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老兵”號的殘骸斜插在小行星帶的碎石堆裡,艦體斷裂處結著厚厚的冰晶,星塵在破洞間穿梭,折射出慘淡的光。老周踩著登陸艙的起落架跳下來,靴底在凍硬的金屬甲板上滑了半步,他舉著強光手電照向扭曲的艙壁,鐵鏽簌簌落在安全帽上:“凱小子,能量探測器對準三號貨艙,那裡當年是彈藥庫,裝甲板厚得很。”
凱蹲在殘骸入口處調試設備,屏幕上跳動著金屬反應曲線:“鈦合金信號最強,但混雜著輻射殘留。星璃,麻煩你用靈能場掃一下,看看有沒有未鏽蝕的構件。”淡藍色的靈能流順著艙體縫隙鑽進去,星璃額間的晶體泛起微光,“左舷有塊星晶鋼碎片,大概五十公斤,被電纜纏在承重柱上了。”
蒂姆抱著工具包跟在後麵,手裡的磁力扳手吸起三顆散落的螺絲:“周師傅,這些4鈦合金螺栓還能用嗎?螺紋看起來沒變形。”老周回頭瞥了眼,粗糙的手指接過螺絲在袖口蹭了蹭:“當然!先用除鏽劑泡十分鐘,再用校準儀測公差,隻要誤差小於0.01毫米,推進艙的固定架正好能用。”
三人鑽進漆黑的貨艙,手電光柱在廢墟中掃過。坍塌的貨架下壓著斷裂的能源導管,老周蹲下身,用撬棍撬開變形的法蘭盤:“這根銠合金導管斷了半截,但接頭是好的,拆下來能補‘拾荒者’號的燃料管。”他從腰間摸出記號筆,在可用部件上畫圈,“記住,螺絲分規格裝袋,線纜要理出正負極,哪怕是斷成三截的,銅芯也能熔了重鑄。”
蒂姆突然“呀”了一聲,從一堆破損的控製麵板下拖出個金屬盒:“這裡有二十個超導接線柱!雖然外殼裂了,但裡麵的铌鈦合金芯沒壞!”凱立刻湊過來,用多功能儀檢測後眼睛發亮:“電阻值正常!正好能修超導引力場發生器的接線端子,省得我們再找替代品。”
星璃的靈能場突然波動了一下,她指向貨艙深處的陰影:“那裡有能量反應,像是休眠的蓄電池。”三人撥開纏繞的線纜,果然看到六組蒙著灰塵的電池組,老周用萬用表測了電壓,眉頭皺成疙瘩:“隻有三組還有10的電量,但外殼是耐壓陶瓷的,拆下來能做輻射屏蔽凝膠的容器。”他掏出卷尺量尺寸,“小林說缺40個密封罐,這些改一改正好合用。”
正午的星光照進殘骸時,登陸艙的貨艙已經堆得滿滿當當。蒂姆蹲在地上分類零件,麵前擺著八個貼了標簽的布袋:“3螺絲127顆,5螺栓89顆,絕緣線纜32米,超導接線柱20個……”老周坐在一旁打磨星晶鋼碎片,火花濺在他布滿油汙的工作服上:“這堆碎片能湊夠半噸,加上之前回收的,推進艙的加強筋能多焊三根。”凱則在終端上更新庫存表,每填一個數字就歎口氣:“就算把‘老兵’號拆光,星晶鋼缺口還是差8噸多。”
返回“先鋒號”時,指揮塔的燈光已經調至最低亮度,隻有控製台的屏幕還亮著冷光。莉娜正用酒精棉擦拭回收的線纜,小林蹲在旁邊分揀醫療耗材,麵前的托盤裡擺著拆分到毫克的藥劑:“麻醉劑隻剩17毫升,必須按體重精確分配;繃帶剪成5厘米的小段,夠用三次緊急縫合。”她拿起一支過期三天的營養針,猶豫了一下還是放進“可複用”的盒子裡,“低溫保存的話,藥效應該還在70以上。”
凱一進門就直奔能源控製台,手指在虛擬鍵盤上飛快敲擊,全息屏幕上彈出密密麻麻的管線圖:“我把非核心區域的能源全斷了。貨艙照明換成感應式,隻有有人經過才亮;生活區恒溫係統從22度降到18度,每人發條加熱毯;娛樂終端、備用傳感器全關,連雷諾的私人通訊器都設了節能模式。”他調出能耗曲線,紅色的下降箭頭格外醒目,“這樣每天能省300度靈能電,夠給采集鑽充兩次電。”
雷諾走進來的時候,正撞見老周舉著激光切割槍對著一塊廢棄的裝甲板。金屬熔化的滋滋聲刺耳,老周頭也不抬地說:“這板雖然薄,但能裁成12塊墊片,墊在推進艙的接口處防漏氣。”他指了指旁邊堆著的碎料,“邊角料熔成鋼水,還能澆鑄三個固定螺栓。”
“指揮塔的應急燈怎麼回事?”雷諾揉了揉凍得發僵的耳朵,“剛才走廊一片漆黑,差點撞在檢修架上。”凱推了推眼鏡:“應急燈功率調低了80,隻有紅外模式,肉眼幾乎看不見,但帶著夜視儀能看清路。”他調出能源分配表,“現在全艦隻有三個係統保持滿功率:核心艙反應堆、生命維持主係統、對外偵查雷達。其他全是最低能耗運行。”
晚餐時的休息區格外安靜,每個人麵前都擺著一小盒壓縮營養膏——這是他們能找到的保質期最長、能量密度最高的食物。蒂姆咬著營養膏,突然放下盒子:“凱哥,我們能不能拆‘先鋒號’的備用休眠艙?那個框架是星晶鋼的,拆下來能湊200公斤材料,而且平時根本沒人用。”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這句話像顆石子投進平靜的水麵,老周立刻放下勺子:“我早想說了!貨艙的隔板也是合金的,拆三塊就能補推進艙的缺口;還有備用引擎的外殼,雖然不能用了,但熔了能做屏蔽板。”他掰著手指算賬,“算下來至少能湊1.5噸材料,頂得上我們拆三艘殘骸。”
凱的眉頭瞬間皺緊:“不行!備用休眠艙是結構支撐的一部分,拆了會影響艦體平衡;貨艙隔板裡有隱藏的管線,一旦破壞,後續維修要花更多材料。”他調出“先鋒號”的結構藍圖,紅色的承重線在屏幕上閃爍,“這些看似沒用的結構,其實都是安全冗餘,少一個都可能出大問題。”
莉娜放下手裡的脈衝炮零件,聲音低沉:“我反對拆解。‘先鋒號’是我們的家,也是最後的退路。如果拆了非核心結構,萬一遇到追獵者,連防禦都做不了。”她指了指舷窗外的星空,“我們不能為了造新船,把現在的庇護所毀了。”
小林抱著醫療箱點頭:“上次維修艙漏水,就是靠備用艙的壓力閥才堵住的。這些‘非核心’結構,關鍵時候能救命。”她翻開物資清單,“我們現在雖然省,但回收的零件已經夠撐到去礦場了,沒必要冒這個險。”
老周急得站起來,扳手在掌心敲得砰砰響:“可8.8噸的缺口!光靠撿破爛要撿到什麼時候?萬一礦場的星晶鋼純度不夠,我們怎麼辦?”他走到藍圖前,指尖戳在備用休眠艙的位置,“就拆這一處,我保證加固其他地方,絕對不會影響安全!”
雷諾一直沉默地摩挲著“幸運星”船徽,此刻突然開口:“老周,我知道你急。但‘先鋒號’不是一堆零件,是我們所有人的根。”他走到艙壁前,手掌貼在冰冷的金屬上,“當年我們從商盟的廢料場把它拖回來,修了三個月才勉強能飛。它載著我們躲過追獵者,見證了核心艙建成,我們不能拆了它。”
他轉向眾人,聲音帶著不容置疑的堅定:“我們可以省,可以撿,可以冒險去礦場,但不能拆自己的家。凱,再優化一下回收方案,把‘老兵’號的每根線纜都理出來;老周,你改造的采集鑽能不能再省點能量?蒂姆,零件廠的資料再查仔細,看看有沒有能替代的部件。”
老周的肩膀垮了下來,蹲在地上撿起剛才掉落的螺絲:“我知道了……是我太急了。”他把螺絲放進貼了“4備用”的袋子裡,聲音悶悶的,“明天我再去‘老兵’號看看,說不定能找到更多碎片。”
凱看著老周的背影,突然調出終端:“其實有個辦法。我們可以把回收的廢舊零件分類熔煉,比如鈦合金螺絲和星晶鋼碎片按比例混合,能造出強度接近純星晶鋼的合金。雖然工藝複雜,但能省不少材料。”他調出模擬數據,“這樣一來,缺口能減少1.2噸。”
蒂姆立刻興奮起來:“我能算配比!商盟數據裡有合金混合公式,我今晚就能算出最優比例!”
星璃的晶體亮了起來:“我的靈能場能輔助熔煉,讓金屬融合得更均勻,減少損耗。”
雷諾看著重新振作的眾人,嘴角露出一絲笑意。他走到物資架前,拿起一枚回收的螺絲,上麵還留著老周畫的圈:“你們看,這些從‘老兵’號撿來的零件,就像我們自己——看著不起眼,但湊在一起就能頂大事。”他把螺絲放進盒子裡,“我們不需要拆東牆,因為我們能把每一塊‘磚’都用出最大的價值。”
深夜的檢修艙依舊亮著燈。老周在給回收的線纜做絕緣處理,每一根都用酒精擦得發亮,再纏上從殘骸裡找到的膠布;凱在終端上反複測算合金配比,屏幕上的公式改了又改;蒂姆趴在桌上畫熔煉爐的改造草圖,筆尖在廢圖紙上沙沙作響;星璃用靈能場檢測零件的損傷,淡藍色的光芒在每一顆螺絲上流轉。
莉娜站在舷窗邊,看著遠處“老兵”號的殘骸,那裡還亮著微弱的手電光——是留守的小林在繼續回收醫療設備。她摸出腰間的脈衝炮,把剛才拆開的零件重新裝好,每一個螺絲都擰得恰到好處。
凱突然歡呼一聲:“成了!鈦合金和星晶鋼按37混合,強度能達到設計標準的98!我們回收的材料夠熔3噸這種合金,再加上礦場的預期產量,缺口能降到4噸以內!”
老周立刻跳起來:“我明天就改造熔煉爐!保證損耗控製在5以內!”
雷諾走進來的時候,正撞見眾人圍在屏幕前歡呼。他看著那些貼滿標簽的零件袋、優化後的能源曲線、寫滿公式的草圖,心中的沉重漸漸消散。雖然節儉的日子還要繼續,礦場的風險依舊未知,但此刻,每個人眼中的光芒都比星光更亮。
他拿起那枚“幸運星”船徽,輕輕放在零件盒上:“明天,我們去‘老兵’號做最後一次回收。然後,向迷霧星雲出發。”
窗外的星塵依舊飄蕩,但“先鋒號”的燈光裡,已經沒有了絕望的陰影。極致節儉是無奈之舉,但物儘其用的堅持,正在為“奇美拉”的誕生,鋪就一條布滿螺絲和線纜的堅實道路。第二卷的終章越來越近,而他們知道,每一顆回收的螺絲,都是通往星海的基石。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