應急能源核心與熔爐的能源接口連接,莉娜和小林則在一旁待命,隨時準備處理可能出現的突發情況。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啟動準備就緒,能源輸出功率380千瓦地熱汲取器150千瓦+應急能源核心230千瓦),達到啟動最低需求。”凱的聲音帶著緊張,他按下熔爐的啟動按鈕,手指懸在緊急停止開關上方,“所有人注意,啟動過程中一旦出現異常,立刻按下緊急停止按鈕!”
按下啟動按鈕的瞬間,納米熔爐發出一陣低沉的“嗡鳴”聲,爐體表麵的觀察窗內,暗紅色的光芒逐漸變亮——這是高頻振蕩發生器開始工作的信號。屏幕上的功率顯示從0緩慢上升到380千瓦,溫度也開始逐步升高,一切都在按預期進行。
“成功了!納米熔爐啟動成功!”星璃的聲音帶著興奮,她的靈能感應到熔爐內部的金屬殘渣正在被高頻振蕩粉碎,變成細小的納米級顆粒,“溫度達到1500c,高頻振蕩頻率穩定在2.4ghz,符合納米材料的製備要求!”
眾人圍在納米熔爐旁,看著觀察窗內逐漸融化的金屬,臉上都露出了欣慰的笑容。納米熔爐的成功啟動,不僅證明了“先鋒號”工業設施的修複潛力,更讓他們看到了快速重建的希望——有了納米級材料,新艦的艦體強度能提升50;有了精煉廠提純的星晶礦石,靈能裝置的性能也能大幅提升;裝配車間的機械臂一旦恢複,零件組裝的效率更是能翻倍。
但興奮過後,新的挑戰也隨之而來——精煉廠的反應罐清理需要高溫溶解劑,倉庫裡沒有儲備,隻能嘗試用靈能加熱的方式溶解殘渣;裝配車間的主計算機主板,經過檢查發現確實存在損壞,需要找到相同型號的主板才能更換;最重要的是,工業區的持續運轉需要大量的能源,地熱汲取器和應急能源核心的組合,隻能滿足部分設施的需求,長期來看,必須找到更穩定的能源來源。
“修複工作才剛剛開始,後麵的困難還很多。”雷諾看著成功啟動的納米熔爐,語氣堅定卻不失冷靜,“但至少我們已經邁出了第一步,證明了‘先鋒號’的潛力。隻要我們繼續堅持,逐個解決問題,遲早能讓整個工業區恢複運轉,為我們的重建提供最堅實的保障。”
莉娜點頭,目光掃過工業區的每一個設施:“接下來我們先集中資源修複精煉廠,解決星晶礦石的提純問題;同時繼續尋找備用能源,為工業區的全麵運轉做準備。裝配車間的機械臂可以暫時放一放,等基礎材料和能源問題解決後,再進行修複。”
夕陽的餘暉透過工業區頂部的破損穹頂,灑在納米熔爐的爐體上,為冰冷的金屬鍍上了一層溫暖的金色。團隊的身影在餘暉中忙碌著——凱和老周開始清理精煉廠的反應罐,星璃則繼續優化能源係統,莉娜和小林準備前往“先鋒號”的其他區域尋找備用能源節點,雷諾則在一旁記錄著各設施的修複進度。
“先鋒號”的工業區,曾經的廢棄之地,此刻正在他們的手中逐漸蘇醒。雖然修複之路依舊漫長而艱巨,但發現基地潛力的興奮,已經成為他們前行的最大動力。在這片充滿希望的廢墟中,他們正用雙手和智慧,一點點挖掘“先鋒號”的潛力,為新艦的誕生、為團隊的未來,搭建起最堅實的工業基礎。
夜幕降臨,納米熔爐依舊在穩定運轉,爐體表麵的光芒在黑暗中閃爍,像一顆重新點燃的火種,照亮了工業區的每一個角落,也照亮了他們重建家園的希望之路。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