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10章 “奇美拉” 計劃的正式提出_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_线上阅读小说网 
线上阅读小说网 > 遊戲競技 > 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 > 第510章 “奇美拉” 計劃的正式提出

第510章 “奇美拉” 計劃的正式提出(1 / 1)

“先鋒號”工業區的臨時會議室內,恒星光透過破損的穹頂,在巨大的金屬會議桌上投下斑駁的光影。桌麵上還殘留著昨夜調試設備時滴落的焊錫痕跡,空氣中彌漫著納米熔爐冶煉星晶合金後特有的、帶著淡淡硫磺味的微燙氣息——就在1小時前,老周剛剛完成新型能源核心最後一個線圈零件的3d打印,零件表麵泛著銀紫色的光澤,被小心翼翼地擺放在角落,仿佛預示著新希望的萌芽。但此刻,所有人的目光都緊緊鎖定在凱手中那卷用防水帆布包裹的圖紙上,帆布邊緣還沾著未乾的炭筆灰,是他熬了三個通宵的證明。

“在正式展開方案前,我想先和大家回顧一段經曆。”凱的聲音打破了室內的沉寂,他將帆布輕輕放在桌上,手指撫過粗糙的布料,像是在觸摸一段沉重的過往,“還記得我們第一次登上‘老兵號’時的場景嗎?那時它的主推進器已經半報廢,艦體布滿彈痕,連維生係統都需要手動調節。我們靠著它逃離聯邦學院的圍剿,躲過追獵者的多次追殺,甚至在廢棄礦場硬生生拆解過一艘追獵者巡邏艦。但在上次能源核心崩潰時,我們才真正意識到,‘修補’永遠無法讓它抵禦更強大的敵人。”

他頓了頓,猛地掀開帆布——一張足足兩米長的戰艦設計圖在桌麵上展開,邊緣用圖釘固定在金屬桌沿,瞬間吸引了所有人的目光。這是一艘顛覆傳統認知的戰艦:艦體采用艾塔尼文明特有的流線型仿生結構,艦首如鷹嘴般尖銳,表麵刻滿細密的靈能傳導紋路,能在航行時減少60的星際阻力;艦身中部環繞著三層可拆卸的環形模塊,外層標注著“靈能護盾發生器”,中層是“能量緩衝艙”,內層為“應急能源儲備室”,三個模塊通過星晶合金導線連接,形成一個完整的能量循環係統;艦尾配備兩台並列的矢量推進器,推進器外側預留了“靈能助推接口”,能在戰鬥時臨時提升30的航速;最引人注目的是艦橋上方矗立的“星晶感應塔”,塔身由純度99.9的星晶單晶打造,頂端的感應圓盤能360度捕捉靈能信號,下方連接著如同神經網絡般複雜的能量回路,將靈能係統與機械係統完美串聯。

“這就是我提出的‘奇美拉’級戰艦計劃。”凱的手指在圖紙上緩緩滑動,指尖因激動而微微顫抖,眼中閃爍著壓抑已久的光芒,“‘奇美拉’源自古老神話,是擁有獅頭、羊身、蛇尾的強大生物,象征著‘融合’與‘突破’。我們的‘奇美拉’級,同樣融合了四類核心技術——艾塔尼文明的靈能操控科技、‘希望方舟’數據庫中的能源理論、人類聯邦傳承的機械工程經驗,以及我們這一年來改造‘老兵號’的實戰心得。它不是對任何現有戰艦的修複,而是為對抗追獵者量身打造的‘全新物種’,是我們從‘幸存者’向‘反抗者’轉變的標誌。”

會議室裡陷入短暫的寂靜,隻有恒星光穿過灰塵時產生的細微“光柱”在空氣中浮動。星璃的手指輕輕觸碰圖紙上的靈能回路,額間的晶體不由自主地泛起淡紫色微光,她能隱約“感知”到回路中流動的能量軌跡,像是在觸摸一個鮮活的生命;雷諾俯身盯著艦首的結構細節,手指在空氣中模擬撞擊動作,思考著如何在近距離戰鬥中利用艦首突破追獵者的陣型;莉娜則將目光聚焦在推進器與武器係統的布局上,大腦飛速計算著航速與火力覆蓋範圍的匹配度;老周從口袋裡掏出老花鏡,湊近圖紙查看零件標注,時不時用鉛筆在草稿紙上記錄關鍵參數;小林雖然對技術細節一知半解,卻也被圖紙上那股充滿力量感的設計震撼,眼中滿是期待。

“接下來,我詳細說明設計理念的核心——‘靈能機械雙核心驅動係統’。”凱拿起一支紅色炭筆,在圖紙上圈出兩個關鍵區域,“戰艦的主能源來自我們即將組裝的新型聚變核心,它采用艾塔尼的‘磁約束聚變技術’,輸出功率是‘老兵號’原核心的2.5倍,能為推進器、電磁炮等機械係統提供穩定動力;同時,我們在艦體內部鋪設了總長度超過500米的星晶合金導線,這些導線能將星璃的靈能或星晶礦石的能量,轉化為靈能護盾、靈能主炮的驅動能源。這兩個核心相互獨立又彼此備份,就算聚變核心被摧毀,靈能係統仍能維持戰艦的基礎航行與防禦;反之,若靈能係統失效,機械係統也能保證我們安全撤離。這種設計,就是為了避免重蹈‘老兵號’因單一能源崩潰而陷入絕境的覆轍。”

“我有個疑問。”老周突然開口,他推了推老花鏡,指著圖紙上兩個核心的連接點,“我們在小型設備上驗證過靈能與機械的兼容性,但戰艦的能量需求是小型設備的上千倍。以靈能主炮為例,單次發射需要消耗的能量相當於10個應急能源核心,這麼龐大的能量在傳輸過程中,如何避免兩種能量對衝?之前‘奇美拉協議’的失控,就是因為能量兼容出現了致命漏洞。”

這章沒有結束,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

“這正是‘奇美拉’級最關鍵的技術突破——艦體中部的‘能量緩衝艙’。”凱立刻調出緩衝艙的細節圖紙,那是一個直徑3米的球形結構,內部布滿蜂窩狀的星晶合金網格,每個網格單元都標注著“能量分流閥”的符號,“緩衝艙就像一塊‘智能能量海綿’,當兩種能量同時傳輸時,網格會自動捕捉多餘的能量粒子,通過分流閥將其轉化為輔助動力,比如為感應塔供電或調節推進器的輸出功率。更重要的是,星璃的靈能能實時監控能量流動狀態,一旦檢測到對衝跡象,緩衝艙會在0.01秒內啟動緊急分流程序,將風險控製在最小範圍。這個設計我們在模擬器上進行了72小時的極限測試,期間模擬了12種能量異常場景,全部成功化解。”

星璃聽到這裡,眼中閃過一絲明亮的光彩,她抬起手,指尖凝聚出一縷微弱的靈能,在空氣中勾勒出緩衝艙的能量流動軌跡:“老周,你可以想象一下,靈能在蜂窩網格中會形成自然的螺旋流,而機械能量則沿著網格邊緣的金屬管道傳輸,兩者就像兩條並行的河流,永遠不會交彙。而且星晶合金的靈能傳導性極強,我能通過靈能精準調節分流閥的開合度,就算出現突發能量峰值,也能強行將其導入應急儲備室,絕對不會引發失控。”

莉娜此時也提出了實戰層麵的疑問:“從設計圖來看,‘奇美拉’級的防禦和火力配置確實遠超‘老兵號’,但追獵者的主力艦主炮能擊穿100毫米厚的合金裝甲,我們的戰艦能否抵禦這種級彆的攻擊?還有,在星際戰鬥中,機動性往往能決定生死,‘奇美拉’級的航速和轉向靈活性如何?”

“防禦方麵,我們采用‘雙層護盾+星晶複合裝甲’的三重防護體係。”凱指向圖紙上的環形模塊,“最外層是艾塔尼的‘靈能護盾’,能直接抵消追獵者能量武器70的傷害,護盾強度可通過星晶感應塔實時調節;中間層是傳統的‘電磁護盾’,針對實體彈藥和隕石碎片,能在0.5秒內形成全覆蓋防禦;艦體裝甲則使用我們最新冶煉的星晶複合合金,厚度50毫米,硬度卻達到hv3800,是‘老兵號’裝甲的3倍,就算兩層護盾全部被突破,裝甲也能抵禦至少3次追獵者主力艦主炮的轟擊。”

他話鋒一轉,指向艦尾的推進器:“機動性方麵,兩台矢量推進器采用‘靈能助推技術’,常規航速能達到‘老兵號’的1.5倍,戰鬥時開啟靈能助推,航速可提升至1.8倍,遠超追獵者的輕型巡邏艦。而且推進器配備了‘多角度轉向係統’,能在3秒內完成180度轉向,比傳統戰艦的轉向速度快2倍,足以躲避追獵者的導彈攻擊。”

“那武器係統的具體配置呢?”雷諾追問,他深知在與追獵者的戰鬥中,火力壓製往往是取勝的關鍵,“我們需要能擊穿他們的護盾,還要有應對集群攻擊的手段。”

“武器係統分為三類核心裝備。”凱的手指落在艦首下方的巨型炮管上,“首先是艦首的‘靈能主炮’,炮管由星晶單晶打造,能將靈能轉化為高強度能量束,有效射程100公裡,威力是‘老兵號’主炮的5倍,一擊就能擊穿追獵者的主力艦護盾;其次是艦身兩側的‘電磁速射炮’,射速每分鐘300發,配備‘智能攔截係統’,能攔截小型戰機和導彈,覆蓋範圍半徑5公裡;最後是艦尾的‘靈能魚雷發射管’,可搭載12枚‘智能追蹤魚雷’,魚雷頭部裝有星晶感應芯片,能鎖定追獵者的能源核心弱點,命中率高達90,是應對大型戰艦的殺手鐧。”

隨著凱的講解,“奇美拉”級戰艦的輪廓在眾人腦海中逐漸清晰,室內的氣氛也從最初的震撼,慢慢轉變為壓抑不住的興奮。但興奮過後,現實的挑戰如同冷水般澆下——老周拿起草稿紙,上麵記錄著零件需求清單,他眉頭緊鎖地說道:“根據圖紙估算,戰艦的核心零件至少需要500個,其中30需要用星晶合金製作。我們現有的納米熔爐每天最多冶煉2塊標準星晶合金板,每塊板隻能加工3個零件,按這個效率,光製作星晶合金零件就需要25天,加上其他金屬零件的製造,至少需要3個月。而且部分精密零件,比如靈能主炮的感應線圈,需要精度達到0.01毫米的加工設備,我們現有的3d打印機根本無法滿足要求。”

“還有靈能係統的調試問題。”星璃的語氣帶著一絲謹慎,她收起指尖的靈能,額間的晶體光芒也隨之減弱,“雖然我們在小型試驗平台上驗證過靈能傳導的穩定性,但戰艦的靈能回路總長度超過500米,有200多個節點需要校準,任何一個節點出現誤差,都可能導致整個係統癱瘓。更重要的是,靈能主炮單次發射需要消耗我80的靈能儲備,連續發射兩次就會陷入透支狀態,如何在戰鬥中快速補充靈能,我們還沒有找到有效的解決方案。”

小主,這個章節後麵還有哦,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更精彩!

莉娜則從安全角度提出擔憂:“‘先鋒號’的工業區目前隻能滿足零件製造需求,戰艦總裝需要至少5000平方米的平整空間,而且必須配備防磁、防靜電的環境。我們現有的b7泊位麵積隻有2000平方米,還需要清理c3泊位的廢墟——那裡不僅有坍塌的金屬框架,還有未引爆的粒子炮彈,清理難度極大,至少需要10天。更危險的是,清理過程中產生的噪音和能量信號,很可能被外圍的追獵者偵察艦捕捉到,一旦他們發現我們的動向,主力艦隊可能在3天內抵達。”

凱早已預料到這些挑戰,他從帆布夾層中取出一份裝訂整齊的“實施計劃手冊”,手冊封麵用炭筆寫著“奇美拉計劃階段目標”,裡麵詳細記錄了每個階段的任務、資源需求和風險應對方案:

1.零件製造階段3個月):第一周優化納米熔爐參數,將星晶合金冶煉效率提升50,同時改造3d打印機的噴頭,提升加工精度至0.05毫米;第二周開始批量製造基礎零件,優先生產推進器、護盾發生器等關鍵部件;每月進行一次“零件質量檢測”,確保所有零件符合設計標準。

2.場地改造階段10天):由莉娜帶隊,組建5人清理小組,配備防爆設備,優先拆除c3泊位的危險爆炸物;同步搭建臨時防塵棚,鋪設防靜電地板,安裝防磁屏蔽網,將c3泊位改造為符合總裝要求的車間;在車間外圍布置10個脈衝傳感器,與b7泊位的防護網聯動,確保施工安全。

3.係統調試階段1個月):先搭建110的靈能回路模型,由星璃主導進行參數校準,每天記錄靈能傳輸效率和節點穩定性;老周同步完成聚變核心與推進器、武器係統的銜接測試,解決能量傳輸過程中的兼容性問題;最後進行全係統聯調,模擬10種戰鬥場景,驗證戰艦的綜合性能。

4.總裝與試航階段1個月):前兩周完成艦體框架搭建和核心係統安裝,重點確保靈能回路與機械係統的連接精度;後兩周進行武器係統、防禦係統的調試,完成後在小行星帶進行3次試航,分彆測試航速、火力和護盾強度,根據試航結果優化參數。

“我知道這個計劃很宏大,甚至有些異想天開。”凱將手冊分發給每個人,目光掃過眾人凝重的臉龐,語氣堅定卻不失溫和,“我們可能會麵臨零件短缺、設備故障,甚至追獵者的突然襲擊。但如果我們選擇繼續修複‘老兵號’,就算能勉強離開這片小行星帶,也遲早會被追獵者的主力艦隊圍堵。‘奇美拉’級不是一道選擇題,而是我們在這片星域活下去的必答題——它不僅是一艘戰艦,更是我們尋找其他幸存者、建立抵抗基地的希望。”

會議室裡陷入了長時間的沉默,每個人都低頭看著手中的計劃手冊,思考著這個計劃的重量。最終,雷諾率先抬起頭,他拿起桌上的炭筆,在手冊封麵的“參與人”一欄鄭重簽下自己的名字:“我支持這個計劃。從我們決定反抗追獵者的那一刻起,就已經沒有了退路。‘奇美拉’級或許充滿挑戰,但它是我們唯一的希望,就算拚儘全力,也要把它造出來。”

“我也加入。”星璃的聲音輕柔卻堅定,她在雷諾的名字下方簽下自己的名字,筆尖劃過紙張時留下淡淡的靈能痕跡,“靈能係統的調試雖然困難,但我會每天進行靈能訓練,提升能量儲備和控製精度。而且我相信,艾塔尼文明的科技不會讓我們失望,星晶感應塔一定能完美捕捉靈能信號。”

莉娜、老周和小林也陸續簽下名字,五個名字在手冊封麵上排成一列,雖然字跡各不相同,卻都帶著同樣的堅定。當最後一個名字落下時,凱將手冊高高舉起,恒星光透過窗戶灑在手冊上,為字跡鍍上一層金色的光暈——那是希望的顏色,是勇氣的象征,是團隊共同的誓言。

“‘奇美拉’計劃,正式啟動!”凱的聲音回蕩在會議室裡,帶著壓抑已久的激動,“從今天起,我們的目標不再是簡單的生存,而是建造出能對抗追獵者的戰艦,在邊境地帶尋找其他幸存者,甚至……在這片混亂的星域中,建立屬於人類的安全區!”

會議結束後,團隊立刻投入到緊張的準備工作中——老周帶著兩名成員前往納米熔爐車間,調試冶煉參數,爭取早日提升星晶合金的產出效率;凱則留在會議室,將設計圖拆解為詳細的零件圖紙,標注每個零件的材質、尺寸和加工要求;莉娜穿上防爆服,帶著清理小組前往c3泊位,開始拆除危險的爆炸物;星璃在臨時試驗平台上搭建靈能回路模型,指尖凝聚的靈能在回路中流動,像一條紫色的溪流;雷諾和小林則負責物資清點,將倉庫裡的金屬原料、工具設備分類整理,為零件製造做準備。

恒星光漸漸西斜,“先鋒號”的工業區裡,金屬撞擊聲、設備嗡鳴聲、團隊成員的呼喊聲交織在一起,形成一首充滿力量的樂章。“奇美拉”級的設計圖被掛在會議室最顯眼的位置,下方擺放著那本簽滿名字的計劃手冊,像一座燈塔,指引著團隊前進的方向。

凱站在圖紙前,看著上麵密密麻麻的標注和簽名,心中湧起一股複雜的情感——有提出宏大目標的興奮,有對未知挑戰的敬畏,更有對團隊凝聚力的感動。他知道,“奇美拉”計劃的實施過程中,還會遇到無數難以預料的困難,甚至可能付出巨大的代價。但他更相信,隻要五個人還在一起,隻要每個人都為這個目標拚儘全力,他們就一定能造出“奇美拉”級戰艦,在這片被追獵者陰影籠罩的星域中,開辟出一條屬於人類的生路。

夜幕降臨,工業區的燈光一盞盞亮起,照亮了團隊成員忙碌的身影。“奇美拉”計劃的大幕,就此拉開。在這片曾經的廢墟上,一艘象征著希望與反抗的戰艦即將誕生,它將承載著五個人的信念,對抗強大的追獵者,駛向更廣闊的星空,書寫一段屬於幸存者的傳奇。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


最新小说: 緬北之價 帶狼祖宗混七零,姑奶奶多項全能 星際擺爛王:我的機甲全靠撿 我的丹田裡有個反應爐 羅小黑:開局十二符咒,我為仙人 人皮子的異世界討封 陰陽紋身師 讓你進副本,你把詭異送上被告席 讓我去修正曆史?可我隻會破案 神秘複蘇:我成了遺忘之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