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先鋒號”工業區的核心實驗室裡,空氣仿佛凝固在恒星光與金屬冷光交織的瞬間。直徑1.2米的新型聚變核心原型機靜靜矗立在實驗室中央,銀紫色的星晶合金外殼泛著細膩的光澤,外殼上布滿的靈能傳導紋路,像沉睡的星河般蜿蜒流轉。核心周圍,團隊成員們圍站成一圈,每個人的呼吸都刻意放輕——凱的手指懸在啟動控製台上方,指尖因緊張而微微泛白;星璃的額間晶體亮得異常,靈能如細密的電流般纏繞在核心外殼,時刻感知著內部能量的細微變化;雷諾、莉娜、老周和小林則緊盯著核心旁的六台監測儀,屏幕上跳動的參數如同他們此刻的心跳,每一個數字都牽動著神經。
“最後確認核心參數。”凱的聲音打破沉寂,帶著一絲刻意壓製的顫抖,“聚變反應室壓力1.2x10?帕,星晶約束磁場強度2.8特斯拉,靈能緩衝艙能量儲備98,冷卻係統流量50升分鐘,所有參數均符合設計標準,沒有異常。”
老周扶了扶架在鼻梁上的老花鏡,目光從監測儀屏幕移向核心底部的能源接口:“星晶合金線圈的焊接點已經過三次探傷檢測,沒有氣泡或裂紋;冷卻管道的密封性測試也通過了,壓力維持24小時無泄漏。唯一需要注意的是,啟動時的瞬時電流可能會超過常規導線的承受極限,我們在主線路上加裝了星晶超導分流器,能在0.001秒內分流多餘電流。”
這是團隊研發新型聚變核心的第47天,也是第12次嘗試激活原型機。前11次失敗的畫麵仍曆曆在目——第3次因靈能約束磁場不穩定,核心啟動30秒後就出現能量泄漏;第7次冷卻係統故障導致核心溫度驟升,險些燒毀星晶單晶;第10次更驚險,聚變反應室壓力失控,若不是星璃用靈能強行壓製,整個實驗室都可能被能量衝擊波摧毀。但每一次失敗都像一塊拚圖,讓他們逐漸摸清了核心的“脾氣”,從調整星晶合金的純度,到優化靈能與磁場的耦合頻率,再到重構冷卻係統的管路布局,終於拚湊出通往成功的路徑。
“星璃,靈能緩衝艙的狀態如何?”雷諾看向始終專注感知的星璃,她是核心激活的關鍵——靈能緩衝艙需要她的靈能引導,才能在啟動瞬間平穩吸收聚變產生的多餘能量,避免重蹈之前的覆轍。
星璃緩緩睜開眼睛,眼中閃爍著與核心紋路同源的紫光:“緩衝艙內部的能量流動很穩定,靈能與星晶的共振頻率已經同步到2.65ghz,啟動時我會保持靈能輸出強度在0.8單位,剛好能抵消聚變初期的能量波動。不過……”她頓了頓,語氣多了幾分鄭重,“核心內部的星晶單晶似乎有‘活躍’的跡象,可能會在啟動後釋放超出預期的能量,需要隨時準備調整緩衝艙的吸收效率。”
“收到,啟動後我會實時監控能量輸出曲線,一旦超過閾值,立刻通知你調整。”凱深吸一口氣,將右手放在啟動按鈕上,“所有人注意,核心激活分為三個階段:第一階段,靈能預熱,持續10秒,激活星晶約束磁場;第二階段,聚變點火,持續5秒,注入氫同位素燃料並啟動激光點火裝置;第三階段,穩定運行,持續30秒,觀察各項參數是否在安全區間。任何階段出現紅色警報,立刻按下緊急停止按鈕,不要猶豫!”
團隊成員們同時點頭,雙手不自覺地攥緊——莉娜的手按在身旁的應急切斷閥上,目光緊盯著核心外殼的紋路;小林打開了急救包,裡麵的抗輻射藥物和燒傷藥膏已提前備好;雷諾則站在實驗室門口,隨時準備在緊急情況下疏散眾人。
“靈能預熱階段,啟動!”
凱按下啟動按鈕的瞬間,實驗室裡響起一陣細微的嗡鳴。星晶合金外殼上的紋路突然亮起,淡紫色的光芒順著紋路快速蔓延,將核心包裹在一片柔和的光暈中。星璃的靈能同步注入緩衝艙,監測儀屏幕上,“靈能約束磁場強度”的數值開始穩步上升:1.0特斯拉、1.5特斯拉、2.0特斯拉……當數值達到2.8特斯拉時,凱的聲音再次響起:“磁場穩定!進入聚變點火階段!”
激光點火裝置發出三道淡藍色的光束,精準射入核心頂部的燃料注入口。幾秒鐘後,核心內部傳來一聲幾乎不可聞的“嗡”,監測儀上的“聚變反應強度”數值瞬間從0跳到50,隨後以每秒10的速度攀升。
“溫度開始上升!300萬c、500萬c、800萬c……”小林的聲音帶著緊張,目光死死盯著溫度監測儀,“已經超過設計初始溫度的120,星璃,需要調整緩衝艙嗎?”
“不用!”星璃的聲音異常堅定,靈能感知讓她清晰捕捉到核心內部的能量變化,“這是星晶單晶的‘激活效應’,屬於正常能量釋放,緩衝艙能吸收。繼續觀察反應強度,彆慌!”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話音剛落,“聚變反應強度”數值突破100,達到115,但監測儀上的“能量泄漏率”始終穩定在0.1以下,靈能緩衝艙的吸收效率也同步提升到105,完美承接了多餘的能量。實驗室裡的緊張氛圍稍稍緩解,每個人的臉上都露出一絲期待的神色。
“聚變反應穩定!進入穩定運行階段!”凱的聲音終於帶上了一絲興奮,他快速記錄著監測儀上的數據,“輸出功率達到1.2x10?千瓦,是‘老兵號’舊核心的2.5倍;能量轉換效率89,遠超設計預期的80;靈能約束磁場沒有波動,冷卻係統溫度控製在65c,所有參數全部在安全區間!”
星璃緩緩收回纏繞在核心上的靈能,額間的晶體光芒漸漸柔和:“核心內部的能量流動已經形成穩定循環,星晶單晶的激活效應還在持續,輸出功率可能會繼續小幅上升,但不會超過1.3x10?千瓦,完全在緩衝艙的承受範圍內。”
為了驗證核心的性能極限,團隊隨後進行了一係列嚴苛測試——首先是“功率加載測試”,凱逐步提升核心的輸出功率,從1.2x10?千瓦到1.3x10?千瓦,再到1.4x10?千瓦,即使超過設計功率17,核心的各項參數依舊穩定,沒有出現能量泄漏或磁場紊亂的跡象;接著是“持續運行測試”,核心在1.2x10?千瓦的額定功率下連續運行2小時,監測儀記錄的功率波動幅度僅0.5,冷卻係統始終將溫度控製在70c以下,靈能緩衝艙的能量吸收效率也保持在98以上;最後是“應急切斷測試”,凱突然按下緊急停止按鈕,核心在0.05秒內切斷聚變反應,剩餘能量被緩衝艙完全吸收,沒有產生任何衝擊或餘熱殘留。
當所有測試結束,監測儀屏幕上顯示出最終數據時,實驗室裡爆發出壓抑已久的歡呼——這不是普通的技術突破,而是團隊用47天的日夜、11次的失敗、無數次的調試換來的“能源革命”,新型聚變核心不僅能為“奇美拉”級戰艦提供強勁動力,更能徹底解決“先鋒號”的能源短缺問題,讓工業區的納米熔爐、精煉廠、裝配車間全部實現滿負荷運轉。
“成功了!我們真的成功了!”小林激動得熱淚盈眶,她緊緊抱住身邊的莉娜,淚水打濕了戰術服的袖口,“之前那麼多次失敗,我還以為永遠做不出穩定的核心,沒想到……沒想到我們真的做到了!”
莉娜的眼眶也有些發紅,她拍著小林的後背,目光卻始終停留在那台散發著柔和光芒的核心上:“這台核心不僅是金屬和星晶的結合,更是我們所有人的心血。你還記得第7次失敗時,老周為了搶修冷卻係統,手被高溫燙傷都沒停下嗎?還有星璃,為了穩定磁場,連續三天沒合眼,靈能透支到差點暈倒……現在,所有的辛苦都值了!”
老周走到核心旁,用粗糙的手掌輕輕撫摸著星晶合金外殼,感受著裡麵穩定流動的能量,臉上露出了欣慰的笑容:“我這輩子修過無數台引擎和核心,從來沒有一台像這樣,讓我覺得如此自豪。你看這星晶紋路的設計,這靈能與磁場的耦合,就算放在聯邦最頂尖的科研實驗室,也是拿得出手的成果!”
凱靠在啟動控製台上,長長舒了一口氣,緊繃的肩膀終於放鬆下來。他看著屏幕上的測試數據,又看了看身邊歡呼的同伴,突然覺得之前所有的壓力和焦慮都煙消雲散:“這台核心隻是一個開始,接下來我們可以在此基礎上,研發更小型、更高效的核心,為‘奇美拉’級戰艦的各個係統提供定製化能源支持。而且有了穩定的大功率能源,我們還能修複‘先鋒號’的主工業區,製造更多精密設備,甚至……研發對抗追獵者的新型武器!”
雷諾走到核心中央,舉起雙手示意大家安靜,他的聲音帶著難以掩飾的激動:“今天,新型聚變核心的誕生,不僅是我們團隊的重大突破,更是人類在對抗追獵者道路上的重要一步。從‘老兵號’的艱難求生,到‘先鋒號’的防禦升級,再到今天新核心的誕生,我們每一步都走得不容易,但每一步都在向希望靠近。我為我們這個團隊感到驕傲,為我們每個人的堅持和付出感到自豪!”
他的話剛說完,實驗室裡再次響起熱烈的掌聲,這次的掌聲比之前更響亮、更持久,仿佛要將所有的艱辛與喜悅都融入其中。星璃的靈能再次輕輕纏繞上核心,這一次不再是緊張的監測,而是帶著溫柔的共鳴——核心內部的能量與她的靈能相互呼應,像兩顆跳動的心臟,共同譜寫著新生的樂章。
夜幕降臨,實驗室裡的燈光依舊明亮。團隊成員們沒有立刻離開,而是圍坐在核心旁,分享著從倉庫裡找到的珍藏——一罐過期卻依舊香甜的水果罐頭,幾包早已變硬的壓縮餅乾,還有一杯溫熱的合成咖啡。他們一邊吃著簡單的“慶功宴”,一邊討論著接下來的計劃:明天開始批量生產聚變核心零件,一周內完成“奇美拉”級戰艦的能源係統對接,同時用新核心的能源改造“先鋒號”的主電網……每個人的臉上都洋溢著笑容,眼中閃爍著對未來的憧憬。
新型聚變核心的光芒在夜色中顯得格外溫暖,它不僅照亮了實驗室,更照亮了團隊前行的道路。這台由星晶、金屬、靈能和心血共同鑄就的核心,是團隊智慧的結晶,是對抗追獵者的底氣,更是人類在這片冰冷星域中,用堅持與協作點燃的希望之火。當它的能量開始為“先鋒號”注入新的活力,為“奇美拉”計劃提供強勁動力時,所有人都知道,一場屬於幸存者的反擊,即將拉開序幕。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