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量輸出接口安裝完畢,準備接入‘奇美拉’核心。”小林的聲音帶著抑製不住的興奮,將最後一根氮化铌材質的傳導纜插入反重力平台上的接口槽。冶煉車間剛鍛造出的接口部件還帶著餘溫,金屬表麵的拋光紋路在藍光下泛著冷光。
凱深吸一口氣,按下控製台的綠色按鈕。“啟動多模塊聯動測試,能量輸出功率設定為800兆瓦。”他緊盯著全息屏幕上的係統拓撲圖,六個子模塊——聚變反應堆、超導線圈、諧振腔、能量緩衝器、靈能增幅器、主控單元——如同串聯的珍珠,正通過接口線纜傳遞著淡藍色的能量流。
初始十秒,各項參數穩定在正常區間。小林攥著數據板的指節泛白:“反應堆功率穩定,線圈諧振頻率1.2ghz,緩衝器充能效率91——”
話音未落,主控單元突然發出刺耳的警報。屏幕上的能量流圖譜瞬間變成雜亂的紅色波紋,超導線圈模塊的電壓曲線如同被狂風扭曲的綢帶,從穩定的3800v驟跌至1200v,又猛地飆升至5000v臨界值。“電壓異常!”凱猛地切斷總電源,反重力平台上的模塊群突然熄滅,隻留下接口處閃爍的電火花。
實驗室陷入死寂,隻有冷卻係統的低鳴在回蕩。小林調出單個模塊的自檢記錄,眉頭擰成疙瘩:“所有子模塊單獨測試都合格!反應堆能穩定輸出1500兆瓦,線圈的超導臨界溫度也達標,怎麼連在一起就出問題?”
凱一把抓過數據板,指尖劃過密密麻麻的參數。聚變反應堆的接口是聯邦標準的三相接線柱,超導線圈用的卻是舊帝國遺留的針式接口,而靈能增幅器的接口更是星璃用靈能晶體改造的非標件——這些在單獨測試時被忽略的差異,此刻如同橫亙的鴻溝。“是接口標準不統一,”他沉聲道,“就像用不同語言的人對話,根本無法同步。”
“星璃,能感知到能量紊亂的源頭嗎?”雷諾的聲音從通訊器傳來,帶著不易察覺的焦慮,“拾荒者的艦隊在調整陣型,我們最多還有四小時窗口期。”
星璃早已將靈能探入模塊群,額間晶體的藍光忽明忽暗。“能量在接口處產生了漩渦,”她的聲音帶著疲憊,靈能流在接口間隙形成的亂流讓她頭暈目眩,“就像兩條流速不同的河流交彙,互相衝擊導致潰堤。而且……有奇怪的信號在乾擾主控單元。”
凱立刻啟動頻譜分析儀,屏幕上跳出雜亂的峰值波形。“是共模乾擾!”他捶了下控製台,“聚變反應堆的動力線纜和主控單元的信號線平行敷設,動力線產生的交變磁場在信號線裡感應出了共模電壓。你看這裡,電壓差達到了2.3v,足以讓控製指令錯亂。”
小林突然想起什麼,調出模塊化設計圖紙:“當初為了趕進度,我們直接沿用了各個模塊原有的接地係統。反應堆接地電阻4Ω,線圈模塊是10Ω,這樣肯定會形成接地環路!”她指著圖紙上交叉的地線標識,“不同接地點的電位差會產生環流,乾擾邏輯電路的正常工作。”
“拆!”凱猛地扯下手套,“把所有接口線纜和接地係統全部拆除,重新設計!”
實驗室瞬間變成忙碌的工坊。老周帶著兩名工程師扛來新的氮化铌板材,在切割機床前忙碌起來:“要做統一標準的接口基座,得保證導電率和熱穩定性,我這就熔鑄新的耦合器。”蒂姆則抱著成卷的屏蔽線纜跑進來,線纜外層裹著三層絕緣材料:“這是從廢棄通訊衛星上拆的,能有效隔絕電磁乾擾。”
凱趴在全息圖紙前,指尖飛速繪製新的接口協議。“能量接口采用四針式設計,中間兩針傳輸電能,兩側針腳做電壓反饋,實時調節輸出功率。”他調出適配器模式的設計邏輯,“信號接口加一層靈能屏蔽層,用星璃的靈能頻率做加密,防止共模乾擾。接地係統改成單點接地,所有模塊都接入主接地極,電阻控製在2Ω以內。”
小林將拆解下來的舊接口放在檢測台上,用顯微鏡觀察觸點磨損:“還有機械兼容性問題,舊模塊的接口公差有0.3毫米的偏差,連接時會導致接觸不良。新接口必須做浮動設計,允許±0.5毫米的誤差補償。”
星璃坐在一旁閉目養神,剛才的靈能探測讓她消耗巨大,但指尖仍在虛空中勾勒能量流的軌跡:“靈能增幅器的能量輸出比較特殊,不能直接接入機械接口。需要一個中間轉換模塊,把靈能流轉化為穩定的電流信號,再同步傳輸給主控單元。”
三小時後,第一組新接口在冶煉車間完成鑄造。氮化铌材質的接口基座泛著暗銀色光澤,四針式觸點鑲嵌在精密校準的凹槽裡,外層包裹著星璃注入靈能的水晶屏蔽層。老周抱著接口模塊衝進實驗室:“冷卻到室溫了,導電性測試達標!”
凱和小林立刻開始重新組裝。蒂姆按照新的布線圖鋪設線纜,將動力線和信號線分開敷設,間距保持在50厘米以上,避免磁場耦合乾擾。星璃則將靈能轉換模塊接入電路,藍色的靈能流順著導線緩緩注入,在接口處形成穩定的光暈。
本小章還未完,請點擊下一頁繼續閱讀後麵精彩內容!
“第一次聯動測試準備,功率300兆瓦。”凱的聲音有些沙啞,眼睛裡布滿血絲。他已經連續四小時沒合眼,指尖在控製台上微微顫抖。
能量流再次湧入模塊群,這次沒有出現劇烈的波動,但主控單元的屏幕上仍在閃爍警告:“協議不匹配,數據傳輸延遲120毫秒。”
“是接口協議的時序問題!”小林猛地拍了下額頭,“每個模塊的響應速度不同,聚變反應堆的延遲是20毫秒,靈能增幅器卻要150毫秒,同步信號被打亂了。”
凱立刻調出協議代碼,在編輯器裡加入時序補償算法。“給每個模塊添加獨立的時鐘校準單元,以主控單元的晶振為基準,自動補償響應延遲。”他快速敲擊鍵盤,屏幕上的代碼不斷滾動,“再加入握手協議,模塊間傳輸數據前先確認同步狀態。”
星璃的靈能再次探入係統,這次她清晰地“看到”能量流在接口間平穩流動,隻是在靈能增幅器與主控單元的連接點仍有細微的紊亂。“這裡的能量轉換效率太低,”她輕聲道,“需要在接口處增加諧振腔,讓靈能流和電流的頻率同步。”
老周立刻取來微型諧振腔,用激光焊接在接口模塊上。“諧振頻率已校準為1.2ghz,和超導線圈匹配。”他擦了擦汗,“拾荒者的艦隊又靠近了50萬公裡,莉娜的磁層護盾已經進入警戒狀態。”
“最後一次測試,功率600兆瓦。”凱的心跳不由自主地加快,按下啟動鍵的瞬間,他緊緊閉上了眼睛。
三秒後,實驗室裡響起小林的驚呼:“穩定了!所有參數都在正常範圍!”
凱猛地睜開眼,全息屏幕上的係統拓撲圖泛著穩定的綠色光芒。能量輸出電壓穩定在3800v,諧振頻率波動不超過0.01ghz,數據傳輸延遲降至15毫秒,所有接口的溫度保持在超導臨界值以下。星璃的靈能流在模塊間形成完美的閉環,如同一條藍色的絲帶將各個部件串聯成一個整體。
“成功了!”蒂姆興奮地揮舞著拳頭,不小心碰倒了旁邊的工具盒,金屬工具在地板上發出清脆的響聲。
凱癱坐在椅子上,長長舒了口氣,額頭上的汗珠滴落在控製台上,暈開一小片水漬。他看著那些重新設計的接口模塊,上麵還留著焊接的痕跡和調試的劃痕,突然露出了笑容。從發現問題到解決,他們用了整整五小時,幾乎耗儘了所有精力,但每一次失敗後的重新嘗試,都讓他們離成功更近了一步。
雷諾走進實驗室,看到屏幕上穩定的參數曲線,緊繃的臉上終於露出笑容:“拾荒者的艦隊暫時停止了前進,但我們的時間不多了。‘奇美拉’的最終測試必須在明天天亮前完成。”
凱站起身,活動了一下僵硬的脖頸:“給我們兩小時休整,然後開始全功率測試。這次的接口問題給了我們教訓,模塊化設計不是簡單的拚接,必須從一開始就統一標準、考慮兼容性。”
小林正在整理測試數據,她看著那些標注著“失敗”的記錄,突然覺得無比珍貴:“這些故障數據可以用來優化後續的模塊設計,以後再組裝新的係統,就能避免重蹈覆轍。”
星璃靠在牆邊,額間的晶體恢複了柔和的藍光。剛才的靈能透支讓她有些虛弱,但眼中卻閃爍著堅定的光芒。她知道,這隻是“奇美拉”建造過程中的一個小插曲,前方還會有更多的挑戰在等待他們。但隻要團隊還在,隻要他們還保有這份攻克難關的韌性,就沒有什麼能阻擋他們前進的腳步。
實驗室外,“先鋒號”的磁層護盾泛著淡淡的藍光,如同一個堅實的屏障守護著這艘傷痕累累卻充滿希望的艦船。遠處的太空中,拾荒者的艦隊如同蟄伏的猛獸,靜靜地等待著機會。但此刻,實驗室裡的每一個人都充滿了信心——他們不僅解決了模塊化建造的難題,更在這個過程中錘煉了彼此的意誌,凝聚了更強的力量。
凱看著“奇美拉”核心散發的藍光,伸手輕輕觸摸著冰冷的接口模塊。他知道,真正的考驗還在前方,但他們已經做好了準備。
喜歡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請大家收藏:()星穹廢柴:我的艦隊來自回收站書更新速度全網最快。